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馳平:一切歷史劇都是現實劇

馳平北京政情觀察員

馳平:一切歷史劇都是現實劇

在劇集《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中,有許多看點耐人尋味。

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歷史題材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已經接近尾聲。綜觀近些年來的大陸電視螢屏,在官方主旋律類題材中,該劇算是收視率比較高的。一方面是因為大陸文革之後七八十年代是一個高度敏感的歷史時期,許多問題至今尚雲山霧罩,眾說紛紜,因此,這部將華國鋒汪東興胡耀邦等敏感人物搬上螢屏,自然吸引了許多觀眾的好奇心和新奇感。

另一方面,當下中國處於習近平時代的改革新起點上,習上任之後首次外出考察就選擇重走鄧的南巡之路,外界也將鄧、習分別歸結為中共的新權威主義政治1.0和2.0的版本,對於鄧如何勾勒描畫,很多方面也映射了習的特徵。

從王莽到康有為,中國人一貫是最善於托古改制、借古喻今的。古代都是靠着書立說,現時的各類影視手段更加直觀便捷。主旋律的歷史題材,必須經過廣電總局、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辦公廳、中央宣傳部、解放軍總總政治部等意識形態機構乃至更高的中央領導人層層審批、把關才能通過。所有素材取捨,背後都有着深刻的政治考量。

在《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中,有許多看點耐人尋味。一是第一次在電視上較為全面地展現了習仲勛在改革開放關鍵時期的歷史作為,譬如習仲勛與鄧小平散步交談;在中南海懷仁堂中央工作會議上為廣東改革開放「放炮」;為深圳經濟特區親自鏟土奠基等等。而在展示粉碎四人幫的過程當中,許多內容一掠而過,甚至沒有展示抓捕過程,相反卻用相當篇幅展示了耿飈帶隊接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過程。習近平1979年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是給耿飈當秘書。飾演習仲勛、耿飈的演員也是在形象氣質俱佳的大陸藝人張嘉譯、丁海峰。這其中很多的安排佈置,顯然需得到習近平本人的親自首肯。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記述的是從1976年到1984年的歷史,當中包括鄧小平在文革後復出、恢復高考制度、解決知青問題、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平反冤假錯案、引進外商投資、建立經濟特區、香港回歸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中的功績貢獻。經歷建國後27年特別是文革十年,當時的中國思維、思路、思想固化,管理方式、模式、形式固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意識形態上噤若寒蟬,改革每一步都舉步維艱。在該劇中,小到高考閱卷標準、養幾隻雞鴨算資本主義、美國商人的私人飛機能否在北京機場降落等等,如今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芝麻綠豆小事,都需要鄧小平來干預才能推動。但恰恰是這些具體事情的一一解決,慢慢撬動了局勢,掀起了改革開放大潮。

當今的習近平面臨着與鄧小平類似的局面。在改革開放30多年經濟規模的高速擴張同時,腐敗叢生、道德滑坡、倫理失范、權威官僚資本膨脹、高污染高耗能發展模式嚴重透支,各種政治經濟社會弊病交集,形成了新的利益固化、思維固化、模式固化。如久拖不決,中國將陷入溫水煮青蛙時的慢性自殺。習近平顯然有着與鄧小平類似的政治抱負,行為方式也多有借鑑。他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創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舉凡有關改革的問題,大到司法改革、紀檢體制改革、黨建制度改革,具體到央企高管薪酬改革、招生制度改革,事必躬親,都由該小組進行討論最終拍板。

在以往的十多年,類似招生改革、央企高管薪酬改革一直在口頭上喊得山響,但始終未有效果,多半是交給教育部、國資委等主管部門搞出個文件就萬事大吉。但實際上,這些問題看似偏於一隅,實則備受社會關注,牽涉重大。習近平將這些問題一一置於最高領導層面來親自決斷,很有望收到鄧小平一步步打開局面的同樣效果。猶如他8月20日在紀念鄧小平誕辰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所言,要學習鄧小平「不斷開拓創新的政治勇氣」、「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敢破敢立、敢闖敢試、多謀善斷、舉要馭繁。這是在說鄧小平,也在說他自己。

總之,一切歷史劇都是現實劇,無不是將靠古人來篩選現實,為今人立言。《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的時間截止點是1984年。須知,1984年之後,隨着「清除精神污染」、「反對自由化」的加溫,許多人物和事件如今還不能說、說不得。中共官方仍未想好如何打扮歷史這位小姑娘,因此要見好就收,適時劇終。

來源:香港東方日報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906/440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