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雷曼倒閉五年後 六個匪夷所思的奇怪事實

五年前,金融市場跌入一個《愛麗絲漫遊仙境》般的世界。用作者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的話來形容就是:這一變化造成如此勐烈的衝擊波,以至於投資者每天都在遭遇「早餐前六件不可能的事」(six impossible things before breakfast)。

那麼,在市場紀念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五周年之際,整個金融體系更加安全或更加清醒了麼?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好消息是銀行業發生另一次全面危機的可能性已經消退:部分較瘋狂的金融創新受到限制,銀行資本狀況已經改善,而金融家們已經更加謹慎。

而壞消息是整個金融體系依然像過去一樣瘋狂——也許更瘋狂了。許多新動態往好了說是與直覺相悖,往壞了說是匪夷所思而危險。投資者可能不再在早餐前面臨銀行業六波新的衝擊,但是在這個雷曼倒閉後的世界,至少有六個奇怪事實可能會讓艾麗斯深感驚訝。

●大型銀行的規模更大而不是更小了。雷曼倒閉時,許多西方銀行的規模已經到了「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的地步,導致風險高度集中,這種狀況曾引發公憤。改革者唿吁通過拆分減小銀行規模,並引入亟需的多元化。包括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Dallas Fed)行長理查德?費舍爾(Richard Fisher)在內的部分金融官員,一直在要求採取這一合理措施。然而,正如投資人亨利?考夫曼(Henry Kaufman)所指出的,整個銀行業——特別是美國銀行業——已變得比過去更加集中。這一點令人不安,尤其是要考慮到:沒人知道監管機構怎樣才能關閉一家龐大的銀行。

●影子銀行正在更加積極地攻城略地,而不是有所收斂。雷曼倒閉時,監管機構突然意識到,此前他們忽略了非銀行領域,客觀上為過分行為開了方便之門。考慮到這一點,你可能會以為自那之後「影子」會收縮。然而先別急着下結論。根據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簡稱FSB)的數據,影子銀行的規模自2008年來從59萬億美元擴張到了67萬億美元。而且,由於更嚴厲的銀行業監管措施正將越來越多的業務活動推向非銀行領域,影子銀行業的規模很可能會進一步擴張。FSB堅稱,現在已加強了對這類影子銀行的監控;我們最好希望他們說的對。

●整個金融體系比過去更加依賴於投資者對央行的信任了。造成上次信貸泡沫的原因之一是,投資者對央行官員的能力過於信任——既能將通脹保持在低位,又能理解金融創新的運作機制。按照邏輯,在雷曼兄弟倒閉後,這種盲目信任應該有所減弱。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如今各類資產的價格都被投資者的一個樂觀信條抬高,這個信條就是央行官員們知道如何把握量化寬鬆——儘管過去從來沒人推行過如此規模的量化寬鬆,也沒人知道如何從中退出。

●富有的人們變得更加富有。雷曼兄弟危機導致公眾對富豪們的憤怒急劇增加;茶黨(Tea Party)、佔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和其他抗議團體應運而生。但這些並未造成富豪們的財富減少。相反,量化寬鬆造成的一個後果(基本上無人指出這一點)是推高了資產價格,因而使那些擁有大量資產的富豪受益,加劇了不平等。比如,英國央行(BoE)的計算表明,量化寬鬆40%的效益流向了5%的人群,這其中就包括那些銀行家。

●有些金融家被提起公訴,理由卻不是信貸泡沫。雷曼倒閉後,有些政客要求對相關銀行家提起公訴,起初這似乎很可能會發生。畢竟,美國上世紀90年代存貸危機後,有近2000名金融專業人士被判有罪。然而,儘管2008年後有資深金融家被戴上手銬帶走,他們被捕的理由通常不是信貸泡沫問題。伯尼?馬多夫(Bernie Madoff)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

●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依然活得風生水起。2008年時,有一點似乎不言自明:房利美和房地美這兩個爛掉的實體早就應該改革;的確,正是那些由政府支持的住房融資機構在2008年8月爆發的危機,才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最終釀成雷曼倒閉事件。然而五年後,房利美和房地美地位的比過去更加牢固了,它們在美國抵押貸款市場的佔有率從過去的60%上升到了逾90%。

樂觀人士可能會辯稱,這六個因素只是暫時的扭曲現象。部分觀察人士可能會堅稱,它們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沒有房利美和房地美承保抵押貸款市場,樓市可能會遭遇沉重打擊。不過,即使不說明其他問題,這些事實有力地展示了「意外後果定律」,並強烈提醒我們:要想擁有一個看上去既清醒又安全的金融世界,我們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專欄作家吉蓮?邰蒂。 譯者/簡易)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916/333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