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被台灣改變的大陸學生們

台北——1月,來自中國東北的學生朝穎(音譯)走出了九份火車站,這是位於台灣北部一個風景如畫的小鎮,曾經有過金礦。朝穎站在雨中,為眼前的一幕感到困惑。

 一名國民黨政客站在一輛敞篷小貨車上,來來回回地行駛在火車站外的道路上,對着喇叭向路人大呼感謝。他剛剛在昨天贏得了台灣立法院中的一個席位。

「一開始我不知道他是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麼,」25歲的朝穎說。她在位於台灣中部台中市的國立中興大學學習獸醫學。「我不得不向街上的人詢問。」

「我很高興看到政客感謝人民,」她說。「台灣人民看到這樣的事情應該會很感動。」

對身處台灣的大陸學生來說,這是一次讓人大開眼界的經歷。朝穎和另外1000多名大陸學生一起,首次獲准來到台灣攻讀學位,他們剛剛結束了第一學年。

台灣島實行自治,但北京宣稱擁有其主權。近年來,台灣正在逐步和大陸建立更為友好的關係。在旅遊開放和直航開通之後,台灣向海峽彼岸的學子完全敞開了大學大門,而不像以前那樣只有有限的學術交流項目。

這一錄取新政被台灣大學和官方稱讚為一大成功。他們說,讓那些可能會最終擔負起中共政府要職的年輕人融於台灣社會,這樣會增加大陸對民主台灣的好感。

「很多台灣學生去了美國,回來之後就非常親美。我們想引發同樣的效應,」台灣教育部高教司司長何卓飛說道。「一些來到台灣學習的學生將來有可能會成為中國的政治領袖。」

台灣也將此舉看做維持島內入學規模和教育質量的方案之一。在當地,出生率的下降已經導致了大學申請人數的縮減。

中國大陸學生赴台就讀的動機何在?一些學生認為,台灣的教育制度效仿美國,這有利於他們以後在國外的職業發展,但和國外相比,台灣的學費更為合理,授課語言也是普通話。

22歲的徐晉成(音譯)來自上海,在逢甲大學學習工程學。他說自己在台灣能夠學到如何快速思考問題。他所在的大陸學校的教學方法「相當狹隘和理論化」。因為擔心會讓之前的老師感到難堪,他沒有透露這所大陸學校的名字。

大陸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一直伴隨着政府的一再強調:台灣在1949年內戰結束後實行自治,但卻一直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然而,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政治學教授約瑟夫·王(Joseph Wang)說,這些學生更有可能帶着「這兩個社會不可能合二為一」的想法回家。

「那些中國大陸的學生更可能感受到台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王教授說。他也在上海的復旦大學授課。

一些大陸學生在採訪中說,他們覺得自己有責任在學成後回家,告訴同伴和家人,民主是如何運作的。

「我覺得我來台灣是為了了解這個社會,」在逢甲大學就讀於商學院的19歲學生加文·吳(Gavin Wu)說道。「我覺得人們期望我們學成之後回去幫助社會發展。」

其他學生則在思考,把民主的做法介紹給大陸到底有多難。

22歲的泰昭(音譯)在中興大學攻讀公共管理的碩士學位。他說,由於龐大的人口,普選在大陸是無法實際運作的。

他說,1月的選舉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助選者們高舉五顏六色的大標語走在台中的街頭。「在大陸你做不到,」他說。「要印出足夠的標語牌來覆蓋中國所有的街道,這需要候選人耗費過多時間。」

然而,觀看了台灣的選舉之後,一些學生修正了原來的認識,他們發現台灣民主不是中國官方媒體通常描述的那種混亂過程。「我原以為台灣的選舉會比現實中更具暴力因素,」19歲的哈利·張(Harry Zhang)說。他在逢甲大學學習工程學。「選舉的過程很平和。」

一些學生說,台灣的吸引力之一是互聯網不受大陸審查。「就好像我能解開我們國家的所有秘密,」國立中興大學的一名研究生說道。為了保護自己的職業前景,他請求不要透露他的姓名。

多倫多大學的王教授說,台灣的教育官員廣泛擁有這樣的觀點,即接收大陸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把台灣展示給受過教育、並有望成為共產黨高層的中國青年。」

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戴萬欽也對此觀點表示贊同。「大陸學生發現,台灣擁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該校在去年錄取了78名大陸學生。

22歲的薄籟(音譯)是國立中興大學的海洋生物學研究生,他似乎已經上完了這一課。

「在大陸,我們都不甘人後,」他說。「大陸擁有較少的教育資源,人口龐大而機會有限,所以競爭非常激烈。」

在台灣,他說,「生活的節奏更慢。人們走路的時候也不會互相衝撞。人們擁有醫療保險和經濟上的富足。所以他們可以環顧四周,為別人的利益着想。」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809/256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