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Kyle Bass:中國銀行業危機將至 遠超次貸危機

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創始人、知名基金經理Kyle Bass預計,中國將爆發銀行業危機,就陷入危機的資產規模而言規模遠超美國次貸危機,其全球影響相對較小。而且中國和全球的經濟都會「硬着陸」,但不會像2007年金融危機那麼嚴重。

Kyle Bass曾經準確預言2007年的美國金融危機,並因此做空次貸獲利。他還成功預測了日本的銀行業問題及此後日本央行大膽的貨幣寬鬆。日前接受《財富》雜誌採訪時,他提到:

中國銀行系統如今規模人民幣184萬億元,是八年前41萬億元的四倍多,系統資產約合31萬億美元,是GDP的三倍多,中國GDP也才約10萬億美元。美國金融危機期間,國內銀行系統規模與GDP相當,即16萬億美元。發達市場不良貸款損失率為5%-10%,過去新興市場國家的範圍在10%-40%,但市場規模都沒有GDP的三倍之多。2001-2002年中國銀行系統的不良貸款損失佔比超過資產的30%,既然八年內銀行系統擴大了四倍,肯定會有些貸款損失,新興市場的銀行資產與GDP之比不應該超過發達市場的這一比例。假設中國銀行系統的貸款損失比為10%,就需要3萬億美元進行資本重組,而扣除政策性銀行注資和主權財富基金投資等支出,中國3.5萬億美元的外儲實際可用2.7萬億美元,不足以完成銀行業資本重組。

Bass認為,中國可以通過發債渡過銀行業危機,中國會經歷信貸收縮和硬着陸,那不會是世界末日,但全球經濟也會硬着陸。美國經濟會受到全球其他地區影響,實際GDP增速會下降0.5到1個百分點至0.5%-1%。

Bass認為,中國銀行業才剛剛開始出問題,貸款損失可能還要過兩年左右才會見頂。由於中國的銀行對全球的系統性風險沒有美國同行那麼高,中國的這類危機對全球銀行系統的衝擊也不會像美國危機那麼大。可是,多個新興市場國家會因為中國經濟增長收縮而受害,新加坡這類東南亞國家風險尤其高,新加坡68.4%的出口貿易都流向東亞,對華貿易佔東南亞貿易總量的40%。

Bass預計,人民幣可能貶值15%-20%,其他貨幣也會隨之貶值,新加坡元和泰銖的貶值幅度甚至會超過中國。

在此後三藩市舉行的Ira Sohn投資會議上,Bass也提到了中國的問題,稱中國7%的GDP增速是場「鬧劇」,中國的信貸周期已經啟動,信貸正在收縮,不良貸款率預計為8.5%-10%,亞洲新興市場也面臨銀行業危機。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1028/63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