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每週懂一點人情世故(4) 為什麼那些無功也無過的人地位最穩固

作者:

第十一章

  為什麼那些無功也無過的人地位最穩固

  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勿躁,寧拙毋巧。

  十句話有九次都說得對,未必有人稱讚你,但是如果有一句話沒說對,那麼就會受到眾人指責。十個謀略有九次成功,人們不一定把功勞給你,但是如果有一次謀略失敗,那麼批評、責難之聲紛至沓來。這就是君子寧可保持沉默也不浮躁多言,寧可裝作笨拙也不顯露機巧。

  世界上存在一種奇怪的現象——為什麼那些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的人,無功也無過,地位最穩固?而有的人做得非常棒,為什麼卻得不到上司的重用?甚至稍稍有一點疏漏,就會遭到上司責罵?其中究竟隱藏着哪些不可告人的秘訣?

  究其原因,就是前者深諳人情世故。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知道如何做才恰到好處。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符合為人處世的黃金標準——中庸之道。而後者則固執己見,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暈頭轉向,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為了圖一時口舌之快,得罪了不少人,最終招致「殺身之禍」;或者逞一時之強,偏激猛進,直至步入人生的死胡同,在牆上碰個頭破血流,腦漿塗地……以一句話概括,就是說話做事欠策略。說不到點子上,說了也白說!做事不到位,做了也白做!

  亂吃東西可以死人,亂說話可以遭禍。此話雖俗,卻是真理。在現實中我們一般不會亂吃東西,更多的則是說話辦事上的錯誤。不懂人情世故,胡亂說話確實讓人多走彎路、頭破血流!

  三國時期的禰衡年少才高,目空一切。建安初年,二十出頭的禰衡初到許昌。有人勸他結交陳群、司馬朗。禰衡說:「我,怎能跟殺豬、賣酒的在一起?」勸其參拜當時的名流苟某、趙某,他回答道:「苟某白長一副好相貌,如果弔喪,可借他的面孔用一下;趙某是酒囊飯袋,只好叫他看廚房了。」這位才子只與孔融、楊修意氣相投,儘管如此,他還對人說:「孔是我大兒,楊是我小兒,其餘碌碌之輩,不值一提。」可見,他亂說話到了何種程度!

  獻帝初年,大將軍曹操召見禰衡。禰衡看不起曹操,抱病不往,還口出不遜之言。曹操求才心切,為了收買人心,還是給他封了個擊鼓小吏的宮。一天,曹操大會賓客,命禰衡穿戴鼓吏衣帽當眾擊鼓為樂,禰衡竟在大庭廣眾之下脫光衣服,赤身露體,使賓主討了個沒趣。曹操恨禰衡入骨,但又不願因殺他而壞了自己的名聲。

  曹操心想像禰衡這樣狂妄的人,遲早會惹來殺身之禍,便把他送給荊州的劉表。禰衡替劉表掌管文書,頗為賣力,但不久便因亂說話得罪眾人。劉表也聰明,把他打發到江夏太守黃祖那裏去。禰衡為黃祖掌管書記,起初幹得也不錯。後來黃祖在戰船上設宴,禰衡說話無禮受到黃祖呵斥,禰衡竟頂嘴罵道:「死老頭,你少囉嗦!」黃祖急性子,盛怒之下把他殺了。此時,禰衡年僅26歲。

  不怕沒文化,就怕亂說話。禰衡的文化不可謂不高,但他以一點文墨才氣便輕看天下,到處亂說話,最終因一言不慎衝撞權勢人物而被殺。這就是亂說話的下場。很多時候,十個正確抵不了一個錯誤!話說多了,總會有出錯的時候,因此說話做事之前需先冷靜判斷——哪句話不該說,哪件事不該做!

  《菜根譚》中說:「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它的意思就是,為人處世不必想方設法去追逐名利,其實只要能夠做到不犯常識錯誤就是最大的功勞;施捨恩惠給別人不必要求對方感恩戴德,只要別人沒有怨恨自己,就是最好的回報。那些深諳人情世故的「人精」都很明白這個道理,他們處處小心,保證自己不在處世中犯傻。

  說得多、做得多,顯露出來的錯誤也就越多。內心的真實想法就會暴露,讓人輕易抓住你的弱點。就這樣,你不知不覺成為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自然會想盡辦法整你。比如在單位內部,一些同事看你出錯的時候,會抓住你的把柄,跑到上司那裏說壞話,將你的缺點無限放大。上司如果不是明白人,就會對你舉起大棒,於是你就會因多說話、多做事而遭受打擊。

  說錯話的危害,比閉緊嘴巴不說話還要大。由此可見,我們為人處世的時候,一定要牢記——能說不代表會說,只有在該說的時候說,不該說的時候沉默,這才真正稱得上聰明和有口才!

  某外貿公司,新來了一位美女,震驚了整個部門,大家都討論與她有關的一切話題。這天,幾個同事聚到王晉的跟前,讓他幫忙分析一下這個美女的來路。

  王晉被問得實在煩了,就隨口說了句:「你們真是笨,難道沒注意嗎,她經常從老闆的辦公室門口經過,有時還會進去呆一會。而且,經理見了她都要主動點頭微笑!」

  「哇,原來如此!」同事們張大嘴巴,像聽到一個天大的秘密似的,興奮至極地走開了。

  王晉並沒把自己的這句話當回事。但次日中午剛下班,女孩就一臉嚴肅地把他叫到公司的會客室,把門關上,瞪着一雙憤怒的眼睛,質問他:「你昨天瞎編什麼?」王晉晃着腦袋想了想:「沒有啊,怎麼了?」女孩哼地冷笑一聲:「你是不是不編故事就活不下去,為什麼說我是老闆的情人?」王晉出了一身冷汗,這才想起來,昨天自己的一句敷衍之語,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女孩耳中,竟成了「她是老闆的情人」。

  他急忙道歉:「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只是跟他們開玩笑。而且,我只是實話實說,說你經常去老闆辦公室而已,『你是老闆的情人』絕對不是我說的。」事情到了這一步,越解釋只會越說不清楚。事實上,女孩確實跟老闆有關係,只不過並非「小蜜」,而是老闆的小女兒,剛從國外留學回來,想悄悄在公司實習一段時間。

  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年輕,就可以信口開河;千萬不要因為缺乏經驗,就放縱自己成為讓人討厭的大話筒!一個聰明的人懂得獨善其身,懂得沉默的力量,這樣才會讓人刮目相看!

  俗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中國人自古就講究說話和辦事的「度」。這個「度」就是恰到好處。在傾聽與回應、幽默與玩笑、讚美與批評、拒絕與答覆、說服與勸導、辯解與圓場、問話與答話中,掌握了這個「度」,你將會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成功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有個公關經理,在外面偶遇多年不見的朋友,兩個人去飯館喝酒。他被幾句好話和幾杯好酒灌得迷迷糊糊,把自己正負責的項目全盤托出。沒想到的是,這位老友如今已是競爭對手的公關經理了。公司的商業機密就這樣輕易地被竊取,他因此被解僱了。

  我們一定要牢記——話多不是福,沉默才是金!謹言慎行未必能保證你萬事無憂,但至少是一種聰明的處世態度。寧可成為別人眼中笨拙的人,也不要成為一個自作聰明的人!整天抖機靈、耍心眼,把自己樹為別人打擊的靶子,這不是傻蛋是什麼?

  下面是過來人袁岳先生總結的幾條必須掌握的人情世故,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1.即使不是大人物,也要用請教的態度和口吻與之對話,因為人不可貌相,良師益友往往來自不起眼的生活與工作中。

  2.即使不是服務人員,在朋友或者同事有客人來時也應該主動倒水。這樣會讓朋友、同事很有面子,也會讓客人覺得你的朋友、同事很有威望。他們會特別感謝你的姿態。

  3.有不同地位的朋友在的場合,要保持微笑,體貼地招呼那些內向、不為人注意、可能有點兒自卑的朋友。在社交中幫助弱勢者會得到別人的感激。對於社會地位較低者,尤其是自己不能適應的生活條件與生活習慣時,儘量不要表現出厭惡的表情。

  4.在沒有充分把握的時候,用「爭取」與「儘量」這樣的口吻回答別人的邀約,承諾了就要盡最大能力去履行。

  5.好漢不吃眼前虧,如果問題爭執不下,就不要繼續火上澆油。冷靜下來,多收集一些數據材料,想得更明白點兒再說。


第十二章

  做人要中庸,做事要一流

  好動者,雲電風燈;嗜寂者,死灰槁木。須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氣象,才是有道的心體。

  生性好動的人就像雲中的閃電一樣飄忽不定,又像風中的殘燈一樣忽明忽暗;而一個嗜好安靜的人就像火已經熄滅的灰燼,又像已毫無生機的枯木。以上這些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應該像在靜止的雲中有飛翔的鳶鳥,在靜止的水中有跳躍的魚兒,這才算是達到有道的境界。

  讀大學的時候,我很不喜歡孔聖人,認為他的中庸之道是鼓勵抹殺個性,勢必造成平庸之輩的泛濫。等後來踏入社會,我越來越體會到中庸之道的真正價值。剛入社會時,天不怕地不怕,總想表現自己最強的一面,什麼都想做都想爭,結果不僅吃盡苦頭,而且還遭受周圍人的白眼和冷笑。殘酷的現實讓我明白:為人處世,中庸必不可少。中庸是為人處世的法寶。

  對於什麼是中庸,並不是人人都了解。宋朝程伊川先生說:「不偏於一邊的叫做中,永遠不變的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所以,中庸也就是合乎規律,符合規律也就是符合「道」。所謂中庸,在哲學上講就是一個做人做事的「度」。

  中庸之道要求我們為人處世恰到好處。在做人方面,《菜根譚》有過這樣的要求:「氣象要高曠,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縝密,而不可瑣屑;趣味要衝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嚴明,而不可激烈。」一個人的氣度要高遠曠達,但是不能太狂放不羈;心思要細緻周密,但是不能太雜亂瑣碎;趣味要高雅清淡,但是不能太單調枯燥;節操要嚴正光明,但是不要偏激剛烈。具體來說,就是看待問題,要有一個合理客觀的尺度,不偏不倚。

  我經常聽朋友說做生意的關鍵就在於做人。人做得好,生意自然就做得好。但如何做人呢?如何把人做好呢?這正是我們所要討論的。我認為做人要恪守中庸之道。只要我們做人恪守中庸之道,就不會偏激憤青,我們的人際關係就會和諧,我們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多。這個世界之所以豐富多彩就是因為有各種不同的事物,有各具特點和特色的人。以中庸的態度做人,那麼我們就能接受不同的人或事,就能忍受各種不同人和事物的刺激和激發。我們觀察人或事物才會更加全面,得出的結論就會更加的接近真理。

  這個不偏不倚的中庸,絕非「和稀泥」,而是公平與合乎理性。若是理解錯誤,效果可就差了十萬八千里。有不少人對中庸理解錯誤,認為它就是提倡得過且過什麼都不做。其實恰恰相反,中庸要求我們在做事的時候,追求極致,一定要達到最好的效果。

  有人問知名導演李安為何有勇氣拍《色·戒》這樣限制級電影?李安這樣回答:「我的個性比較溫和,一般不會做比較悲愴或者比較決絕的事情,可是我的勇氣和誠意讓我可以去觸摸這些題材。在生活中,我不是一個愛走極端的人。我覺得做人可以很溫柔很中庸,做藝術不能手軟。這是我的個性,探索題材要大膽、要深入,言別人不能言,擲地有聲!」

  做事要一流,就是做事一定要走極端!古人說:「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意思就是說,如果一開始的目標是一流,最後得到的結果可能只是中流。如果一開始的目標只是中流,最後得到的效果可能就是末流;如果剛開始的目標只是末流,那麼你就會什麼也得不到!這就告訴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絕對不可採取中庸的辦法。對於一件事,我們不僅要把目標定位最上等,而且在實際的執行中也儘量做到最好,這才是中庸要達到的效果。如果開始就追求不上不下,結果肯定是什麼都做不好。

  現在許多人做事浮誇馬虎、敷衍了事,每天早晨往單位的椅子上一坐,什麼也不管,什麼也不做,就知道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還有的人,投機鑽營、偷工減料,把工作當成謀取個人利益的平台。這樣做事,既稱不上一流,也達不到中庸的要求。我們看看全國出現多少豆腐渣工程就知道了!有人開玩笑說,從樓頂使勁砸一塊磚,可以直接貫穿到樓底——這就是關於豆腐渣工程辛辣的諷刺!蓋一座百年不倒的房子和蓋一座20年就要推倒重來的房子,其對質量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為什麼日本人、德國人生產的產品那麼受世人推崇,由於他們做事一流的態度,做工精細、一絲不苟。難道我們中國人的智慧比德國人、日本人差很多嗎?非也!只是我們中國人實在過於「聰明」了,把做人要中庸的智慧,錯誤地用在了做事上。實際上,在做事情時一定要追求一流,這兩者豈能混為一談?如果在本應認真做事的時候還陰險地玩「太極」,這不是忽悠全國人民忽悠你自己嗎?

  真正懂得中庸的聰明人,就會區別對待做人和做事,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格調,不偏激、不糊塗,以理性為基礎,以公正為前提,以通達為尺度,從而實現做人與做事的雙成功!

  

  讓對方做主角,自己心甘情願當配角

  居卑而後知登高之為危,處晦而後知向明之太露,守靜而後知好動之過勞,養默而後知多言之為躁。

  處在低矮的位置,才知道攀登高處的危險;在昏暗的地方,才知道當初的光亮過於刺眼;持寧靜的心情,才知道奔波的辛苦;保持沉默的心性,才知道多言帶來煩躁。

  一部電影中往往只有一個或兩個主角,這個主角該由誰來扮演呢?自然是最合適的人出演,這樣的話做主角的只是那麼一兩個,多數人都將出演配角的角色。

  在社會交際中,我們也常常面臨着是做主角還是做配角的選擇,當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出演主角,這是人的一種自我表現的本能。但是你不可能永遠做主角,大多時候你都將以配角出現。在一些特別的社交場合中,有些聰明的人總會心甘情願當配角,讓對方當春風得意的主角。對他來說,這並不是一種失敗,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決策性的勝出,他讓出的只是一個主角的虛名,而贏得的卻是真正的實惠。

  真正聰明的人總能一眼看出這其中的訣竅。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果你想贏得別人的好感和信任,最巧妙的辦法就是讓他做主角,而你心甘情願地當配角。你滿足了他的表現欲,他就會滿足你的一切。比如你想與某個重要人物結交,或是有什麼事需要朋友幫助,這時你就需要把主角讓給對方,使對方過一把主角癮。等對方心理滿足後,他就會配合你,心甘情願地幫你解決一切難題。

  三國時期,有一單「生意」可稱經典之作,那便是「三顧茅廬」。劉備聽說南陽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於是親身前往相邀。一顧茅廬,諸葛亮避而不見,張飛耍起了牛脾氣,大罵諸葛亮,可劉備制止了他;二顧茅廬,諸葛亮仍不相見,一向穩重的關羽也耐不住性子了,可劉備仍然畢恭畢敬,以表誠意;三顧茅廬,諸葛亮故意刁難遲遲不與相見,三位當世英雄站在階下幾個時辰,最後諸葛亮才答應出山。

  這裏劉備可謂給足了諸葛亮面子,心甘情願做配角且毫無怨言,諸葛「村夫」過足了「主角癮」。可劉備更是個聰明人,他做了一回配角,卻贏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可謂賺大了。生意場上也是如此,人們都希望被尊重,特別是一些已經有了較高社會地位、有所建樹的能人學者,往往都有一絲清高和些許傲氣。與他們交往時,就須禮讓三分,讓對方當一回「主角」,一旦你的誠心感動了他們,他們會加倍地信賴你,以各種形式來回報你的知遇之恩。死心塌地地創業同夥,做事專注的得力助手都是這樣來的。

  如何把主角讓給對方且「讓」得不露痕跡呢?以下幾點是需要注意的:

  1.主動為你的「上帝」服務

  一個關鍵人物,可能就是改變你命運的「上帝」。當你遇到了自己的「上帝」,一定要抱着主動為之服務的心態,了解「上帝」的愛好、習慣、性格等等,這是最基本的步驟。在此基礎上,為其量身打造一部主角的情節,對方很快就能入戲,你的「生意之戲」將進行的有聲有色。

  2.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如果你想把生意做成,尤其是一單大生意,你就得時刻保持着低姿態,表現得謙虛、平和、樸實、憨厚,甚至愚笨、畢恭畢敬,這樣對方就會感到備受尊崇,心理上會有一種極大的滿足。其實,你的低姿態只是一種表面現象。世界上第一流的企業家都是大智若愚型,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們遵循了這條規律: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因此,要想把事辦成,把生意做好,你不妨常以低姿態出現在別人面前。別人有了安全感,你才有安全感。

  3.莫讓他人丟面子

  英格麗·褒曼因為在《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精湛演技而獲得最佳女配角獎,但是在她領獎的時候,她卻一再地稱讚與她爭逐最佳女配角獎的弗淪汀娜·克蒂斯,認為真正的獲獎者應該是這位落選者。她十分真誠地對弗淪汀娜·克蒂斯說:「原諒我,弗淪汀娜,我本來沒有打算獲獎的。」

  褒曼獲得了最佳女配角獎,然而她並沒有喋喋不休地誇耀自己的輝煌成績,而是對差點搶走自己獎盃的對手推崇備至,這既維護了對方的面子,也顯示了自己豁達的胸襟。


第十三章

  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句話,

  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惡;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

  用嚴厲的態度對待小人並不難,難的是內心並不憎惡他們;恭敬品德高尚的君子不難,難的是做到真正有禮。

  很長時間以來,我都信奉「對事不對人」這一處世原則。我相信很多人也和我有一樣的想法。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要客觀地分析問題,在處理日常事務時針對的是問題本身,而不是某個人。參加工作以後,每當遇到難以解決的糾紛和矛盾,我都會想起這一處世法,作為自己處理事務的準則。

  關於這種處世法,台灣作家柏楊曾以一個故事解釋得淋漓盡致——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向一個乞丐施捨。朋友告訴他,該乞丐不值得施捨,因他品格之壞,在整個莫斯科都非常有名!托爾斯泰回答:「我不是施捨給他這個人,我是施捨給人道。」在法國有人說過類似的話,具體是「雖然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句話,但我卻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確實如此,我們可以不同意一個人做事的方式,但是對這個人我們要保持尊重,因為他在人格上擁有天賦的人權和平等!

  明朝萬曆年間,一個官員因手下一名小吏的工作犯了低級錯誤而嚴加批評,把他教訓得狗血噴頭、眼冒金星。但在回府的路上遇到他,官員又親切地對他禮貌相待,真誠地關心他的生活所需。

  小吏慚愧道:「我這麼不稱職,大人為何還如此禮待我?」官員笑說:「你的錯在衙門之內,與衙門之外有何相干?」小吏聽了很受感動。

  這就是對事不對人的處世原則。對事不對人,無論事情做成什麼樣,這個做事的人在人格上跟自己是平等的。上班的時候有失誤,不代表他下班之後可以繼續被訓斥。隨着時間的流逝,錯誤可以更改,而原本不犯錯的人也許會出錯。正所謂,壞人可以變成好人,好人也能變成壞人。

  人有貴賤之分,對壞人、弱者或自己不需要的人,許多人骨子裏就帶着輕蔑的態度,缺乏基本的尊重。可一旦見到強者、富人、名人,立刻就表現得十分殷勤,以崇拜者的姿態仰視對方,不拿自己的人格當回事,讓受者不屑,觀者不恥。這就是不懂做人做事之道的表現,這樣的人處世是相當輕率的。

  一個人,今天是小偷,明天換個新環境,可能就會成長為勤勞能幹的好人。而一個曾經勤政為民的好官,經受的誘惑多了,也有可能自甘墮落,變成與國為敵的腐敗分子。所以,我們要用辯證思維來看待人和事——你可以指正評論別人做的錯事,但絕不可看輕他的人格,不要把人一棍子打個半死。

  為人處世,最困難的就是做到對事不對人。對事不對人,不對人性進行扭曲、傷害,不對人做道德說教、評判,不對人的素質妄下推論、結論。只針對一個人做過的錯事進行批評和指責,不是由於討厭其本人,就把他做的所有事都批得一無是處。反過來看,對那些春風得意的成功人士,我們充滿羨慕之情。這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結,但如果過了頭,就成了諂媚,把自己放在一個卑微的位置。這當然不是聰明人應採取的態度。要知道,一個人貶低自己,不僅得不到對方的尊重,而且遭受世人的恥笑——瞧,這人是個馬屁精!這就是不對具體的事,只見人就先臣服的不客觀心態。誰能瞧得起一個總是點頭哈腰的人呢?你自己選擇仰視別人,就休怪他人俯視你!

  

  為人處世的大忌——固執偏激

  舌存常見齒亡,剛強終不勝柔弱;戶朽未聞樞蠹,偏執豈能及圓融。

  很多老人一張口,你會看見舌頭還在,但牙齒已經掉光了,剛硬的東西終究無法戰勝柔弱。我們還經常看見門被蟲蛀了,但門軸的地方卻完好無損。由此可見,偏激固執遠遠比不上圓融靈活。

  記得在中學時候,教我們數學課的李老師,為人嫉「惡」如仇,原則堅定,最看不慣打架、偷懶和早戀的學生。糾正這些不良習慣,當然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但他因為過于堅持原則,任教之後不到一周,就鬧出了人命。

  一個早戀的女生,和男同學在樓道偷偷接了一個吻,被他發現了。一時火大的他想都沒想,就讓這名女生罰站兩節課,還把她的「醜事」當眾講給全班學生聽,警告大家要引以為戒。這下可好,犯錯的女生性格剛烈,忍受不了這種屈辱,直接從五樓跳了下去。

  李老師就犯了走極端的毛病——這正是為人處世的大忌!操守嚴明是好事,但如果執行的時候過於激烈,不懂得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應變,就必然會造成致命錯誤。讓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李老師當時不聲不張,下午放學後再單獨跟這位女生談談心,用聊天的方式了解她的性格與真實想法,然後對症下藥,給出合適的建議,效果自然就會好得多。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如果固守一種模式,一味偏激地為人做事,固執到底,就必然會走進偏激的死胡同。這樣的人往往抱着教條原則不肯放手,強加在別人的身上,還自認為完全是為了別人好。其實,他已經犯了為人處世的大忌!他們不管活了多大年齡,都是不懂人情世故的笨蛋。

  有句話說:「呼喚什麼缺什麼。」咱們中國人雖然呼喚中庸,但在實際生活中卻處處走極端。也正因如此,現在國家又提倡和諧社會,其核心意思就是中庸,讓人們不要偏激和走極端。聖人著書立傳,言傳身教,大力推崇中庸之道,我揣摩有可能就是感覺到這種走極端的危害,以聖人的慧眼洞察到如此下去,將禍及後人,才下決心矯枉過正,但很遺憾,世世代代的華夏子民,一面在學習着聖人的教誨,一面卻不知其真諦,繼續在做着走極端的事情。

  中國還有句成語叫做非此即彼,大意是說一個人在做選擇時,要麼這樣,要麼那樣;而「這樣」和「那樣」之間的關係就是「是」與「否」的關係,似乎是難以調和的絕對的對立。事實上,很多時候問題並不是如此絕對,我們總能從中找到一種中庸處理的方法。

  美國著名的艾菲爾建築公司在承建某山區一條鐵道的過程中,就遇到一個比較棘手的難題:當工程進行到將近一半的時候,卻在鐵道的斷頭處發現了十幾棵樹,嚴重阻礙了他們的進度。

  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用電鋸把這十幾棵大樹徹底地砍伐掉,給鐵道讓道兒。但如果這樣的話,樹上的鳥兒就將失去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顯然,這有悖於公司的一貫提倡的「環保、博愛」的宗旨。二是,繞開這十幾棵大樹,重新選擇區域修建鐵道。如果這樣,既可以與公司的宗旨相吻合,又可以提高公司的信譽,在業界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只是這樣一來,公司則會在工程預算款的基礎上要多出很大的一筆額外開支。

  這確實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後來,副董事長約翰在董事長聯繫不上的情況下作出決定:為了維護公司的形象,寧願花費巨額開支,也要保護鳥兒的家園,繞道選擇區域重新修建鐵道。正當大家準備執行他的決定之時,董事長勞斯頓從國外回來了。勞斯頓在聽取了董事會的情況匯報後,毅然推翻了約翰的第二套方案。當然,勞斯頓也沒有選擇第一套方案。而是讓工程隊將這些大樹連根拔起,一棵又一棵地平移到距離隧道十英里的地方,並把它們培植起來繼續生長。平移走這些樹,一方面可以讓公司的鐵道工程繼續進行下去,從而避免一筆巨額的額外開支,另一方面,又可以讓小鳥繼續擁有屬於自己的家園,同時,還保持了公司的經營宗旨,維護了公司的形象。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要麼「這樣」或要麼「那樣」的選擇,令我們頭痛不已,這時候,我們試着想一想勞斯頓的這個小故事,辯證地處理一下「棘手」的兩難選擇,是不是會好一點呢?只有你開動腦筋,總能從這些看似只有走極端的情況下,找到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總是帶着「只有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有罪」的偏激去做人,必然遭受眾人排斥。對我們來說,堅持某種為人處世的標準固然是對的,但如果變成一種偏激和固執,用教條似方法地去執行,就會給他人造成傷害。許多事情都要視具體情況,採取靈活合理的方式去執行。

  《菜根譚》說:「燥性者火熾,遇物則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殺;凝滯固執者,如死水腐木,生機已絕。俱難建功業而延福祉。」意思就是,一個性情暴躁的人就像熾熱的烈火,仿佛跟他接觸就會被燒毀;一個刻薄寡恩的人就像寒冷的冰塊一樣冷酷,仿佛碰到他都會被無情地傷害;一個固執呆板的人,就像靜止的死水和腐朽的枯木,毫無一線生機。這些人都難以建立功業,造福於人。

  「中庸」這個詞,闡釋的就是一種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既讓我們講原則,又必須做到不偏不倚,居於中正。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能太過分。另外,我們在處世中還必須懂得靈活變通,不能太依着自己的性子,而是要考慮實際情況,做事合情合理,做人適可而止。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磨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225/37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