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暴風雨已至!招行行長稱過去十年 銀行太舒服

昨日,一份招行行長見面會紀要和實錄在網絡上流傳開來,招行行長田惠宇在會議中闡述了自己對未來銀行業形勢判斷和整體戰略,他認為一場暴風雨已經來臨,整個行業依然存在巨大的結構性機會,招商銀行零售未來方向將是海外和資本市場。

輕裝上陣搏殺零售「必爭之地」

上海金融報報道,零售業務一直以來都是傳統商業銀行的主要服務領域,居銀行業「必爭之地」。招商銀行之於零售業務可謂聲名在外,是其優勢所在。可行業內都明白零售的最大劣勢在於客群過大,人員成本負擔過重。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實。

在此次會議上,田惠宇便提出輕型銀行,強調成長。他表示,去年提出一體兩翼,輕型銀行,依託既有轉型的結果,在此基礎上深化轉型。

如何實現「輕」?

對此,招行分管零售條線副行長劉建軍表示,首先,運營輕,網點要輕,小而密、小而美,未來一個銀行完全靠線上可見未來還是不行,增加客戶選擇和信心。集中運營,小微等集中後台審批、運營,今年提出新的直營模式,很多業務由總行直營。

第二是資本輕,取消零售信貸規模意識,通過證券化解決規模問題,特別是信用卡。

第叄是更快。表內表外資產規模增長要快,收入增長要快,客群成長要快。

田惠宇稱過去十年銀行太舒服了,過去分行行長招人主要看社會關係看有沒有存款,以存款為中心的經營邏輯主導中國商業銀行,放貸款無需專業,當時面臨普遍性機會,過去十年二十年很多銀行講轉型,沒有實際行動,賺錢太容易了,現在不行了。現在在戰略上主動,早動作。

瞄準移動端搶灘互聯網金融

移動通訊設備的迅猛發展不僅僅給整個互聯網行業帶來了一次新的機遇,手機支付、餘額寶等寶類產品、P2P理財等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給傳統銀行業帶來的衝擊正在從「清風拂面」逐漸演變為「暴風驟雨」。

對於招行,亦然。

田惠宇表示,圍繞移動端,整個組織架構經營管理都要靠近互聯網。

在被問及「是否考慮自己做互聯網公司?或者買或者收購?」這個問題時,他表示「可以做,監管沒有障礙,有障礙也可以繞過。關鍵是做什麼,我們已經和中國聯通做消費金融公司,前海在籌備4月份也開業。所有不管銀行也好,BAT,互聯網目前更多講故事階段。」

對此,劉建軍稱「市場擔心銀行的思維模式是否行得通?如果市場放開,我們沒有差異」,並稱「現在銀行有強實名和弱實名的差異。互聯網可以做我們不能,如果放開,我們希望先出來。如果我們能集中資源肯定有更好效果,比如四大行比我們客戶多,百度調查,我們手機銀行第二。中高端我們有時難以撼動,年輕的客群我們利用互聯網思維,以前被困住手腳,以前管制很多。還是要爭奪長尾客戶的,年輕人是招商的目標人群,是輕模式,基於網絡,還是想拼一下。」

開場白「暴風眼裏的招行」是何含義

田惠宇在此次行長見面會上第一句話便是:「首先,對形式判斷:第一,暴風雨已經來臨。」

當如何理解這樣一句開場白?

田惠宇釋疑道:我們已經在暴風眼裏,一個是經濟往下走,尋找新常態,還是動態探底的過程。對銀行資產質量可能有壓力,同質化競爭。80年代美國,利率市場化已經是暴風雨了,80年代到現在美國銀行發展多麼驚心動魄,洗牌啊,洗牌不是暴風雨嗎?

改革的東西每天都有新東西,也是暴風雨來臨的一個方面,整個資產負債結構,大的經營邏輯看,我們今年開始把資產和組織經營能力擺上日程,以存款為中心的經營邏輯發生變化,這是一個巨大變化。

對於風險的認識

田惠宇表示,銀行行業百年,短期看乏善可陳,缺乏熱點,不影響價值。資產質量在消化,國內銀行對小企業的服務目前沒有看到令人信服的模式,特別是經濟下行時期。

另外,過剩產能消化也需要時間,而消化不一定變成不良。這對各家行資產質量管理方面是個考驗。

田惠宇稱:「管理方式變化已經開始,風險管理調整優化,某些方面重新構建,如併購模式,一放就亂一收就死,再比如供應鏈,不是一種管理邏輯。過去的模式,風控和一線業務形成強博弈,肯定要出問題,這些我們都要調整。」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金融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213/51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