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中國最底層:想不到的蝸居 看得見的淒涼

深圳有一群住在三輪車上的蝸居族, 開着農用機動三輪車,這群安徽毫州人帶着他們的絕活———專修房屋漏水

 深圳有一群住在三輪車上的蝸居族, 開着農用機動三輪車,這群安徽毫州人帶着他們的絕活———專修房屋漏水,一路向南到深圳。蝸居在前後不到5平方米的三輪車上,他們在此安家,車上有他們所有家當:床、衣物、煤氣灶、鍋碗瓢盆、工程材料……他們說,「房就是車,車就是房,我們開的就是『房車』!」
 
  

  貧困生房屋被雨摧毀蝸居樹上

     蘇州男子蝸居井下,門板寫滿辛酸語句。沿着護城河邊的小徑,走到南園橋下,可以從一條人為踩出來的土道,找到蝸居的電纜井。電纜井的井蓋噎不知去向,從井口望下去,長不到2米,寬不過1米的狹小空間裏,幾扎電纜線的邊上赫然擺了個床鋪。貼着井壁的塊木製門板上面寫滿了黑色的毛筆字,諸如「流浪人苦啊」、「媽,我想你,每天晚上哭」、「我不要流浪,人生無路可走」等辛酸語句。
 
  
  報廢中巴車,一家5口蝸居5年。打工23年仍望房興嘆,馮增只好將五口之家安在一部即將報廢的中巴車上——「史上最牛房車」就這樣誕生了,一住就是5年。馮增的「家」在河南省鄭州市的鄭蔚路上,居住面積不到十平方米。這座房屋特別之處在於,它採用的不是鋼筋混凝土結構,而是金屬材料,外加四個車輪。這棟住宅絕對能抵禦八級地震。但它的缺陷是冬天冷、夏天熱。
 
  

  

炎熱的夏天,有一瓶啤酒喝是件很知足的事。

  

  這是另外一家人。去年6月,老趙發現一座橋下空間很大,佈置一下就可以住人,於是就把家安置在了大橋下。

  「我們平時生活以潮漲潮落的時間為準,住在橋下可第一時間了解到潮水的情況,同時還可以節省房租開銷。」老趙說。

     老趙夫婦是安徽人,來浙江省瑞安市噎有五六年了。在老家,因為田地很少,辛辛苦苦種地,一年下來也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

  「我記得1997年的時候,一家人過年,就只有20元錢。」無奈之下,老趙夫婦來到瑞安打拼,沒有一技之長的他們,很難找到好的工作,於是就開始了「拾荒」的生活。

  

  賣了廢品後,兩個小傢伙會要求買零食吃,老趙也總是為他們買上少許的零食。

     去年4月,為了能打撈到更多廢金屬,老趙夫婦用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一小筆錢,買了一艘小船,到江里打撈,撈上金屬的機會就大了,月收入也稍微高了一些。

  

  橋下沒水沒電倒是其次,主要是晚上天氣太熱。

  

  不出船的時候,老趙一家最常做的事就是整理一堆堆打撈上來的廢品,把它們按類分好,然後用三輪車拉出去賣。

  

 

 老趙開始時是沿着江邊撿廢品,他們每天的收入要靠運氣,平均每個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等於在老家要幹上大半年了。

     老趙說,「我們現在不考慮什麼生活條件,就想能多賺點錢,把孩子們養大。」

     孩子的內心是無憂的,生活在這樣的家裏,他們一樣快樂。可是社會的良知不該被蒙蔽,我們的視線不能遮蔽這些橋下生活的人們。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騰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914/260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