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讀書思考 > 正文

「性罷工」行動《我們不是弱者》

她們是平凡的妻子、女兒、姐妹,向來是非洲沉默的一群,卻在充滿血腥的內戰期間,以溫和而堅定的力量帶來了改變,為利比里亞換來久違的和平。

今天要讀的書《我們不是弱者》講述201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蕾嫚.葛博維的生命故事。然而,這個獎並不只屬於她個人,更屬於所有與她並肩、為國家帶來改變的女性。她們的故事讓我們明白,無論個人力量多麼微不足道,只要團結,改變依然可能,也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

葛博維的青春歲月因利比里亞內戰而陷入混亂。這場殘暴血腥的武裝衝突,撕裂她年輕的心,奪走無數親友的生命;長年的戰亂,摧毀了她的國家,也粉碎了她少女時代的希望與夢想。戰火中成長的她,年紀輕輕即為人母,並且飽受家暴夢魘的箝制,但她卻從困頓中找到勇氣,將悲苦化作行動,同時也意識到,戰爭中受害最深的是婦女,但若婦女能團結在一起,就能凝聚無堅不摧的力量。

二○○三年,熱血沸騰、深具領袖魅力的葛博維,號召基督教與穆斯林婦女共同靜坐抗議,發動所謂的「利比里亞和平大團結」;她們對抗殘暴的總統及內戰的各派軍閥,甚至展開一場「性罷工」行動。葛博維帶領這支婦女軍團,協助國家走上和平之路,從而崛起成為國際領袖,改變了近代非洲歷史。

本書分為「戰火中失去自我」,「突破小我困境凝聚婦女力量」,「重新燃起熱情與專注力」三大部分,分別講述葛博維人生的三個重要的階段。

在本書序言「聽聽我的故事」中,葛博維說,現代的戰爭故事聽來經常如出一轍,軍事指揮官滿口皆是勝利的自信;男性外交官義正辭嚴。至於幾乎清一色男性的作戰人員,無論是國軍或叛軍,無論他們被塑造成英雄或暴民,都同樣愛吹噓、恫嚇、炫耀駭人的戰利品,文攻武嚇樣樣來。這就是我的國家──利比里亞。一直以來,人們訴說戰爭的故事時,女性總是背景的一部分。我們的苦難只是故事主軸之外的花絮;我們存在的目的,只是為了讓故事更有「人情味」。若是非洲女性,更容易邊緣化,或被描繪成悲情的角色──神情絕望、衣衫襤褸。「受害者」就是我們的形象,是國際社會習慣看到的形象,也是「賣相」最佳的形象。

這位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也承認,曾經對非暴力策略有所懷疑,卻逐漸體會其中的真理。訴諸殘酷暴力的領導人不可能永垂青史,例如希特拉斯大林掌權數十年,最後被全世界視為惡徒。但我們永遠景仰甘地、曼德拉達賴喇嘛、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她說,利比里亞需要的就是這樣的領導人,能夠捍衛和平,也有遠見與實力。

利比里亞戰爭期間,幾乎無人報導女性生活的真實面:婦女們如何藏匿丈夫、兒子,以免他們遭士兵徵召或殺害。如何在混亂中長途跋涉,為家人尋找食物與水。還有,如何團結女性力量,代表所有利比里亞人,為和平而大聲疾呼。

本書並非傳統的戰爭故事。它述說的是一群身着白衣的女性兵團,在無人聲援時挺身而出,且毫無畏懼,因為她們已承受過超乎想像的苦難。它述說的是我們如何堅守道德勇氣,懷抱着毅力,厲聲對抗戰爭,在我們的國土重建理性與秩序。

在第三部最後一章「故事尚未結束」中,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這樣說,寫書之際的我三十九歲,書中的故事只是我人生旅程的第一部。感謝上帝引導我走的路。我時常來回奔波,參加會議,主持座談,演講。我將自己視為信差,任務就是在國際平台上訴說迦納、剛果等地婦女的故事。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103/27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