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地方公務員:只要養老金並軌立馬辭職

2013年6月5日晚,王軍所在的東部某市一根500千伏的越江電纜發生故障,導致數個主城區的部分區域停電一個多小時,這在過去是極為罕見的。儘管事後查明故障電纜是由法國企業製造安裝,但是該電網的副總還是被免掉了。

「上邊很緊,但下邊是一盤散沙。」王軍說,「這次事故有其偶然性,但也是高壓之下的一個連鎖反應。」

兩組調研數據的變化,部分印證了基層公務員消極怠工有愈演愈烈之勢。2008年,重慶市發佈了一組調研數據,不低於50%的公務員時常倦怠,2013年,中國社科院的一份調查顯示,79.89%的基層公務員存在有輕度工作倦怠的現象。

在門診中,心理醫生趙國秋接觸到的公務員這兩年也明顯增加。「主要表現為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軀體化障礙。比如有想辭職的,有晚上睡不着的,有靜不下心考慮問題的,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不知道如何度過現在以及今後的一段時間。」

可以佐證公務員心理問題嚴重的,還有趙國秋到機關講學的次數越來越多。最近兩年,不下百場,上自省里,下至街道都有。

趙國秋心理公開課的火爆,或許跟浙江省政府的重視有關。據了解,2007年開始,浙江省啟動了公務員心理援助項目,省委組織部、人事廳牽頭,省本級財政支持。趙國秋是課題負責人。據了解,最近這幾年,推進的速度在加快,調研地範圍不斷擴大,試點也在從小的試點向面上推。

但是在全國,像浙江省這樣重視的並不多見。曾經在2008年紅極一時的中國首家公務員心理健康網已經停止更新多時,創始人是重慶一位退休的副廳級幹部。一位接近該官員的心理學界人士說,之所以後來不搞了,跟一些領導打招呼有關,「領導覺得這些涉及公務員的私隱,不便於對外公開。」

再做「92派」?

在高壓之下,除了零星的官員下海,一股辭職的暗流正在一些基層公務員中涌動,最明顯的例證是,在豆瓣小組、QQ群里,公務員辭職的小組比比皆是。

今年年初,一篇《上海80後公務員辭職自述》在網絡引發熱議,他在文中的描述,或許可以代表許多年輕人想要逃離體制的心境:收入7年沒漲,職級7年沒變,能力是「聽話加寫報告」,社會關係是「領導加同事」。而人生卻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覺到自己是loser……公務員像極了溫水中的青蛙,慢慢不知不覺被煮熟了,如果當年直接扔熱水裏頭也就跳出來了。被短暫的安逸消磨了奮鬥的勇氣,最後成為機關里那些碌碌無為人中的一員。

李飛是其中一個公務員辭職QQ群的管理員,他也是因為受不了體制內的各種壓抑才逃離的。離職前,他是西部某市下邊的區人事局官員,現在是當地一家小農藥種子公司的銷售主管。

離開後,李飛最大的感受是,比以前開心了,價值也得到認同了。「在政府比較務虛,但是企業很務實,只有一個標準,就看你能不能給企業帶來效益。」李飛說。

但是對於很多上了年紀的公務員來說,在辭職問題上更加審慎,養老金是很多人考慮的決定性因素。在現有體制下,如果一個公務員要離職,就等於要淨身出戶。「如果我走了,一分錢退休金都拿不到。過去20年就等於白幹了。」於波說,如果把之前的養老金給我補上,我立馬走人。

養老金「雙軌制」問題一直以來都飽受外界詬病。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並未進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而是由財政直接掏錢發退休金。2012年,全國企業職工養老金平均1900元,但同期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是其2到3倍。

據《財經》雜誌報道,人社保目前已經醞釀養老金「並軌方案」。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收入主體將由基本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兩部分構成。但學界普遍預計,整體上不會有大的調整,因為改革阻力太大。

當養老不再是一個問題的時候,一些人的離開便顯得水到渠成。據了解,2013年,在西部某市,有一百多名中年官員集體下海,退休金照發。

他們的離開,源於一次難得的機遇。該市官員丁明回憶,2013年,該市新設了一區,但上頭要求不增加編制,所以市里發出公告,動員連續工作30年以上的老同志提前退休,騰出位置給年輕人,允諾待遇和養老不變。出乎丁明預料的是,報名相當踴躍。

「這些官員大多前途一片大好,五十來歲,以前都是擠破頭,托關係,搞升遷的,現在發現當領導連吃喝的權力都沒有了,加上覺得官場人際關係太複雜,也就沒了興趣。」丁明說,其中最大的官,是該市市委辦主任。

辭職對於一個有着一定級別的官員而言並不容易。最常被人提及的一個案例是2000年,中國世貿談判代表齊紅兒想辭職下海的故事。一開始,組織上不讓,理由是她的工作涉及國家機密,按規定必須在外經貿部其他不涉密崗位工作一年,度過保密期後才能辭職,否則將按辭退處理。但齊紅兒去意已決,果真就被辭退了。這意味着她再也沒有機會進入公務員序列。

上述市委辦主任最終還是去了一家企業,年薪幾十萬。在這波辭職個案中,一般都是去企業打工居多。「去房產公司、會計、律師等行業的居多。」李飛說。

這跟1992年那波下海潮中的官員多少有些不同,他們中許多都是單幹。現在耳熟能詳的企業家陳東升、馮侖等人都是那個時期下海的官員,俗稱「92派」。有人曾這樣描述92派的典型特徵: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理想主義情懷,1980年代末期走出體制。

1992年的中國,遍地是機遇,「國退民進」的大氛圍讓很多年輕人無法對下海說不。據當時人社部的統計,1992年,有十萬公務員下海,一千多萬公務員停薪留職。之後的十年,公務員並不吃香。

直到2003年,「國進民退」風向轉來時,人們才一夜之間發現,還是體制內的吸引力要大。所以當2003年新的一批官員下海時,創業門檻已經在抬高。這批官員大多是因為1998年各地機構改革減員後下海的,乾的大多是高級打工仔。而現在創業的門檻跟十年前又無法同日而語。

南方周末記者根據公開報道梳理可見,十八大以來下海的十幾起個案中,創業者寥寥,大多是去企業謀職,從地區分佈來說,處於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最多,達7名之多。

最大的問題

八項規定實施以來,舊的遊戲規則幾乎被悉數推翻,但新的尚未完全建立,這讓許多官員在履職時左右為難、無所適從。

跟基層溝通更難了。「以前跟基層做工作,都是要靠人情往來建立感情,現在這個高壓線碰不得,就變成了公對公地開個會,傳達命令,很機械僵化。」杭州一位官員說,最後沒辦法,只能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大家AA制出去玩,通過這種方式跟下邊的人建立感情。

跟上邊的聯絡也不輕鬆。王婉婷所在的市屬於貧困地區,她所在部門的經費和預算完全要靠自己去市里省里去跑、去求。現在不允許吃請之後,她又誠惶誠恐起來。「現在跑也跑不通,不去跑又不知道行不行,搞得我左右為難。」王婉婷說,萬一你沒跑,別人跑了還指不定呢。

於波越來越搞不清楚,公權力和私人之間的界限。2013年,他請了年假開自己的私家車出去玩,結果遭人舉報,紀委還給了他一個警告處分,理由在他看來頗為牽強:你請的是事假,不是旅遊假。

對於大領導的獨斷專行,王斌平常多有抱怨,但是在這個風口浪尖,他反倒不希望大領導出事。「就算是巡視組找到我,我肯定也只會給他唱讚歌,為什麼呢?大領導如果一出事,我們整個系統都會面臨洗牌。首當其衝的是,工資待遇肯定會進一步被削減。」

提起解決的藥方,接受採訪的官員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規則二字。一個國家的年輕人都往公務員隊伍里擠,在許多人看來,就說明制度設計出現了問題。「說明市場活力不夠,如果民企的生存環境更寬鬆,肯定有更多年輕人選擇到外邊闖。」王婉婷說。

令王婉婷稍感欣慰的是,年輕人對公務員的熱情似乎有減退的跡象。公開資料顯示,今年的高校畢業人數將達727萬,加上去年沒找到工作的今年高校就業人數將突破810萬,而被稱為最難就業年的2013年這一數字是699萬,可是相應之下,今年報考公務員的人數比去年下降了36萬——從去年的292.45萬下降到今年的256.36萬。

與此同時,公務員計劃招錄人數也出現下降,從去年的11.72萬降到今年的10.18萬。有專家表示,「招報雙降」,是常年「高燒不退」的公務員熱向正常態的歸位,也是最近兩年中央這場改革效應的釋放。

「高層希望通過這兩年的肅貪將公務員職業復歸平常,將一些懷有特殊預期的人擠出去,才能推動改革。」一位接近高層的部委人士說。

但另一方面,為了穩住體制內的優秀公務員,中央正在制定新的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據媒體報道,本輪公務員工資改革的重點為調整工資結構,解決失衡問題,並再次規範地方津補貼,「調低、擴中、限高」被重新強調,受益最大的是基層公務員。

南方周末記者接觸的不少官員都表示,報考公務員的人數的確沒有往年多,但他們也表示,公務員熱退潮的過程,不會那麼快,可能要過幾年才能看出來。

「關鍵要看這場運動是不是一陣風。」於波給出的藥方,包括把公務員人數減半,對公務員要建立明確的考核指標,以及怎麼體現公務員的價值感。「價值感,這是最大的問題,而不要僅僅停留在表面上腐敗的問題。這個不解決,腐敗問題也解決不了。」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南方周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523/399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