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魏京生:春節該說和不該說的話

作者:

給聽眾朋友們拜個年。這時候該說的話是:新年快樂,萬事如意。這話聽着吉利,可是大

家都知道是假話,不可能萬事如意。但是作為一種祝願,倒是沒什麼惡意,聽着也讓人高

興,這假話也就一年年地說下去,但說無妨。這說明人們心理愉悅的需要,有時候會勝過

辨別真假的需要。

不該說的話,就是不吉利的話。報憂不報喜,大家聽着心裏膈應。說話的人常常是費力不

討好,好心不得好報。古往今來,各行各業包括私人生活里,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不得

好報的可不僅僅是說話的一方,不喜歡聽的一方也難免吃虧上當。這說明人類其實還是一

種缺乏理智的動物,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還是主流。

那麼還有沒有第三種情況呢?有。這就是正話反說,反話正說;好話壞說;壞話好說。說

者有意,聽者無心;或者是聽者有意,說者無心。比如碰到一位老人,說您怎麼越活越年

輕了。這話有真有假,但聽着都很高興。真的部分是說你是個老人,否則就不是越活越年

輕;假的部分是你畢竟是個老人,怎麼可能越活越年輕呢?逗你高興罷了。

正因為說假話人家都願意聽,所以敢說真話的人就少了。也正因為敢說真話的人少,說真

話才成為一種可貴的品質。物以稀為貴嘛。不但以稀為貴,真話往往能幫助人們趨利避害

。正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在這新春佳節之際,我祝大家都能頭腦清醒

,多聽不吉利的逆耳忠言,能夠趨利避害。也不妨聽聽讓人高興的假話,愉悅愉悅心情也

不是什麼壞事吧。

快過節的時候傳來了一個壞消息。在加勒比海的群島上,有很多免稅的銀行。那些銀行不

光免稅,還有很多嚴格的銀行保護法。總而言之就是不管是乾淨的錢還是髒錢,都可以保

密地存在那兒,不怕調查也不怕被沒收。有一幫黑客悄悄地進入到這些銀行,發現了很多

髒錢和客戶。這其中有很多是中國人;其中有很多是官員們的親屬。他們存款高達幾千億

美元,比中國的福利和教育費的總和還多得多。

大過年的,這算是不該說的不吉利的話了。但是能不說嗎?中國還有成千上萬的少年兒童

,因為沒錢上不起學。教師們也因為教育經費不足而勒索學生以便增加收入。多少人因為

付不起錢而不能接受治療;多少年輕人因為買不起房子而不能成家;多少老人窮困潦倒;

多少年輕人找不到工作。錢到哪兒去了呢?都到了貪官污吏和姦商們的口袋裏;都存到了

外國的銀行里;都變成了別人國家的投資和福利。這就是咱們中國的大大的不吉利。

學者們天天都在評論中國的經濟。有的很有道理;有的一知半解;有的雲山霧罩;有的胡

說八道。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是為大公司服務。他們從公司賺錢的角度分析

經濟,而不是從為社會服務的角度分析。所以他們都不願意看到中國經濟的真正的危機,

都不願意說出危機的真相。倒是這次揭發英屬維爾京群島的金融問題,碰到了這個真相。

不用學者們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用老百姓的大實話說:這些被調查出來的錢,和隱藏得

更深沒被調查出來的錢,都是中國老百姓的血汗錢。這些錢即使被剝削了,如果繼續投在

中國的市場上,經過一番周轉還是會變成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費。至少其中的大部分最終會

變成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費。

可是所謂的中國模式,經濟奇蹟的真實內容就是極度的剝削。極度剝削造成了極度的貧富

差距;極度的貧富差距造成了仇富仇官的社會心理。擔心安全的中國商人和貪官污吏把錢

轉移到國外;想賺大錢的外國商人把錢轉移到中國。所以才能維持缺乏國內市場的,經濟

量很小卻很能賺錢的所謂奇蹟。

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中國人拼命地工作,是在為中外資本家們賺大錢工作。中國自己仍

然是個窮國,而不是什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多數中國人仍然生活在貧困線上;巨額資

本被轉移到國外市場。這本身就證明了中國不是什麼第二大經濟體,而是第三世界窮國。

經濟體的概念不僅僅是生產量,而是生產和消費周轉的數量。生產多而消費少的經濟是畸

形的經濟,被外國剝削的經濟,也是不可持續的經濟。

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話描述,就是中國的經濟生病了。什麼病呢?就像一個人不斷被抽走血

液和營養,不能維持正常的生存。因此體弱多病面黃肌瘦勉強維持而已,而且有可能惡性

循環,越來越弱,無法維持走向死亡。看看現在的中國經濟不正是這樣嗎?

中國模式的病根就是超經濟的剝削。能夠創造出超經濟剝削的,正是一黨專政的專制體制

。維持這個一黨專政體制的,已經不僅僅是共產黨這個團體,而且是中外資本家的聯盟。

他們不僅控制了中國的政府,而且極大地影響着民主國家的政府。這已經不僅僅是我們中

國人的事情了,西方的經濟也被這個中國模式所連累,貧富差距也在迅速地擴大。

這是我在新年來臨時要告訴大家的最壞的消息。沒辦法祝大家萬事如意了。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魏京生基金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213/37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