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華爾街日報:中國商鋪泡沫更甚於住宅

作者:

中國正處在一輪規模驚人的購物中心建設潮中。商業地產服務公司CBRE說,去年全球新建購物中心面積排名前10的城市有九座在中國,全球在建購物中心面積的超過一半也來自中國。

四川省省會成都處於中國購物中心爆炸式增長的中心。去年開發商在成都投入使用的購物中心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遠超當年全球任何城市開設的購物中心面積。

龐大的成都國際金融中心IFS只是成都市1,500萬居民可選的購物場所之一。該購物中心今年開業,設有300家店鋪、五星級酒店、豪華公寓、溜冰場、雕塑園景和畫廊。今年晚些時候,成都居民還能前往附近的大慈寺項目,這個舊城改造項目內有大量商場、酒店、服務式公寓還有寫字樓。成都居民也可以去設計極具現代感的新世紀環球購物中心,該中心是全球最大的建築物之一。

英國地產諮詢公司萊坊表示,目前在中國,開發商正建造800座內設酒店、寫字樓和零售商鋪的多用途建築物,總面積達三億平方米。這相當於1000個美國最大的購物中心、地處明尼蘇達州的美國商城(Mall of America)的規模。

可惜大規模的擴建來得不是時候,因為零售商都在擱置店鋪擴張計劃。萊坊稱,包括普拉達(Prada)、巴寶莉集團(Burberry)以及愛馬仕國際集團(Hermes)在內的多達65%的奢侈品零售商都沒有實現2013年在中國市場的開店計劃。

萊坊中國區董事、綜合項目顧問及代理服務部主管孫俊安稱,如果購物中心在開業後沒有全部被商戶承租或者獲得良好運營的話,那麼其擁有人很容易每個月就會虧損數千萬人民幣。政府還沒有意識到的是,一旦所有項目都完工,那麼空置問題將變得非常嚴峻。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些問題是當地政府自己導致的。當地政府要求開發商修建大型購物中心和酒店,以此作為批准他們開發住房項目的條件。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城市的面子更好看,也更多創造服務行業的工作。

當前中國正在推行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運動給奢侈品需求帶來衝擊。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從2011年同期的17%降至12%。正在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也導致消費者減少了在傳統商場的消費。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像淘寶這樣的電子商務平台之所以取得成功,原本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商場面積不足,在一些小城市尤為如此。

在一些大城市,零售租金居高不下,但部分二線城市的零售租金已經開始下降。供應過剩的問題在中國東北部城市瀋陽最為突出,該市是中國零售地產庫存量第二大的城市,排名僅次於北京。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網站顯示,該公司在瀋陽市擁有四家門店,其中兩家只相隔幾分鐘路程。

購物中心供應過剩似乎有利於零售商壓低租金,但選擇過多也會使一些品牌面臨兩難境地。當一個新購物中心開業時,這些品牌當然不想錯過新潮流,但同時又想保留已有一些忠實客戶的現有門店。施華洛世奇(Swarovski AG)亞洲高級副總裁貝林(Francis Belin)表示,在中國,因為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人流會在很短時間內發生改變,因此有時你必須在兩處押注,這樣就會導致新店搶了現有門店的生意。

貝林補充稱,雖然空置率在上升,但一些開發商仍試圖提高租金,以彌補空置的損失,施華洛世奇在和一些國有房地產開發商打交道時就碰到過這種情況。只有一半商戶入駐的購物中心看起來很淒涼。沒人會願意去那購物或租商鋪。消息很快會在零售商之間傳播開來,以後同一開發商在其他地方的項目也不會有人去。現在中國10大房地產開發商幾乎都有一些商業地產項目,大連萬達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

雖然住宅地產的總體投資額仍遠遠高於商業地產,但商業地產市場或許更難以駕馭,更容易受到經濟走軟的影響。對於開發商而言,商業地產項目的財務負擔也更重,因為商業地產的開發模式是買入並持有,而不是在房子蓋好之前就開始預售。另外,商業地產領域的參與者更少,比如個人投資者很少參與,這導致商業地產套現難度更大。

摩根大通(JP Morgan)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和中國住宅地產相比,短期內更擔心中國的商業地產,從歷史上來看,商業地產泡沫出現破裂的頻率更高,這會帶來較高的經濟成本,美國儲蓄和信貸危機就是一個例子。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606/40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