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毛澤東電蘇聯:美軍不怎樣 我一次能滅一個軍

—《無奈的選擇:中蘇同盟建立的曲折過程》

作者:

時間關係,我們就不詳細講戰爭爆發的過程了,但這時中蘇同盟只是一種形式,還是紙上的東西,因為斯大林並不相信毛澤東,所以他開始跟金日成討論的時候要背着毛,一直躲着毛,直到5月份,馬上就要開戰了,斯大林才對金日成說,你到北京去一趟,去找毛澤東,為什麼?斯大林說,萬一要是出了事的話,蘇聯是不可能向你們朝鮮提供幫助的,那個時候就得找中國人。

後來果然就出了問題,韓戰爆發後,其實從7月份開始毛澤東就想出兵,那個時候金日成打得非常順利,一直打到釜山,百分之九十都解放了,當時毛澤東就講了,說你現在最危險的就是後方,被人抄後路,你應該把重兵調過來,如果你調不回來,我調兵上去給你守後方,金日成覺得也是,他也覺得確實很危險,但是斯大林死活不同意。

我看這個檔案材料,從7月到9月,中國至少三次提出要出兵,斯大林就是不讓去。這是為什麼?蘇聯同意發動這場戰爭,是因為他們想要控制朝鮮半島。如果中國派幾十萬人去,仗是打贏了,但這朝鮮半島歸誰了?斯大林不是就實現不了他的目標了嗎?所以他一直壓着,不讓中國出兵,但是到了10月份,就是仁川登陸以後,局勢急劇下滑,朝鮮人民軍全軍覆沒,沒人了,如果這時候美國要是越過三八線,控制住整個朝鮮半島,那就不僅威脅到中國東北,還會威脅到蘇聯整個遠東地區。所以這時候斯大林要求中國立即出兵,他跟毛澤東說,你不是一直想出兵嗎,我看現在是時候了,你趕快去吧。

當然,這個過程也很複雜,沒有時間細講,但到最後一步是什麼,就是蘇聯空軍出動的問題。毛澤東之所以最後說服了彭德懷,讓他掛帥出征,就是因為斯大林原本答應蘇聯出空軍,中國出陸軍,中蘇聯合起來跟美國人打。

但到了10日,周恩來林彪到了莫斯科以後,後來又到了黑海,跟斯大林一談,斯大林含糊了,說要不然你們先去,中國陸軍先去兩個月,蘇聯空軍最遲兩個半月以後就上。周恩來當然不幹了,兩個半月這仗不知道打成什麼樣了,說要不然我們再等兩個半月,斯大林又不高興了,說再等兩個半月金日成早就完了。

周恩來說,要去咱們一塊兒去,可斯大林堅持中國先去,蘇聯空軍後去,就是不相信中國嘛,他們懷疑,中國真是要去嗎?會不會他們一幫人過了鴨綠江,我們飛機一上,他們就掉頭回來了?這樣蘇聯出兵成了既成事實了,也改不了了。斯大林主要是不相信中國人。最後,就是你們也不去了,我們也不去了,犧牲北韓,讓金日成到瀋陽建流亡政府拉倒。

對斯大林的這種態度,林彪激烈反對,說你把金日成弄瀋陽去,這不是引火燒身嗎?本來美國人沒想打我們,你把金日成安到瀋陽,這不是找事嘛,還建議斯大林,讓金日成留在山裏打游擊,牽制美國人怎麼樣?這個當然斯大林沒答應,最後就達成一個協議,放棄北韓,中國不出兵了,蘇聯也不去了,然後斯大林和周恩來聯名給毛澤東發了個電報:我們討論的結果是放棄北韓,建立流亡政府……這個時候毛澤東就琢磨了,怎麼會是這麼一個結果,需要考慮是不是斯大林真的要放棄,還是斯大林生氣了。

開始毛說,既然如此,那就照你們的意見辦。晚上9點50分,毛澤東又發了一個電報給斯大林,說我已經下達了撤銷出兵的命令。但是第二天他又改主意了,當然,毛是怎麼想的我們現在也不太清楚,很顯然,他是認為斯大林還是想要讓中國出兵的,說不出兵那是賭氣,我想毛一定是這麼判斷的,所以13日他又給斯大林發電報,說我們還是決定出兵,而且告訴周恩來,說政治局在此討論,還是決定出兵,但是你要跟斯大林講,就說我們先去是我們先去了,但是蘇聯空軍兩個月後、最遲兩個半月後一定要出動,不能涮中國人。

好,15日斯大林答覆,說蘇聯空軍出動是可以的,但是蘇聯空軍不會越過鴨綠江,我們只保衛中國的領空。周恩來一下就傻了,說我們在朝鮮打仗,你不過鴨綠江算出兵嗎?17日回來跟毛一匯報,彭德懷先發怒了,因為這事決定以後,我看十三兵團給中央軍委寫了幾個報告,講的都是空軍的問題,因為中國打仗從來就沒有空軍嘛,這次要跟美國人打,美國空軍多厲害,沒空軍這仗怎麼打,所以就老問,跟中央問這個事。所以毛澤東也知道,這事關係到中國是否能出兵、出兵成敗與否的一個關鍵問題。武器裝備是解決了,蘇聯答應提供沒問題,但是空軍怎麼辦?

現在就是最後關頭了,那就是:如果你自己去,你去還是不去?18日毛澤東就面臨這樣一個選擇,你去可能就被人打得稀里嘩啦。為什麼當時所有中國的軍事將領都反對出兵呢?就是他們沒有勝利的把握。你出兵幹嘛去,你不是出兵要打勝仗嗎?沒有誰說我們決定發動一場戰爭,我們一定要打敗,除非戰術上誘敵深入,那叫詐敗。所以所有中共領導人,他們不願意出兵就是因為沒有取勝的把握。武器裝備又不如人,人家海陸空三軍,我們就只有陸軍,而且這陸軍還沒有打過現代戰爭。

當然,後來就是因為沒有打過現代戰爭,頭兩仗才贏了。所以大家心裏都沒底,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為什麼還決定要出兵,這就是值得我們考慮的問題。我的判斷,因為毛澤東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打敗了也要去,那我想,他一定是對這些軍人說的,就是都怕打敗仗,但是打敗了也得去。

你琢磨一下這話是什麼話?意思就是軍事上的勝敗不是主要的,關鍵就是去還是不去,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是一個政治問題,是做給斯大林看的,要向斯大林表示中國共產黨還是社會主義陣營當中的一員,中國共產黨還是馬克思主義的政黨。所以我想,毛澤東對中國的安全的保障,對「「新中國」」共產黨新政權是否能鞏固下來,他是寄希望於中蘇同盟條約的,而不是寄希望於出一支軍隊來保衛鴨綠江,那是一個小的安全,大的安全是在韓戰這種背景下,可能會導致共產黨剛奪取的政權得而復失。

蔣介石蠢蠢欲動,反攻大陸,國內國民黨的散兵游勇,到處活動,反革命分子也跳出來,經濟一片衰敗。共產黨又沒進過大城市,上海那會兒,1950年是最亂的,楊樹浦發電廠被炸,然後整個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形勢非常嚴峻。在這種情況下,你單單靠志願軍出兵就能夠保證安全?

所以我想,毛澤東他一定會這樣想問題,那就是真正能夠幫助中國、幫助中共鞏固政權、保障中國安全的,是中蘇同盟這樣一個政治框架,是蘇聯對中國巨大的援助,但所有這些都是建立在斯大林對中國共產黨、對毛澤東本人的信任的基礎上的。所以他一定要做這件事,做了這件事或許就能取得斯大林的信任,那麼中國想要的東西就都來了。

當然這只是我一個推斷,毛澤東也不寫日記,他也沒寫為什麼這樣考慮,不過,我們可以根據前前後後發生的這些事進行推斷,可以證明的是,中國19號出兵,25號就跟美國人打起來了,28號斯大林就下了命令,蘇聯空軍立刻出動,而且可以過鴨綠江。以後,一直到韓戰結束,韓戰空軍基本上都是蘇聯打的,志願軍空軍1952年才參戰,而且都是外圍作戰,主戰場都是蘇聯空軍打的。而且蘇聯的援助隨之開始大批地運到中國,光米格—15比斯式飛機,當時最先進的飛機,就給了三百九十多架—白給的。網上傳說斯大林感動得流了眼淚,我在材料里沒看到過,但是我看那些電報能感覺到,斯大林確實被感動了,就是毛澤東會在這麼艱難困苦的條件下,明知道出兵很可能會打敗仗還是去。

我就說,一個是雙方誰也沒想到,美國人沒想到中國會來人,放心大膽地往前走,麥克阿瑟聖誕節要回家,讓步兵往前趕,結果正好志願軍過來,兩邊走亂了,美國人怕亂,中國人可不怕亂,原來就都是亂的嘛,所以穿插、包圍,一下把美國人打蒙了。同時,國內的經濟援助也是大量到來,所以我個人認為,毛澤東這個判斷還是正確的,他達到了他的目的。也有人們說,中國當時出兵朝鮮並不明智,因為最後戰爭損失太大,代價太大。代價太大也是一個事實,確實得不償失。

其實你到第二次戰役打完或者第三次戰役打完就結束是完全有可能的,那會兒中國是全勝,而且除了凍傷的,幾乎沒什麼損失。但是,後來被勝利沖昏頭腦了,到了1951年1月,毛澤東給斯大林打電報,說美國人不過如此,不怎麼樣,還不如日本人呢,說我一次消滅他一個軍沒問題。這時候暈了,頭腦發熱,最後才造成這個結局。

所以我說,出兵朝鮮的這個決策有一點是沒有疑問的,那就是中國出兵以後,中蘇同盟才真正建立起來。在此之後,到斯大林去世之前這一段時間,就是1950年到1953年,斯大林在各個方面都非常支持中國。中國提出的要求斯大林基本上也都滿足了。也就是說,中國出兵朝鮮才最後奠定了中蘇同盟建立的這個真實的基礎。

(阿波羅編輯註:有刪節。)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溫故二十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1119/47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