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南京丟失一枚放射源

  南京遺失一放射源搜索範圍已鎖定2平方米內

  5月9日晚22時46分,微博上有網友發佈一張江蘇省衛生廳緊急通知的文件截圖,文件稱,南京某單位丟失一放射源,要求江蘇省衛生廳有關醫院一旦發現受放射源影響的類似患者,速與南京定點收治醫院聯繫。消息傳出後,該微博迅速轉發過萬。5月10日,南京市環境保護局證實,確曾發生放射源丟失事件。

  通知由新浪微博認證網友"侍話畫"發佈,文件截圖中寫道該發射源"社會公眾一旦接觸,可能會引起輻射傷害",要求江蘇省衛生廳直屬有關醫院迅速通知門急診相關科室。

  通知中稱,輻射傷害急性期症狀主要是神經和胃腸道功能改變,表現為乏力、不適、食慾減退等;受照劑量較大的,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絕對值下降;如果局部照射時間較長,皮膚會呈焦樣改變。

  5月10日,南京市環境保護局官方微博南京環保發快訊稱"丟失的放射源已鎖定並採取安全措施"。文中稱,2014年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在位於浦六北路188號的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院內進行探傷作業期間,丟失用於探傷的放射源銥-192一枚。

  接到企業報案後,環保部、省環保廳、南京市政府領導立即作出重要批示,按照《南京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省、市、區政府公安、環保、衛生等部門成立專項處置小組,全力以赴查找放射源,5月10日上午10:30鎖定放射源在2平方米範圍內,並採取安全措施,專業人員正組織回收。

  到目前為止,未發現有人員受到輻射損傷。相關部門正在周密排查可能近距離接觸放射源人員,做好醫療觀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保險柜里的是貧鈾罐,而放射性核素「銥192」就放在貧鈾罐里。

 

  ■名詞解釋銥&銥192

  銥元素本身沒有放射性,現在的用途主要是製造高級金筆的筆尖,還有用於科研的坩堝和用於製作科學儀器、熱電偶、電阻線等。銥192和銥是同位素,但銥192是放射性同位素,兩者的區別在於其原子核內中子數不同,所以導致一個有放射性而一個沒有。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2011年3月19日)

  相關新聞|探訪青島放射性核素豆大「銥」能輕鬆穿透鋼板

  接連穿過兩道厚厚的鉛門,又在迷宮一樣的走廊里轉了一圈,記者面前出現了一個鉛制的保險箱。在保險箱裏有一個暖壺大小的貧鈾罐,這裏面就裝着「銥192」,一种放射性核素。18日,記者經過多方聯繫,終於獲准進入一家企業的實驗室,近距離探訪放射性核素的存放和使用情況。根據企業的檔案顯示,這裏有權利接觸「銥192」的21名工人,一人一年最多接受0.44毫西弗的輻射量。而一個一天抽20根煙的人,一年受到的輻射量能達到0.5毫西弗。

  ■保管放射源藏在「迷宮」里

  3月18日,記者經過多方聯繫得知,島城一家企業的實驗室里存放着一种放射性核素——「銥192」。由於以前外地曾發生過「銥192」被盜事件,記者在答應不透露這家企業名稱和廠址等種種條件下,終於獲准探訪這個神秘的實驗室。

  在前往實驗室的路上,該企業質檢部部長王雲告訴記者,他們企業主要生產一種密封儀器,需要利用「銥192」照射儀器,以便看出儀器接縫處有沒有縫隙。「就像醫院給患者拍X光片一樣,我們就用『銥192』給機器拍片、驗傷。」王雲說,他們是從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所購進的「銥192」,「我們用『居里』這個單位計量『銥192』的活度,一次購進60居里的『銥192』。放射性核素都是要不斷衰變的,『銥192』大約每75天就衰變一半,我們一般用到8居里時就不再用了,就要把『銥192』移交給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所處理。」

  王雲將記者引到一處鐵門前,打開後記者發現這道門足有15厘米厚,中間全是鉛板,「這道門就重18噸。」王雲說。大門裏面就是實驗室的操控台,旁邊有一道小門,有10厘米厚,也是鉛制的。走進小門,裏面是一道迂迴曲折的走廊,走到盡頭轉彎後發現下一段走廊的方向正好相反。「這就是迷宮走廊,這樣設計都是為了安全。」

  ■威力黃豆大小輕鬆穿透鋼板

  在「迷宮」里轉了5分鐘,記者眼前出現了一個面積大約有150平方米的大廳,大廳里牆壁上一台儀器發出的紅色光格外耀眼。「這台儀器就是報警器,如果發現屋子裏的輻射量超標,就會立即顯示在實驗室的操控台上。」王雲說。

  「『銥192』就放在這裏。」王元指着一個銀色的保險柜告訴記者。這個保險柜與各個單位財務室常見的那種保險柜大小差不多,但這個保險柜是鉛制的,裏面只放着一個銀色的罐子。「這就是貧鈾罐,能屏蔽吸收輻射,這個罐子裏放的就是『銥192』。」王元說,這裏面裝着60居里「銥192」,也就黃豆那麼大。

  小小的「銥192」威力有多大?「51居里的『銥192』,隔着1.5米的距離照射32毫米厚的鋼板,40分鐘後,射線就能穿透鋼板。」王雲對記者說。

  ■監測工人輻射量每天有記錄

  王雲說,當記者近距離觀察保險柜時,就已經受到了「銥192」輻射,要是靠近貧鈾罐,輻射量更大。「接觸保險柜應該是30毫西弗,接觸貧鈾罐就得50毫西弗。」王雲說。

  記者了解到,這個實驗室里共有4名工人,他們天天都要負責把檢測儀器的設備安裝到貧鈾罐上。而工廠里能接觸到「銥192」的人共有21名,他們每天上班時都要在衣服里別着一台名叫個人劑量儀的儀器,此外,實驗室里的4名工人身上還要佩戴一個報警器。「個人劑量儀記錄一個工人每天接受到的輻射量,無論是『銥192』的輻射還是自然界的天然輻射,它統統記下來,每三個月一匯總,這樣就能知道這名工人在3個月裏接受了多少輻射量。報警器是專門給進入實驗室的人準備的,一但發現空氣中的輻射過高,報警器就會響。」王雲說。

  在企業質檢部,王雲隨意抽出一份監測報告。這份報告顯示,在3個月中,這21名員工的個人累計輻射量最多達到0.11毫西弗,最少的0.01毫西弗。「我們天天幹這個,一個人一年最多也就接受0.44毫西弗的輻射量。而一個一天能抽20根煙的『老煙民』,一年接受的輻射量最少也有0.5毫西弗。」王雲說。

  ■人物與「核輻射」打了25年交道

  王雲告訴記者,他從16歲起就被工廠安排操作電離射機,開始與放射性核素打交道。「說實話,我當時要是不害怕那是裝的,家裏老人也害怕,大家都勸我別幹這個活了,萬一被輻射出病來怎麼辦。」王雲坦言自己也動搖過,但又怕老工人們笑話,他就硬着頭皮幹下去了。

  「那個年代也沒有現在這麼多防護措施,幹了半年後,我一查體,發現自己身體很好,這才逐漸不擔心了。」王雲說,給他們這種特殊工作工人安排的體檢項目很多,尤其是對血液的檢驗,比其他工人多出好幾項,一連測了這麼多年,他身體都沒有發現什麼問題。「我今年41歲了,與放射元素打了25年交道。我直到去年才檢查出有輕度脂肪肝,這是唯一一次體檢中發現異樣。」

  「所以我說,不是一接觸到核輻射,人就會得病。多去了解它,就會發現它並不可怕。」文/圖記者李兵實習生劉彬

  安全警示|輻射源潛伏在身邊的危險

  身邊的放射源

  3月11日,日本地震當天,一部講述中國首例核輻射受害者的電影《站起來》在國內上映。主人公宋學文15年前,在廠區雪地里撿到了一條8厘米長的白色金屬鏈,結果兩年內相繼失去了兩條腿和一條胳膊。

  這個貌似鑰匙鏈的東西,實際上是被丟失的用於探測金屬內部瑕疵的放射源。毫不知情的宋學文,被輻射長達10個小時。這改變了他的一生。

  時隔多年,和妻子重返家鄉創辦鄉村幼兒園的宋學文,已經能夠享受被朋友推着輪椅蹦迪的快樂。但核輻射始終是他頭頂利劍,病痛時刻伴隨着他的生活。

  宋學文並不是唯一的放射源受害者。根據衛生部放射衛生專家組副組長范深根的統計,從1988年到1998年的11年間,全國發生了各种放射性事故300多起,平均每年有30起,近千人受照射。

  最近幾年,國內放射性事故雖有減少,但仍時有發生,從1998年以來,平均每年都有數十起放射事故。2009年10月,廣州番禺輻照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發生了一起鈷-60輻射事件,一個輻照裝置由於操作失誤,連續輻射48天無法處理。這期間,發生了貨物自燃等種種狀況。周邊居民直到媒體公開報道才知曉內情,引發恐慌。

  同年6月,河南杞縣一家民營輻照廠發生類似事件。儘管此次事件並未造成任何實際影響,一個月後才散佈出來的消息,造成了杞縣居民紛紛逃離市區。

  其實,各種各樣的放射源早已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在食品消毒、醫學檢測以及工業勘探等方面,都會大量使用。但在各种放射源強度中,工業放射源的強度要遠超醫療和食品,對公眾威脅也較大。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搜狐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511/395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