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玄學風水 > 正文

古籍:吉神隨善念 厲鬼隨惡念

—古籍:天地悠悠 善惡盡在一念間:吉神隨善念 厲鬼隨惡念

在中國道教善書《太上感應篇》中,有句話如此說道:〝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起心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在中國道教善書《太上感應篇》中,有句話如此說道:〝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起心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明朝陳繼儒匯編的《小窗幽記》(又名《醉古堂劍掃》),亦有同理:〝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

這兩段話的大意約為:人只要心生善念,即會有正神隨之守護,一切皆安;若是人的心中生出惡念,即會有厲鬼(凶神)跟隨,並隨之降臨麻煩禍端。

從前,古人即已明白善惡出自一念的道理,並將善惡之念當作自己行為處世的準則,了解做好事會為自己帶來善報,做壞事會帶來惡報。歷史上,有不少關於善惡之念影響了命運的例子。

餓相裴度歸還寶帶成為宰相

在明代文人馮夢龍《古今小說》(又稱《喻世明言》)第九卷〈裴晉公義還原配〉中,記載一位唐代的青年叫裴度,他貧困潦倒。看相士觀看其面相,認為他將會餓死。

有日,裴度於香山寺中遊歷,在井亭欄杆上撿拾到一條寶帶。裴度忖度:〝這條寶帶乃是他人遺失之物,我怎麼可以拿取,損人利己,敗壞心術?〞於是,裴度便坐在原地,看守着那條寶帶。不久,忽然看見一位婦人哭着往此處走來,婦人道:〝我父親入獄,我借得一條寶帶,欲倚之贖罪。我到寺中盥手燒香,卻遺失寶帶。如果有人撿拾,請看在我的可憐際遇份上如實歸還,以解救我父親之命。〞裴度聞悉,便將寶帶即時交予婦人,婦人隨即拜謝離去。

某日,裴度又遇見昔日的看相士,看相士看到裴度,大驚:〝你的骨法全改,不再是我之前所看見的餓革之相,莫非有積陰德?〞裴度認為沒有。但是,看相士表示:〝試着再回想看看,一定有拯溺救焚之事。〞裴度提及歸還寶帶一事。看相士聽了,告訴裴度:〝此乃大陰功,他日富貴兩全,是可以預見的。〞後來裴度果然進身及第,位至宰相,壽登耄耋。正是:

面相不如心准,為人須是缺陰功。

假饒方寸難移相,餓革焉能享萬鍾?

元自實生善念獲道士指點得福報

據明人瞿佑撰寫的《剪燈新話》記載:有一位名叫元自實的山東人士,他天生資質駑鈍,不通文墨。

有位名叫繆材的同鄉,他獲授福建一官職,但因為缺少路費,便向元自實借了二百兩銀子。元自實看在交情頗深的份上,也不立借據,便如數借予。

隨後,山東大亂,元自實的家中遭到群盜搶劫一空。元自實便攜家帶眷前往福州欲投靠繆材。結果,已經頗有權勢的繆材見到元自實卻似初識般陌生,隨後雖然對元自實一再道謝,卻已無顧念之意,也不提銀兩之事。

元自實屢次向他提及,卻遭到繆材的反覆推託,有次繆材還要元自實拿出借條,方才歸還銀兩,最後甚至還一再欺瞞元自實。

元自實在走投無路、妻兒饑寒交迫,且對繆材忘恩背義的埋怨已達頂端的情況下,心生殺意。他暗地裏磨了一把銳利的刀,待雞鳴鼓絕,他將赴繆家,一刀刺死走出家門的繆材。當時,天尚未發白,路上無人,只有小庵中與元自實熟識的軒轅翁正點着明燭誦着經。

軒轅翁剛好看見往前走的元自實,身後跟隨着數十名奇形異狀的鬼,有的握刀劍,有的執椎鑿,披頭散髮、赤裸着身體,模樣看起來相當兇惡。約莫過了一頓飯的時間,元自實又回來了。這次,他的身後跟隨着頭戴金冠,身懷玉佩的人,有的擊震傘蓋,有的舉豎着旗幟,面容相當和緩,神色安然。

不明就裏的軒轅翁,誦經罷,便去詢望元自實。

元自實如實告之:〝繆材不義,使我困頓狼狽。今早,我本欲以磨利的刀刃殺他,可是到了他家門口之後,我突然想到,雖然繆材得罪我,可是他的妻子是無辜的,況且他老母尚在。殺了他,他家裏的人又能依靠誰呢?寧人負我,毋我負人也,我一轉念便隱忍,歸返家中了。〞

軒轅翁聽了,接着向元自實恭賀道:〝您的善行,神明都已經知道了,日後必有後祿。〞元自實探問原因。軒轅翁說道:〝你的一念之惡,凶鬼來到;一念之善,福神降臨。這就如同影之隨形,如同聲之應響。所以要知道,暗室內、倉卒之間,不可以萌生為惡之心,不可以犯罪而損德。〞

軒轅翁還將自己看到的情況通通告知了元自實,安慰他之餘,還以錢米救助他。後來,元自實不慎掉落井中仙境,他巧遇一道士,有幸得知自己前世為一名翰林學士,並獲得道士指點,明了如何躲避災禍。

他返家後,帶領妻小遷居福寧鄉村,開墾度日。一日,元自實自地下挖掘出銀子四錠,家境日漸安康豐足。之後,天下大亂,繆材遭王將軍所殺,家財全歸王將軍所有。僅三年,道士告知元自實的預言,一一實現。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517/557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