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正式進入「負利率」時代

周五中國央行宣佈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及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在利率市場化快速推進的過程中,實際負利率凸顯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以及央行政策操作的艱難。而連續兩個月實際CPI高於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意味着中國正式進入到」負利率「時代。

安信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袁志輝指出,1990年以來,中國實際負利率時期有四段。從形成機制上來講,都是由於物資短缺或者經濟過熱引發通脹快速攀升到存款利率以上形成的,隨着央行的緊縮貨幣政策逐步實施,實際利率都很快轉正。相比之下,本次負利率有所不同。儘管2014年底開始央行全面降息降准,利率一路下行,但由於人口紅利逐漸消退後的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正驅動通貨膨脹率單邊緩慢上行,以至於存款利率再度低於通貨膨脹率。

袁志輝表示,目前存款利息不足以彌補物價上漲的損失,實際負利率下銀行的儲戶資產不斷縮水,53萬億儲蓄存款的實際購買力將每年減少1300億。由此將加快儲蓄存款向銀行理財等同業存款的轉移,參考發達國家的經驗,至少還有20萬億元的存款要搬家,這會加快利率市場化進行。但同時不可避免地加大商業銀行負債成本壓力,在當前高收益資產稀缺的背景下,負債成本抬升意味着淨息差的進一步收窄,商業銀行的好日子或許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負利率時代可能的影響——零利率、負利率時代的到來,通俗的意義上顯示央行正努力把錢從銀行里趕出來,讓大家去消費、投資。在它的影響下,資產價格容易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

歐洲最早進入負利率時代的丹麥為例,這個「童話之國」負利率之下通脹和經濟並未出現明顯好轉,反而是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大幅飆升。2012年歐債危機以來,丹麥一直實施負利率政策,同時丹麥的通脹也極為低迷。與此同時,丹麥企業投資增長有限。丹麥央行政策利率首次降為負值後的12個季度里,企業投資增加了不到6%。同期個人消費也是表現黯淡,僅增長5%。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1023/63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