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警惕中國經濟出現區域性塌陷

東北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浙江、江蘇經濟亦危機重重,中國經濟整體回暖的勢頭還未出現,「區域性塌陷」卻在不斷增多,這將逼迫決策部門至少在部分政策上重走老路

中國經濟增速在一季度下滑至7.4%以後,市場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大增。不過,最近中國經濟開始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跡象,如5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為50.8%,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這已是該指數連續3個月出現回升。國家統計局對此解讀稱,需求端和生產端雙雙回暖,共同推動PMI加速回升。

這些回暖跡象是否表明中國經濟的回升勢頭已經確立,顯然還有待於觀察。從系統角度來分析,中國經濟的穩定回暖必須建立在整體經濟系統向好的基礎上,但從當前經濟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來看,得出回暖結論還為時尚早。

我們還發現,在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背景下的中國經濟,甚至有出現「區域性塌陷」的可能。

一個值得注意的跡象是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黑龍江省經濟增速為4.1%,居全國末位;吉林、遼寧的經濟增速也分別只有7%和7.4%,整個東北三省經濟增速為全國四大經濟板塊中最低。最近國家發改委開始研究新的振興東北經濟中長期措施,國家發改委東北司制定的《近期支持東北地區發展的十個方面政策舉措(草案)》已經徵求意見完畢,有望近期出台。一位知情的東北某地發改委人士透露,促進東北振興新的措施,主要是為了解決目前東北經濟增長大幅放慢的問題,其中不乏重大創新工程,實現體制、機制創新也是重要內容。

在我們看來,東北經濟大幅放緩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這意味着東北地區很可能成為國內經濟「區域性塌陷」的一個樣本。有長期研究東北經濟的人士不無悲觀地表示,東北經濟振興很難在短期內做到,民間資本薄弱、經濟轉型慢、產業結構偏重偏舊、市場觀念落後等多種問題,在東北地區仍然比較嚴重,最終解決還是要靠市場化推動,還需要深化改革。

所謂「區域性塌陷」,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內,由於區域性的產業結構問題、經濟實力問題、政府負債問題或者金融市場動盪等多種原因,導致區域經濟增長顯著放緩、經濟活力顯著降低的現象。「區域性塌陷」與地區經濟的發達程度並不完全同步,在經濟發達地區也可能因為突發性的金融市場動盪而出現顯著放緩。

如果以上述標準來衡量,國內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會出現不同類型的「塌陷」狀況。一種情況是,由於債務問題惡化,金融風險大增,導致地方經濟活動在高債務壓力下放緩甚至凍結。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經濟和金融活動比較發達、債務槓桿很高的地區,如浙江的溫州、江蘇的無錫等地。第二種情況是,產業結構過老過重,如傳統重工業比重太高,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難度極大,地方經濟和就業的負擔都很重,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部分老工業城市就是如此。第三種情況是,地區經濟過度依賴於少數資源型行業,如一些礦業城市、煤炭城市、石油城市等,當宏觀經濟出現周期性的變化之時,高集中度的周期性產業也集體遇到困境,往往會把地方經濟拖入泥潭。

在地區經濟出現「區域性塌陷」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更深刻地理解何為「經濟轉型」。在我們看來,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就是指過去的模式不管用了、過去的增長動力熄火了、過去的經濟刺激沒有了、過去的政策該轉向了。總之,複雜的系統問題使得區域經濟陷入困境,難以自拔。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跳出這樣的泥潭?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投資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609/404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