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美國初中生的閱讀清單

梳理貫穿於上述書籍的幾個關鍵詞,不外乎是這樣的一組:人性,善惡,宗教戒律,生死,種族矛盾,移民,自由及其代價,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烏托邦/反烏托邦等。在這些文學作品中,並沒有任何現成的標準答案提供。

‌‌「被迫‌‌」回爐讀紙質書

乘借‌‌「冰桶挑戰‌‌」的東風,有網絡達人發起了‌‌「冰書挑戰‌‌」——據說是從美國社交網站面書(Facebook)上引進的點子。接受挑戰的每個人,需要列出十本對自己影響深遠的書籍,最好還附幾句簡要的評介

我本人沒收到挑戰信,也壓根兒沒膽量列出幾本什麼博大精深的巨著。跟普天下網民差不多,辦公桌上的寬屏顯示器,沙發邊的觸屏iPad,以及腰兜里的智能手機,成為了我在新世紀碎片式閱讀的標準配置。我所居住的美國南部小城裏,售書連鎖店已經從十年前的三、四間銳減至一家獨門鋪子。如果不是家有一位中學在讀生,我甚至連公立圖書館的大門也難得拜訪幾回。

兒子進入七年級以後(相當於國內的初一),英文課上指定的閱讀材料,某月某日之前,他必須拿書親自到老師那兒去簽到,否則一整個閱讀項目,從一開始就要扣分。於是,我開始帶着他跑圖書館。

這類閱讀材料,分為全班規定讀物和自行選擇讀物兩種,規定讀物屬於雷打不動的必讀書籍,自行選擇讀物則需事先徵得老師的認可。平均三、四個禮拜,就得把一本紙質書本啃完。

六年級以前,兒子每讀完一本書,老師的要求一般是,為該書另行設計一個裝幀封面,或根據書籍內容策劃一張電影海報。以最簡潔而準確的文字推薦,讓沒讀過該書的潛在讀者,瞬間對此書形成印象。七年級之後,每次啃完一本書,則需要完成一篇獨立的讀書報告,還要在課堂上做一次宣講。

隨着兒子讀書的頻率提高,我還從亞馬遜網站訂購。大約從去年開始,我發覺自己閱讀紙質書本的習慣正在慢慢恢復。比如今年夏天,我從頭到尾讀完了四、五本書籍,除去《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其它都是美國中學八年級學生的課內讀物。

八年級的暑期閱讀清單

上周去學校開家長會,我專門找英文老師聊了幾分鐘,並麻煩她列一個書單。她列出一長串書名,其實包括了八年級兩個學期,前後兩個暑假,以及九年級第一個月內所有的閱讀量,具體列單如下:

1TheWednesdayWars,GaryD.Schmidt,2007

《星期三的戰爭》,加里.施密特著,2007年出版

2TheGiver,LoisLowry,1993

《施與者》,露易絲.羅利著,1993年出版

3HavingOurSay,AmyHillHearth,SarahL.DelaneyandA.ElizabethDelaney,1993

《我們有話要說》,艾米.赫斯與德蘭尼姐妹合著,1993年出版

4AnimalFarm,GeorgeOrwell,1945

《動物農莊》,喬治.奧威爾著,1945年出版

5TheOutsiders,Susan.E.Hinton,1967

《局外人》,蘇珊.亨頓著,1967年出版

6TheBookThief,MarkusZusak,2005

《偷書賊》,馬爾克斯.朱薩克著,2005年出版

7EscapeFromCamp14,BlaineHarden,2012

《逃離第十四號集中營》,布萊恩.哈登著,2012年出版

8Fahrenheit451,RayBradbury,1953

《華氏四百五十一度》,瑞.布拉德伯利著,1953年出版

9TheEducationofLittleTree,AsaEarlCarter,1976

《小樹苗的教育》,阿薩.卡特著,1976年出版

10HouseonMangoStreet,SandraCisneros,1984

《芒果街上的屋子》,桑德拉.西斯內羅絲著,1984年出版

11TheScarletLetter,NathanielHawthorne,1850

《紅字》,內森尼爾.霍桑著,1850年出版

12Pygmalion,GeorgeBernardShow,1912

《皮格馬利翁》,蕭伯納著,1912年出版

13AMidsummerNight'sDream,WilliamShakespeare,~1590

《仲夏夜之夢》,莎士比亞著,大約寫於1590年

14ThePrinceandthePauper,MarkTwain,1881

《王子與窮人》,馬克.吐溫著,1881年出版

前後一年零一個月,十四本指定的讀書項目,約等於一個月一本書的閱讀速度。在這個不算短的書單里,最厚的大約五百多頁,最薄的小冊子,也在180頁上下。

按照老師的原話,《皮格馬利翁》、《仲夏夜之夢》、《紅字》、《王子與窮人》基本屬於古典類的英文讀物,其成書年代距離現今至少一個世紀以上。這些著作描寫了人性和社會的真實存在狀態,對於世界觀尚未成型的中學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啟蒙作用。比如《紅字》裏的道德與善惡,欲望與救贖;比如《皮格馬利翁》中世襲等級的呆板與荒誕,《王子與窮人》裏以貌取人的社會偏見等等。

而《施與者》、《動物農莊》、《華氏451度》所涉及的,則是美國中學生最為熟悉的文學主題之一——烏托邦和反烏托邦。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如何構建合理的社會關係,尤其是施政者和獨立個體之間的相互依存,將是中學生們成人後必須面臨的難題。《施與者》從烏托邦的和諧表象開始,逐漸暴露出反烏托邦的實質;《動物農莊》直接以俄國革命為影射,道出集體主義走向獨裁的宿命。華氏四百五十一度,本是令紙張燃燒着火的溫度,而在《華氏451度》描述的一個未來社會裏,書籍均遭到焚燒,以作為權威者排除一切異見的手段。

《偷書賊》和《星期三的戰爭》的文學背景,分別置於納粹德國的四十年代初和美國民權運動的六十年代末,兩本小說都着眼於青少年和同齡人、成人之間複雜人際關係的滋生和嬗變。《逃離第十四集中營》是一本由美國作家代述的自傳,紀錄了一位朝鮮少年如何孤身逃離集中營的生死劫難。

另外一本自傳體《我們有話要說》,則是兩位出身奴隸家世的黑人姐妹,如何成長為職業女性和民權活動家的真人史實。《芒果街上的屋子》是關於一位拉丁裔少女在芝加哥貧民窟的成長往事;《小樹苗的教育》講述大蕭條時期的一位孤兒,最初被印第安人的切諾基部落收留,在那裏他學習了如何與自然相處,以及再後來他在白人學校里,被強迫歸入主流文化的經歷。

在上述書單里,《局外人》大概是我讀得最細緻的一本了。這部六十年代的青春期題材小說,以俄克拉荷馬州的塔爾薩市為背景,描述了貧富兩個街區少年團伙的暴力衝突,以其中一位誤傷殺人、後來又救人贖罪的十六歲貧困少年的死亡作為故事的終結。

中美學生的閱讀差距

縱覽這個美國八年級的閱讀書單,再回想自己初二時的語文課讀書經歷,二者的巨大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美國學生的閱讀海量,遠非當年的我們能望其項背。即便歷經多次教改,我們的許多語文教材也不過是篩選、精簡了一些名家著作的章節,既有斷章取義之嫌,同時也讓學生失去完整和獨立的判斷機會。

其次,如果要梳理貫穿於上述書籍的幾個關鍵詞,我覺得不外乎是這樣的一組:人性,善惡,宗教戒律,生死,種族矛盾,移民,自由及其代價,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烏托邦/反烏托邦等等。這些就是美國八年級初中生開始接觸的人文主題。儘管在這些文學作品中,並沒有任何現成的標準答案提供,在每一次閱讀後的讀書報告和宣講里,他們將一步步學會表達自我的理解與思考

除去這些掙學分的課內讀物(在我的印象中,這些統統會被中國語文老師釘上課外讀物的標籤),兒子今年假期還自行翻閱了兩本課外書:《殺死一隻知更鳥》和《蠅王》。前者涉及美國南方的種族偏見,司法黑幕,律師的道德勇氣,旁觀者的視角衝突等等,後者則是處於文明秩序之外,人性黑暗面如何全曝光的過程寫真。

其實從各方面來看,兒子都遠非一名嗜書狂,他的英文閱讀水平一直中規中矩,一年下來能自覺突破老師規定的讀書下限,但願也算是從幼稚兒童邁向半生不熟少年的積極過渡。

我自己呢,除了泛讀以上若干書籍的些許收穫,還享受了另外一本八年級讀物《阿基米德與科學之門》的閱讀樂趣。這是自然科學老師規定給每位學生的課外讀書項目,不要求讀書報告,因此不幸成了兒子走馬觀花的藉口。然而我從瀏覽該書的目錄開始,眼神不覺一愣,感覺幾乎是十幾年理工科生涯後,姍姍而至的科學入門課惡補。

阿基米德和浮力,應該是掛在每位初中生嘴邊的常識。除此之外,我對這位古人幾乎就一無所知了——他的年代和生平,他對諸多自然現象的專注,尤其那種古希臘人特有的刨根問底、忘我投入、遠離功利的純粹動機等等。看到這些書單,在國內讀到理科碩士畢業的我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在這裏註冊一個網上中學課程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上海觀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1002/45225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