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瑞士人鏡頭下的150年前的中國:寧靜低矮

阿道夫·克萊爾(Jakob Adolf Krayer,1834—1900),瑞士人,1860年到1868年期間,他作為一家英國公司的絲綢監察員和採購員,在中國工作和生活。他喜好攝影,且有記日記的習慣,所以收藏了不少晚清時期的中國影像,並留下了大量關於中國的遊記。近150年後,這位業餘攝影師在華拍攝的晚清時期的照片《一個瑞士人眼中的晚清帝國》,集結成冊出版。畫冊甄選了克萊爾老照片影集中九十一幅照片,從這本畫冊可以看到150年前中國風貌。該書中文版日前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1、上海海關。照片所示為上海海關,在外灘。匾額「江海北關」,是相當於江海舊關而言。北關之稱始於1854年。

2、上海外灘。本照片是從蘇州河對岸看外灘。右上一組建築十分醒目,較高一座是共濟會會堂,旁邊的深色建築是魯麟洋行。

3、上海嘉定城牆北。城牆呈圓形,照片中的是嘉定西門城牆。

4、蘇州水巷。照片上小橋流水人家,是典型的姑蘇水巷風貌。水巷兩冊佈滿商鋪、米行、醬菜園。香醋、上京腐乳照片依次而立。

5、杭州城。照片所示是晚清時杭州城一角。遠處一帶水域是西湖,遠上上聳立的是保俶塔。克萊爾描繪的杭州是:「雄偉的城牆內同樣一片蕭條,只有市中心一小部分區域還有些倖存之物,其餘的滿目蒼夷,一片荒涼。太平軍的破壞力似乎是無法控制的,他們顯然將這座城市所有的房屋徹底地摧毀了,變成魔鬼般的傑作。」

6、北京街道。這條街道或許是崇文門大街。據克萊爾日記,他們住在法國大使館附近。晚清時法國大使館在東交民巷,離崇文門不遠。照片中街道是一條繁華街道,且不說兩邊的店鋪,單是路上的車轍就是證據。

7、寧波天童寺外松徑。

8、福州萬壽橋。萬壽橋是閩江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橋,有幾百年歷史。現在該橋已經用鋼筋混凝土重建,稱為解放大橋。

9、前排左二為阿道夫·克萊爾,拍攝時間為1868年12月。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澎湃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331/53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