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希望之聲大陸廣播存亡戰 馬政府拆除天馬台 各界呼籲暫緩

—突破中共訊息控制 天馬台擔重任

1969年美國指導協助興建的天馬台,是美軍戰略佈局〝天馬計劃〞的一環,以短波形式突破中共封鎖,播音覆蓋面,涵蓋中國大陸、美、澳各大洲,全世界數一數二。近年來央廣依舊接受希望之聲、自由亞洲電台、美國之音等委託,三四十年來天馬台佇立在台南安南,持續扮演對華廣播的重要使命。

天馬台不僅記錄了民國六十年代,中美合作的珍貴歷史,也是希望之聲廣播電台長期通過短波,向大陸傳遞資訊的重要資產,接下來的新聞,我們帶您走進歷史,了解天馬台的過去,也看見未來天馬台將持續扮演的重要角色。

放棄對大陸電波戰台灣欲拆天馬台

放棄對大陸電波戰台灣欲拆天馬台

20座75公尺高的巨大幕型天線,呈330度環狀排列,她,是中央廣播電台台南分台,又稱天馬台,亞洲唯一的獨特設計,是為了在台灣外交孤立的年代,向台灣海峽的彼端,中國大陸,播送台灣的自由民主之聲。

人民群眾,自覺的起來反共抗暴,是為了爭生存、爭自由、爭人權。

1969年美國指導協助興建的天馬台,是美軍戰略佈局〝天馬計劃〞的一環,以短波形式突破中共封鎖,播音覆蓋面,涵蓋中國大陸、美、澳各大洲,全世界數一數二。

在兩岸封閉的年代,鄧麗君的歌聲,透過短波,傳到大陸人民的耳里。冷戰時期負責台灣心戰宣傳,1996年,央廣搖身一變為財團法人機構,時過境遷,傳遞中國自由之音,卻未停歇,近年來央廣依舊接受希望之聲、自由亞洲電台、美國之音等委託,三四十年來天馬台佇立在台南安南,持續扮演對華廣播的重要使命。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灣台北整理報導


中央廣播電台位在台南天馬分台,近日傳出即將被拆除,引起各界重視。由於天馬台以短波形式,向全世界廣播,特別是對中國傳遞訊息,加上其獨特的歷史意義,因此外界便呼籲主管機關,暫緩拆除工作。

央廣台南分台,為七零年代美軍駐台時期的戰略部署,承擔國家廣播任務,播音範圍幾乎覆蓋全球各大洲,對於突破中共訊息控制,向中國民眾傳遞自由訊息,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現在面臨拆除命運,外界呼籲主管的文化部,應該以古蹟名義保存,另外,中國維權律師陳光誠也說,短波必須保留。

中國維權律師陳光誠:〝短波廣播對於很多民眾了解外界訊息來說,確實是非常好簡便易行,而且不容易控制的渠道,短波的存在依然重要,和互聯網是一個互補的過程。〞(2013.06.24)

希望之聲台灣區總代表柯宜君:〝一些被迫害的信息,包括法輪功學員,包括我們所知道一些維權人士的迫害,都能夠有一個透明清楚的一個訊息管道,所以這樣的一個資源,我們是覺得很有必要把他保留下來。〞 

台南天馬台佔地32公頃,佇立了20隻75公尺高的短波天線,特殊的環狀排列,播音範圍達到全球最廣,獨具戰略意義與文化價值,立委林世嘉要求暫緩拆除。

台聯立委林世嘉:〝我想天馬台的事情不只是古蹟的事情,而是什麼,而是他是央廣對中國發射訊號一個很重要的設備。〞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拆除了就是永久拆除了,我們覺得這部分是讓人很遺憾的。〞

原本周一(24號)就要展開拆除工作,因為台南暴雨延宕,伴隨台灣走過孤立時期的天馬台,如今卻得面臨拆除命運。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灣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630/31623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