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網記者王篤若報道/海外黨媒多維網27日在歷史欄目頭條曝光江澤民賣國細節。此文透露江澤民在2000年將白龍尾島送給越南,僅廣東一省就減少傳統作業漁場3.2萬平方公里,占傳統作業漁場50%。白龍尾島作為引子開場後,此文進一步曝光,江澤民曾和俄羅斯簽訂中俄邊界條約,使中國永遠喪失了約160萬平方公里的2444個島嶼國土。江與俄簽訂的這些條約,均以沙俄和滿清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劃定的國界為基礎,等於默認了沙皇和滿清簽的九項不平等條約。此文最後強調說,中國和俄羅斯之間98%的有爭議邊界,都是在江澤民當政期間和俄羅斯一起簽訂的。
海外黨媒多維網在何頻做主管期間,被指為江系嫡親網。多維網主管何頻2009年換人後,江系色彩漸淡。何頻離開多維後,發展明鏡網,迅速在海外發行了一系列雜誌(《明鏡》《內幕》《外參》《調查》《中國密報》《新史記》《大事件》等等),這些雜誌互相引用,互相呼應,互相造勢,被指繼續為江澤民發聲。
海外黨媒多維網在這篇題目為《多維歷史:揭秘江澤民送給越南的國土!》中曝光細節:江澤民在1991年、1994年訪俄,先後與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簽署了《俄國界東段協定》、《中俄國家西段協定》;1999年葉利欽訪北京時兩人又簽署了《關於中俄國界線東西兩段的敘述議定書》,議定書構成了以後中俄邊界的法律文件。2001年7月江澤民再次訪莫斯科,與普京簽定《中俄睦鄰友好條約》,以條約形式肯定國界線。
多維網指出:這次簽約只在《人民日報》作出了簡短報導,稱兩國圓滿地解決了邊界問題,但沒有提及條約內容。這個條約的要害是,它使中國永遠喪失了約1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不包括外蒙),新疆與俄羅斯交叉口附近、靠近外蒙古和俄羅斯的黑龍江最西部、黑龍江和吉林北部交界處、以及烏蘇里江、圖們江出海口北部,全都劃給了俄羅斯。多維網此文被其它網站轉載是題目改為《白龍尾島割讓給越方?是江澤民送給越南的》。
江澤民此前被民間指為中國史上最大賣國賊。海外獨立媒體十多年來不斷曝光江澤民賣國,其中香港資深左傾媒體人程翔用筆名在報紙上發文,要求江澤民公開賣國條約,隨後遭江澤民、曾慶紅以間諜罪投入監獄。
今日多維網作為海外黨媒,在海內外黨媒中首家曝光江賣國細節。阿波羅網獨家報道美國媒體人、阿波羅網特約評論員「在水一方」觀點:「江澤民斷送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為千古罪人;江澤民賣國細節在海外黨媒曝光,應是來自反江的黨內力量授命,此事如此重大,所以最有可能是來自最高層習近平。習近平擺明和江澤民決裂,不背賣國黑鍋。
評論員「在水一方」說:「多維網此文還特意講明:2004年秋普京到中國來,中俄兩國外長又簽署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其實這段協定,僅僅就中俄邊界兩塊未協商一致地段的邊界走向問題達成了協定,這段邊界,僅僅佔俄羅斯和中國之間有爭議的漫長邊界的2%的界線走向。
評論員「在水一方」分析:「多維網此處是為胡錦濤澄清,胡錦濤只負責2%中俄邊境問題。所以此中共黨史和中國歷史的超重磅內幕被海外黨媒首次曝光,很可能也得到了胡錦濤的首肯,希望洗刷和江澤民一起被中華民族唾罵萬年的大罪。」
阿波羅網收集海外網友評論:
ajux評論日期:2013-03-2712:29:23
這筆賬遲早要清算的,案總會有翻的時候,歷史自有公允!
附件1:海外黨媒多維網背景可參考阿波羅網獨家新聞:
附件2:海外黨媒多維網原文如下:
多維歷史:揭秘江澤民送給越南的國土!
發生在3月20日的「越南漁船遭中國海軍艦艇開火」一事引發各界高度關注,中方回應稱,越南漁船進入中國西沙海域進行非法作業,中方採取行動是必要的、正當的,且信號彈在空中就已燃盡。中方認為此事件純屬越方捏造,是別有用心的。
針對這一事件,具有中共官方背景的《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指出:中方重視中越友誼,在北部灣海上劃界時,將歷史上本來屬於中方的白龍尾島讓給越方。但近年來越方非但不領中方的情,反而變本加厲侵犯中方在南海的權益。
那麼,這其中提到的「將白龍尾島送越」又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原來,2000年12月25日,中越雙方簽署《北部灣劃界協定》,將浮水洲島(即越方稱的白龍尾島)正式割予越南。而簽署這一協定將白龍尾島拱手相讓的正是當時中國的國家主席江澤民。
白龍尾島
歷史上,中國和越南本來不存在邊界和海疆的爭議。在60年代美越戰爭期間,為了給海防和河內的防空增加預警時間,毛主席和周總理同意將浮水洲島劃入越南領土,在其上設雷達、防空陣地、通訊站,以避免中美間直接軍事對抗。正是這一舉動,為後來海權爭端埋下隱患。
從70年代中期起,越南開始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提出領土主權要求,佔領了南沙群島的多個島嶼。對於從未劃分過的北部灣海域,越南也公開宣稱「邊界線早已劃定」。由此造成了中越雙方海洋權益的爭端。
白龍尾島地理位置示意圖
90年代以後,圍繞南海海洋權益的爭端日益尖銳。爭端涉及到「六國七方」,即中國及其台灣省、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和汶萊。南海周邊的東盟國家對我國南沙群島提出領土主權要求,既有經濟利益的驅動,也有戰略利益的考慮。南海爭端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突出問題。1992年,東盟外長會議在菲律賓的推動下,簽署了《東盟關於南中國海問題的宣言》,致使南海爭端複雜化。
在這種國際環境下,中共領導人在多種場合表明了立場和態度,即堅持以對話和談判的方式,和平解決雙方的爭端。江澤民多次強調,世界上許多問題都要坐下來談,不是用實力政策和訴諸武力能夠解決的。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對話、協商和談判,是解決爭端、維護和平的正確途徑。
正是在這樣的原則下,從1992年到2000年,中越雙方共舉行了7輪政府級談判,3次政府代表團團長會晤、18輪聯合工作組會談。最終在2000年12月25日,中越兩國領導人合談成功,簽訂《北部灣劃界協議》,同時還簽訂了關於中越北部灣漁業合作的《漁業協議》。
自此,白龍尾島被永久割讓給越南。北部灣劃界後,僅廣東一省就減少了傳統作業漁場3.2萬平方公里,占傳統作業漁場的50%;導致北部灣中心線以東的漁業資源爭奪進一步加劇,近海資源狀況堪憂。2003年9月25日下午,兩艘廣西漁船「桂北漁82018號」和「桂北漁63055號」漁船在北部灣傳統作業漁場遭到越南炮艦槍擊,其根本原因就是根據新的劃界協定,發生槍擊的地點已經被劃歸了越南。
而將中國的土地拱手送出的不只「白龍尾島」這一件,江澤民曾和俄羅斯簽訂中俄邊界條約,使中國永遠喪失了約160萬平方公里的2444個島嶼歸屬問題。
江澤民在1991年、1994年訪俄,先後與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簽署了《俄國界東段協定》、《中俄國家西段協定》;1999年葉利欽訪北京時兩人又簽署了《關於中俄國界線東西兩段的敘述議定書》,議定書構成了以後中俄邊界的法律文件。2001年7月江澤民再次訪莫斯科,與普京簽定《中俄睦鄰友好條約》,以條約形式肯定國界線。
江澤民與俄羅斯簽訂的這些條約,均以沙俄和滿清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劃定的國界為基礎,等於默認了沙皇和滿清簽的九項不平等條約。尤其是「中俄國界線東西段敘述議定書」,這次簽約只在《人民日報》作出了簡短報導,稱兩國圓滿地解決了邊界問題,但沒有提及條約內容。這個條約的要害是,它使中國永遠喪失了約1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包括外蒙),新疆與俄羅斯交叉口附近、靠近外蒙古和俄羅斯的黑龍江最西部、黑龍江和吉林北部交界處、以及烏蘇里江、圖們江出海口北部,全都劃給了俄羅斯。而這些土地,是蘇聯領導人列寧曾經三次發表政府聲明要歸還給中國的。
2004年秋普京到中國來,中俄兩國外長又簽署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其實這段協定,僅僅就中俄邊界兩塊未協商一致地段的邊界走向問題達成了協定,這段邊界,僅僅佔俄羅斯和中國之間有爭議的漫長邊界的2%的界線走向,更多的邊界,也就是說,中國和俄羅斯之間98%的有爭議邊界,都是在江澤民當政期間和俄羅斯一起簽訂的。
范盛雨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