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法媒:馬習會歷史性握手震撼台灣

今天(7日)收到的法國主要日報頭版頭條關注的焦點:世界報關注歐洲面臨難民湧入引發對申根條約邊界的問題;右翼費加羅報關注緬甸大選及其反對黨領袖70歲昂山素姬動向;左派解放報頭條關注如何向兒童解釋氣候變遷;天主教十字架報頭版頭條關注人類史上的移民人道問題。今天有關中國的文章有世界報國際版一篇標題為「馬習會歷史性會晤震撼台灣」的報導。

世界報記者佩德羅雷蒂北京發回的這篇報導指出,台海兩岸領導人馬英九與中國主席習近平的新加坡會晤,正值台灣島上下屆總統選舉造勢活動如火如荼展開之際。

報導說,本次在新加坡,馬習兩人第一次握手,彼此以「先生」來對稱,沒有「總統」或「主席」的頭銜。會談後,各自召開記者會,不簽署任何協議,也不發表聯合聲明。

世界報指出,台海兩岸從未簽署過和平協議,因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馬英九:馬習會非選舉操作為下代福祉

不過,由於馬英九目前的民調很低,在野的民進黨可能贏得明年一月中旬的總統與立法院選舉。因此民進黨的支持者懷疑,馬習會是為了選舉進行的操作,並對馬英九曾經提出的不統、不獨、不武三原則表示懷疑。不過,馬英九說,馬習會並非為了下次大選而舉行的,這是為了下一代的福祉。

設立於台北的諾丁漢大學中國政治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科勒(Michael Cole)向界報指出,周六的馬習兩人握手會晤,可說象徵性地代表了對馬英九這幾年來兩岸和解努力的予以加冕。由於這是史無前例的創舉,因此可說佔據歷史地位。

他還說,「但同時也很明顯的,除具象徵意義外,實質意義其實很小。因為習近平會見的是一位六個月後就不是總統的馬英九,而且馬目前的民調不到20%。」

法國的現代中國研究中心(CEFC)台北分部研究員科爾庫夫(Corcuff)指出,此次馬習會正值台灣大選熱烈造勢競爭之際,扭曲了兩人會晤所具有的歷史意義。他還說:「中國給了馬英九極大的推助力。因為幾個月來,國民黨各方面都不順利。所有人都預測反對黨---民進黨將獲勝奪權。如何改變這種情勢呢?如果不打出具歷史性的一拳,豈能改變呢?對於中國來說,如果國民黨在明年一月大選及立法選輸了,對於中國想要保持鞏固直至目前為止的兩岸合作成果,將進入一個非常不利的紀元。」

科爾庫夫還說:「但很悖謬的,因習近平想向台灣選民發出一個信息:對於中國來說,國民黨是唯一可能對話的台灣政黨;中國要維護這個他此前一直不願承認的政權---中華民國的創立政黨。」

北京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給了馬英九一個國際光環,而這又與中國自己的「孤立台灣」傳統戰略相矛盾。這位法國研究員認為,這說明了中國在台灣的形象愈來愈糟糕,因此他打出了一張只有在危機時才會出手的牌。

在中國愈來愈有自信情況下,習近平正在亞洲走他自己的棋子,出現愈來愈多的強硬進攻姿態,如:在南海、在香港的行動;但卻在新創的絲綢之路上展現更加溫和的手法。

對於台灣問題,習近平2013年就曾向一位台灣的特使指出:兩岸的統一問題,不能一代又一代拖下去。

地雷滿布

在台灣,年輕人曾於2014年3月大規模走上街頭舉行太陽花示威運動,旨在阻擋、反對總統馬英九想要通過與中國的進一步經濟合作簽署的「服貿協議」。新世代的台灣年輕人對於政府靠攏中國愈來愈顯出遲疑、愈來愈抵制。

研究員科勒還指出,最近7年來,台灣政治局勢有戲劇性變化,有愈來愈多的台灣人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台灣人身份,開始對自己與中國之間驚人的反差有知覺。諷刺的是,這是在馬英九加強與中國的關係後直接產生的後果。台灣人從此對與中國靠攏得付出的代價有了尖銳的感覺。

在馬英九與習近平新加坡的會晤碰到的是地雷滿布情況。台灣的反對黨與部分的台灣社會勢必仔細監督馬習會的每個細節,監督是否有任何「無尊嚴」、「喪主權」、「不對等」的弊端。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1108/64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