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人口統計數據: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

中共政府近日公佈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大陸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過1.8億,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統計數據還顯示,去年中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了農村人口。有分析認為,中國社會面臨着老齡化和城市化帶來的諸多挑戰。

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17號公佈了2011年中國人口總量和結構變化情況,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中國大陸人口出生率約為11.9%,人口總數約為 13.47億人,比2010年增加644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數目約為1.85億,佔總人口的13.7%,比2010年增加了0.47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約為1.23億,佔總人口的9.1%,比2010年增加了0.25個百分點。

統計數據還顯示,2011年,中國大陸 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為74.4%,比2010年下降了0.10個百分點,這也是自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中新網的報道說,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認為,中國人口變化的趨勢不可逆轉,老齡化程度的加劇,意味着「人口紅利」的持續衰減。到2025年,中國的人口紅利將徹底消失。要實現經濟的進一步騰飛,中國必須力爭在此之前完成發展方式的轉變。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學院社會學教授鄧小剛認為,「計劃生育」政策引起的人口結構變化給中國帶來了諸多經濟社會問題,中共政府應該從長遠考慮,調整現行人口政策。

「這種人口紅利將很快不存在了。你沒有那麼多年輕的人來做。現在大約可能是3個人養一個老年人,到時候有可能是一個年輕人要養3個老年人。沒有那麼多的勞動人口,那可能會對中國的經濟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就是說國家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是應該調整人口政策了。」

中國衛生部本月初發佈了《中國護理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其中提到,針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衛生部「十二五」期間將在全國範圍內選擇10個城市開展「以機構為支撐,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的長期護理服務模式試點項目,並發展老年護理、臨終關懷等服務。

談到中國現有的養老服務和設施,鄧小剛教授表示:「據我所知,在中國排隊等進養老院的人非常多,成千上萬的人等着根本進不去,特別是比較好的養老院。你特別希望這種是公立的養老院,因為私人的養老院它是盈利性的,賺不到錢它就關了,那你把那些老年人送哪兒去呀?」

中國經濟網的報道說, 2011年,中國大陸城鎮人口約為6.91億,比2010年增加了2100萬人;鄉村人口約為6.56億,比2010年減少了1456萬人。

去年中國大陸城鎮人口比鄉村人口多3423萬人,城鎮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51.27%,比2010年上升了1.32個百分點,中國大陸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

中新網的報道說,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認為,隨着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如何解決新生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急需研究。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中國勞工觀察」負責人李強認為,中國現行的戶籍制度使得農民工在城市打工數年後,仍難以融入城市。

「從四川來的農民工到廣東去打工,如果你是當地人比如子女就學等等都是有一些優惠的,但是對外來工來講,因為它僅以戶籍所在地為準,還是缺乏公平。」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還顯示,2011年中國大陸流動人口為2.30億,比2010年增加828萬人。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128/23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