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御用文人:紅色新儒家習近平

  與前幾任中共領袖相比,習近平表現出對儒家文化異乎尋常的濃厚興趣。5月4日,習近平視察北京大學,首站就是到北大人文學院,與哲學家湯一介促膝交談,探討大型國學叢書《儒藏》的情況。而在與師生座談時,其主題是「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中用了相當篇幅闡釋中華傳統文化的現實價值意義。

  演講引經典強調古為今用

  習近平指出:「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着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

  在6000多字的講話中,習近平引用儒家經典語句多達20多處,譬如「君子義以為質」(《論語》)、「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孟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禮記‧大學》),此外還有管仲諸葛亮、顧炎武等人的名言。習近平總結說:「像這樣的思想和理念,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

  實際上,在此之前一個月,習近平在歐洲學院演講時,也着重介紹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強不息等,至今仍深深影響着中國人的生活,造就了中國人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和精神世界。

  歷任領袖最崇儒掀民間風潮

  不誇張地說,自1949年以來,中共歷任領袖無論毛、鄧、江、胡,都不曾對中華傳統文明價值給予如此之高的評價與肯定。毛澤東更是批林批孔,號召打倒「孔老二」。而無論是檢視主浙時期的《之江新語》,還是5年「儲君」時代的黨校講話,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作為最高領導人的系列言行,習近平對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的推崇,都表現得十分明顯。

  去年11月底,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期間到中國傳統文化具標誌意義的曲阜,參觀孔府和孔子研究院,翻閱《孔子家語通解》和《論語詮解》這兩本書時說,「這兩本書我要仔細看看」,並強調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堅持古為今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因勢利導。聖口一開,這兩本原本靠作者貼錢出版的書,一夜之間洛陽紙貴,擺上各大書店最醒目位置。習近平的這句話也被直接印在兩本書的腰封上。

  借鑑道德規範治社會歪風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與中辦主任栗戰書參加貴州團會議時,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談到貴陽孔學堂的情況,引起習近平關注,仔細詢問。他並提到,明朝時王陽明曾經在貴州參學悟道,希望貴州在這方面繼續深入探索。

  與前些年于丹等「學術超女」掀起的時髦國學熱相比,習近平尊孔崇儒無疑具有深遠的政治和社會動員意義。其一,當下的中國環境污染、食品安全、拐賣詐騙等惡性事件不斷,道德滑坡,行為失范,堪稱是「禮崩樂壞」。要扭轉這一局面,非一朝一夕。習近平執政以來出台的八項規定、整頓四風、「光盤行動」等,從一絲一粟着手,頗見成效。儒家在中國歷史上教化黎庶、規範倫理方面的成功經驗,正可借鑑發揚。這是「修身齊家」之義。

  重建文化自信展復興大計

  其次,作為一個強勢政治家,習近平有着復興民族的雄心壯志。他在強調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之後,又提出了「最根本的還要加一個文化自信」。中華民族歷來有很強的文化自豪感,只是鴉片戰爭後,在西方的堅船利炮下,文化自信被嚴重損害。當今中國經濟規模不斷壯大,國際地位也顯見抬升,但若無文化自信做支撐,中國就難以完成復興大業。縱觀古今中外歷史,強國必須有立足本國的強勢文化。滿口馬恩列斯,是成就不了真正的漢唐氣象的。儒家思想體系是中國最可寶貴的傳統文化財富,捨此無他途。孔子不姓社也不姓資,只姓中,推行起來不會遭遇太多意識形態阻力。這可算是「治國平天下」之義了。

  習近平在北大還講到: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不禁讓人聯想到蔣中正當年一再宣揚的「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既張,國乃復興」。歷史車輪滾滾,風雲迴環往復,箇中興味,真堪細品也。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明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521/398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