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難以置信 上海女白領因咳嗽命喪西藏

作者:
  今天,是上海女孩金玲的31歲生日。 4天前,正穿越新藏線旅行的她,曾在微博寫道,生日那天可能會在拉薩。但兩天前,金玲卻倒在了距拉薩1000多公里外的阿里地區普蘭縣。一名悲傷的驢友獲悉噩耗後,寫下忠告:戶外有風險,生命只有一次。   為了讓金玲的父母和女兒見最後一面,網友和驢友...

  今天,是上海女孩金玲的31歲生日。 4天前,正穿越新藏線旅行的她,曾在微博寫道,生日那天可能會在拉薩。但兩天前,金玲卻倒在了距拉薩1000多公里外的阿里地區普蘭縣。一名悲傷的驢友獲悉噩耗後,寫下忠告:「戶外有風險,生命只有一次。 」

  為了讓金玲的父母和女兒見最後一面,網友和驢友們發起了愛心接力。今天,金玲年過六旬的父母將在熱心驢友的陪同下,乘飛機從上海前往拉薩。而另一路驢友,正冒着風雪護送金玲的遺體從普蘭縣趕往拉薩。預計今晚,在金玲31歲生日這天,她將和父母在拉薩「相見」。

  資深驢友倒在西藏邊陲

 


 

  上海女孩金玲

  普蘭縣,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阿里地區南部、喜馬拉雅山南側的峽谷地帶及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距離拉薩約1000多公里。來自上海的資深驢友金玲,將自己生命中最後的足跡留在了這片美麗的雪域高原。

  兩年前,酷愛背包旅行的金玲辭去工作,開始全心全意做自己最喜歡的事。去年8月,她第一次向高原進發,走過川藏線,並遊覽了尼泊爾和印度。一個女孩子背包上路,長時間跋涉必然辛苦,但她微博里記錄的點點滴滴,更多卻是喜悅和滿足。

  在金玲的微博簡介中,她形容自己是最愛無所事事,自娛自樂,自我安慰的女青年一枚。而她準備新一次長途旅行的目的地是伊朗。今年10月7日,在新疆喀什的一家青年旅社,金玲和另外3名驢友相遇,隨後4人結伴上路,勇闖新藏線,向着心中的聖地——拉薩再次進發。

  今年10月17日半夜,金玲在微博中寫下這樣一段話,「姐姐我,10月21日生日哦,那天可能會在拉薩。 」誰也沒有料到,這句話竟成為她在微博中留下的最後一句感言。就在10月17日,金玲等一行人到扎達縣時,金玲開始有些不適。那天晚上,金玲咳嗽了一整夜,第二天還是有些不舒服。當時,她以為是咽喉炎。到了10月18日下午,金玲並未好轉,還有點發燒,同行的驢友將她送到醫院,配了藥、打了退燒針,醫生讓她晚上留在醫院觀察。但金玲不願意,說自己感覺好了些,想回旅店休息。 10月19日一早,金玲等4人又上路了。但金玲的狀態很差,一直在吸氧。當車開過普蘭縣一個邊防站二、三公里後,金玲暈厥了過去,並開始口吐白沫。司機立刻調頭回到邊防站求救,到了邊防站,戰士們也給她急救,但由於醫療設備有限,金玲最終沒能救回來。

  驢友接力助家人「相見」

  從普蘭縣邊防站到拉薩距離超過1000公里,由於忌諱等原因,驢友們遲遲沒有找到合適的車來運送遺體。但如果讓拉薩的殯儀館派車去普蘭接,要3萬多元。金玲的父母遠在上海,兩位老人都年過六旬,得到噩耗後當即昏了過去,根本無法長途跋涉到普蘭縣和女兒見最後一面,3萬元的運費對兩位老人也是沉重的負擔。於是,從10月19日下午開始,驢友們在網上發起了求助,並迅速得到眾多好心人的幫助。

  今天上午,記者電話聯繫到了金玲的生前好友,重慶籍驢友劉雯,她的微博網名叫「土豆成長記」,她一面聯繫車輛,一面帶頭給劉玲的父母捐款,並開設了專門的捐款賬號。截至今天3:37,劉雯在網上公佈的賬目顯示,除去為金玲父母購買從上海到拉薩的機票3500元,接受捐款的賬號內總金額為14800元,支付寶為855元。劉雯表示,捐款已經夠了,金玲的父母會有朋友送到機場,航空公司已經安排給他們升艙並會給予照顧。他們一到西藏,便會有驢友去機場接,一家青旅還安排了免費客房讓他們落腳。

  另一名曾和金玲結伴的驢友「龍小虎」目前正冒着風雪護送金玲的遺體從普蘭縣趕往拉薩。好心司機小武得到求助信息後主動趕來幫忙,並願意免費護送。 「在路上現在遇到大雪,車速很慢,為小武祈禱,一定要平安。同時,在日喀則的博友「@天蠍男的幸福旅途」正在日喀則地區,他會在路上接應小武。對這兩位師傅我實在說不出其他的話,只能說感謝感謝。 」今天凌晨,「龍小虎」在微博中寫道。如果一切順利,預計今晚,在金玲31歲生日這天,她將和父母在拉薩「相見」。

  專家連線

  醫生:女孩死因或為高原肺水腫

  晚報記者朱蒙雪報道

  根據同行者所描述的金玲去世前的症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唿吸科主任醫師李善群教授認為,這名上海驢友可能是在高原肺水腫和上唿吸道感染的「夾擊」下不幸離世。

  高原肺水腫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頭痛、唿吸困難、不能平臥、咯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因症狀不典型,很容易被人忽視。李善群教授表示,高原肺水腫的發病機制複雜,從平原進入高原後,以下幾類人容易得高原肺水腫:本身患有基礎疾病者,包括心臟或肺部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各種急慢性唿吸系統疾病(哮喘、老慢支、肺氣腫、嚴重的鼾症等),這類人在高原低氧低壓環境下代償能力不夠,更容易出現高原性肺水腫;本來是身體健康的人,因各種原因也會發生高原肺水腫,常見的就是受涼感冒、產生炎症,炎症會加劇高原環境中低氧低壓對心臟和肺部的損害;進入高原後沒有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人,譬如有人在高原地區沒有休息好,有人過分酗酒,有的遊客看到美景過於激動便飛奔而去……這些都有可能導致高原肺水腫的發生。

  通常所說的「高原反應」,是指未經適應訓練的人迅速進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區,由於大氣壓中氧分壓降低、機體對低氧環境耐受性降低,難以適應而造成缺氧,由此引發一系列的高原不適應症。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惡劣天氣如風、雨、雪、寒冷和強烈的紫外線照射等,都可加劇高原不適應並引發不同的高原適應不全症。輕則頭疼、耳鳴、全身乏力、難以入睡等症狀,重則噁心、嘔吐、心慌、氣短、胸悶,最為兇險是腦水腫和肺水腫。

  李善群教授說,高原環境迥異於平原,機體一時間不能適應;高原地區交通不便且醫療條件與大城市相比可能存在一定差異……種種因素都會影響病情判斷和及時處理。其中,最要命的莫過於一些遊客把自己在平原地區的生活認知、生活習慣套用到高原環境中,殊不知平原上的「小毛小病」可能就是高原兇險疾病的先兆。李善群強調,在高原地區不可用還在平原生活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小毛小病」,在高原期間要用良好的生活行為約束自己,如注意保暖、不要受涼、保證充足睡眠、保持平靜心態、不做劇烈運動。如果發燒、感染,應儘早前往當地醫院求診,並嚴格遵循醫囑。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新聞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1022/26506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