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女港商坐擁上千億煤礦 曾是陝西政府打字員

  即便如此,老職工們對於轉讓的價格也頗有微詞,「當時該地段的地價每畝已達上百萬元」,職工們認為這塊地價值上億元。李剛稱,即便是「賤賣」股權的650萬元,直至七年後該項目被拆遷,香港益業也未支付。

  據陝西華信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直至2001年末,在香港益業的應付賬款中,仍有西安長開的581.66萬元。

  這次股權轉讓完成後,合資公司的名稱變為西安新時代置業有限公司,合資項目的名稱也改為新時代廣場,即為前述劉娟在公開簡歷中宣稱的三大項目之一。

  新時代廣場於1995年9月開工,建成後,為三層鋼混結構建築,建築面積20888.98平方米。新時代廣場地上為三層,地下有一層,設施在當時堪稱豪華,有各種娛樂設施,還專門辟出一塊空地建有藍台大酒店。

  房權證上填發於1998年11月30日的附記欄顯示,新時代廣場產價為1615萬元。在2000年至2003年8月間,以化整為零的方式,劉娟將該項目的不同部分,分別向中國銀行陝西省分行、中國銀行西安市高新開發區支行、工商銀行高新支行、雁塔區曲江信用社、西安商業銀行城南支行與新城支行等銀行抵押,共獲得25筆共7983萬元貸款。

  一份協議書顯示,2002年10月,來自香港的君騰投資有限公司與新時代置業簽約承諾入股後者,並以該項目為基礎,引入其他旅遊企業,共同組成旅遊概念股赴港上市。

  但該計劃並未來得及付諸實施。2003年,與薔薇園相連的大雁塔北廣場改造,新時代廣場拆遷,該項目整體獲賠約1.1億元。

  益業國際廣場「倒地」

  直到2005年11月底,在註冊11年後,西安益業仍未能繳齊註冊資本金。劉娟不得不在當年第三次致函西安市工商局,表示「當年12月底一定繳齊」

  幾乎在運作新時代廣場項目的同時,劉娟旅遊地產的足跡延至曲江旅遊度假區。

  1994年9月13日,在西安投資與貿易洽談會上,大正科技與香港益業簽訂合同,約定合資興辦西安益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西安益業),並在曲江旅遊度假區內建設「西安益業花園」項目。大正科技於1992年成立,屬於集體所有制企業。

  1995年10月6日,西安市雁塔區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對西安益業立項批覆,同時批覆了其代可研報告。文件抄報市經貿委、市計委、市工商局,同時「抄報趙大新副區長」。

  兩年後的1997年2月5日,曲江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下稱曲江管委會)對該項目的代可研報告做了批覆,項目地址:東與太平堡村接壤,北臨中國小吃城,西臨雁塔南路,項目佔地面積57畝,總建築面積為3.2萬平方米,建設內容主要為旅遊商貿設施,建設周期為兩年。

  隨後,雁塔區土地管理局批示,由西安益業向大雁塔村、廟坡頭村征地60.768畝耕地,共支付補償費3264565元。但在此後的九年中,該項目用地歷經兩次置換,項目一直未真正實施,土地也被隱蔽地轉讓出手。

  第一次土地置換發生於1997年。征地正欲進行之際,適逢當時的國家土地管理局宣佈,自1997年4月15日至1998年4月14日,在全國範圍內凍結非農業建設項目佔用耕地一年。但同時,劉娟在向西安市工商局寫的檢查中也承認,其資金、人員並未到位。

  受此影響,雙方於1999年5月24日簽訂補充協議,由曲江管委會為西安益業征地60.768畝,後者向前者支付1877.355萬元地價款。

  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將該地塊用於建設西安益業國際廣場,不得改變用途。2001年2月12日,曲江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致函雁塔區統一征地管理辦公室,委託後者實施統一征地。

  但此後,由於曲江新區(由原曲江旅遊度假區於2003年更名而來)管委會調整了用地規劃,該地塊不得不進行第二次置換。

  據2005年曲江新區管委會主任辦公會會議紀要的精神,7月25日,雙方簽訂項目用地調整協議,原合同項下的土地由管委會收回,納入曲江新區土地儲備庫,管委會以土地調整的方式予以補償,調整按照等土地面積的原則進行。

  由此,原項目合同的土地被調整至唐芙三路以東、鑽石王朝以南、摯信花園以西、雁鳴小區二期以北。調整後的宗地總面積48.899畝,經官方認可的評估結果,該地塊對應的土地出讓金為3558.6萬元。

  直到2005年11月底,在註冊11年後,西安益業仍未能繳齊註冊資本金。劉娟不得不在當年第三次致函西安市工商局,表示「當年12月底一定繳齊」。12月,西安益業因名列「存在違法違規經營行為、長期未開展經營活動已名存實亡以及無正當理由未參加資質年檢的企業」名單,被陝西省建設廳註銷其房地產開發資質證書,從而喪失了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的資質。

  但業務資質的喪失,並未對西安益業造成實際影響。拿到土地以後,西安益業並未按照承諾建設益業國際廣場,而是經曲江新區一位主要領導牽線,將土地轉手給了省地稅局,套現離場。

  2005年,陝西省地稅局在唐芙三路籌建數據處理中心與家屬樓。為此,省地稅局成立西安曲江聚馨苑置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聚鑫苑置業)運作家屬樓項目。聚馨苑置業於2006年1月19日成立,註冊資金1000萬元,股東分別為陝西篤信科技印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篤信科技)和陝西華聯紙業有限公司(下稱華聯紙業),其中篤信科技510萬元,華聯紙業490萬元。

  篤信科技成立於2004年,股東為劉仁和胡俊賢,註冊資金為200萬元。華聯紙業成立於2003年,註冊資金100萬元,股東為省稅務局機關後勤服務中心和劉仁本人,其中服務中心投資80萬元,劉仁出資20萬元。兩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均為劉仁,他的另一身份則是省地稅局機關後勤服務中心主任。

  西安益業與聚馨苑置業的增資協議書顯示:2006年6月8日,前者將其名下的淨用地47.448畝,作價6356.87萬元入股後者。此時聚鑫苑置業的股權結構變為:西安益業占股67.94%;篤信科技出資2510萬元,占股26.83%;華聯紙業出資490萬元,占股5.23%。

  但僅僅在入股四天後的6月12日,西安益業就將6356.87萬元股份全部轉讓給聚馨苑的大股東篤信科技後退出。2007年,聚馨苑置業在該地塊建成聚馨苑小區,針對省地稅局職工內部發售。

  以3558.6萬元計,憑藉這塊土地,西安益業在股權進退之間淨賺2800萬元。而據《房地產管理法》,以出讓方式取得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必須符合如下條件: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25%以上。

  作為外商投資企業,西安益業的地稅管理機構為陝西省地稅局涉外分局城北稅務所。在省地稅局為其所做的企業台賬中,從1997年至2013年,該公司的稅種和稅目全部為零。

  公司資本虛實

  據太興置業從2003年至2008年的年檢資料,該公司連續六年虧損,虧損總額為33.8萬元,納稅總額35元。2009年起連續三年未年檢

  公開宣傳資料提及的第三個項目「太興生態農莊」,名字對應劉娟控制的太興置業,但記者無法獲知該項目的狀況,亦無法確認項目是否存在。

  太興置業成立於2003年5月23日,註冊資金1000萬元,兩位自然人股東劉浩、劉亮分別占股80%和20%。兩人皆為實物出資,用於出資的機器設備為:冷卻塔、燃油熱水機、風格盤管、高低壓配電櫃等,設備的地址位於雁塔區雁引路1號。

  據了解,這是新時代廣場的地址,上述設備系該項目所用。如前所述,新時代廣場項目於2003年就已拆遷,但在2008年,以這些設備出資成立的太興置業仍接受中化工程的股權,出現在甲醇項目與配套煤礦的兩家項目公司中益能投、中益能源的股東名單之中。

  據太興置業從2003年至2008年的年檢資料,該公司連續六年虧損,虧損總額為33.8萬元,納稅總額35元。2009年起連續三年未年檢。

  而兩家項目公司自身的註冊資金,也一直並未全部到位。在成立之初,中益能投的註冊資金2億元,實收資本1.4億元,其中:益業投資出資1.8億元持股90%,實繳資本1.4億元;中化工程出資2000萬元持股10%,實繳資本為零。

  中益能源註冊資本3億元,實收資本1.332億元,其中:中化工程出資9000萬元持股30%,實繳資本為零;益業投資出資7500萬元持股25%,實繳資本7500萬元;中益能投出資7500萬元持股25%,實繳資本1500萬元;太興置業出資7200萬元持股24%,實繳資本4320萬元。

  缺乏資金的益業投資在引進延長石油後,寄望於借力後者補足欠繳資金。如2010年4月29日的公司章程顯示,在中益能投中,延長石油已實際出資7140萬元,負有補足3060萬元剩餘出資的責任;益業投資已實際出資6860萬元,負有補足2940萬元剩餘出資的責任。在中益能源中,延長石油已實際出資6793.2萬元,負有補足8506.8萬元剩餘出資的責任;益業投資已實際出資6526.8萬元,負有補足8173.2萬元剩餘出資的責任。

  在兩家公司的股權轉讓協議中都約定,先由延長石油向益業投資支付股權轉讓款,益業投資再將應補齊的註冊資本轉匯至項目公司驗資賬戶。據新《公司法》規定,註冊資金可以分期繳納,首付以外的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但直至目前,這兩家分別成立於2006年、2007年的公司,分別所欠的6000萬元、1.668億元註冊資本金仍未補齊。

  法人代表為劉娟母親張冀霞的大正科技,註冊資金100萬元,為集體所有制企業,主管單位為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雁塔科技產業園,經營期限為1992年10月31日至1996年10月11日。

  劉娟聲稱「控股」的北京中海海洋花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005年在北京昌平區沙河鎮開發了中海海洋花園項目。該公司的註冊資金為1192萬美元,大股東為持股72%的中海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劉娟的香港益業僅是持股28%的小股東。2006年,由於大股東排斥香港益業參與經營管理,並拒絕向後者提交年度財務數據,劉娟將大股東告上法庭。

  另一家由其控制的陝西華通置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當年營業額9萬元,稅後利潤0.06萬元,此後的六年持續虧損近200萬元。從2004年起未見年檢報告,2008年,該公司營業執照被吊銷。(作者:張鷺)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財經雜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731/32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