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超載6倍 甘肅娃娃車撞車慘案 20死18重傷

—核定載客9人的「校車」,當時居然實載64人。

11月16日早上9點10分左右,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鎮下溝磚廠門口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導致20人遇難18人重傷。(網路圖片)
 
 

11月16日早上9點10分左右,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鎮下溝磚廠門口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該鎮幼兒園接送校車嚴重超載,導致5人當場死亡,15人在送醫途中死亡。目前,有20人遇難,其中包括18名幼兒、校車司機及1名教師。

9人小型麵包車載64人

據官方通報,當時,一輛車牌號為陝D-72231的大翻鬥運煤貨車與車號為甘M-A4975的榆林子小博士幼兒園學生接送麵包車相撞,致車上20人遇難,有 44人受傷,傷者多為幼兒園的兒童,其中18人重傷,26人輕傷。據悉,這輛校車是核定載客9人的小型麵包車,當時實載64人。


(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現場非常慘烈 目擊者:腿都站不住

事故發生在下溝磚廠門前,該廠十多名工人第一時間在現場救人。該磚廠的工人向大紀元記者描述,現場非常慘烈,看到此景,一瞬間,頭腦都懵懵的,腿都站不住。一會兒,他驚醒過來後,馬上從車上把孩子們救出來。

「當時,心裏特別難受,現在都不敢回憶那情景,沒見過這麼大的事故。」一位要求隱姓的磚廠工人表示:「現場確實慘的很,娃娃都嚇壞了大哭,有的喊爺爺,有的喊奶奶,有的叫爸爸,有的叫媽媽。有一個孩子特別嚴重,頭皮全被揭下來,大部份孩子都在流血,有的皮膚、鼻子、耳朵流血,身上都是血,我們的手上、身上都沾着血。」

這位工人表示,當時,兩車碰撞聲音很大,校車被撞的扭曲變形。「那麼多孩子受傷,我們搶救了10幾分鐘時間。當120的救護車和家長到現場時,孩子們都已送去醫院了。」

有民眾上傳的照片可看到,該校車的座位被拆,血跡斑斑。這位工人描述,當時,兩車在會車過程中碰到一塊,速度很快。校車駕駛員被從座位上拋出來,司機和幼兒園老師當場死亡,有些孩子在前面壓着,他們把孩子們拉出來。


(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該校車的座位被拆,血跡斑斑。(網路圖片)

該校車的座位被拆,血跡斑斑。(網路圖片)

志願者攔車救孩子

他說:「我們把孩子從車上救出來後,見路上的車就攔,一輛車載幾個孩子,另一輛車載幾個,當時不知哪個孩子的情況怎樣,有氣、沒氣的孩子都往車上放,娃娃都送去醫院。到醫院後知道受傷的有44人,死了20人。」

下溝磚廠工人表示,這校車超載非常嚴重,現在事故車輛還在現場。當地一位劉女士表示:「這麼多孩子死亡,真的很難過,都是幼兒園的孩子。校車超載的很離譜,聽說這個司機開車速度很快。」

一位民眾說:「有一個年輕媽媽剛把孩子送上車,不到兩分鐘就發生了車禍。」

目前,44名傷者分別被送往正寧縣人民醫院、慶陽市人民醫院、咸陽市中鐵醫院搶救。其中,13名重傷的幼兒已經轉院至慶陽市人民醫院,還有5名轉院至咸陽市中鐵醫院。


(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記者致電正寧縣人民醫院詢問幼兒的情況,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很多傷者被送來醫院,具體數字還未統計。相關情況要問宣傳部門,這裏不方便回答。」

事故發生後,大陸很多民眾非常關注此事,並為遇難、受傷的孩子祈福。但讓民眾感到震驚的是:這輛只核定載客9人的小型麵包車,怎麼能載上64人?

民眾比較美國校車

對於這起慘劇,大陸民眾拿出一張照片來比較「美國校車V.S中國校車」,說明美國如何保證校車安全:據報導,2006年11月,在美國印第安納首府,一輛素以彪悍著稱的悍馬撞上了停在路邊的無人校車。結果,悍馬半個車體破碎,校車卻安然無恙。自此,美國校車聲名鵲起。民眾表示:「中國的校車汗顏嗎?」

校車安全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但大陸校車仍頻頻發生事故。2011年8月29日,海南省三亞市3歲男童強強被悶死在校車內;9月13日,湖北省荊州市4歲的幼童彭一唯和陳倩被悶死在幼兒園校車內。

2010年2月26日下午,江蘇省如皋市郭園鎮7座的校車內竟被塞進了26個孩子。上車10分鐘後,4歲女孩吳憶羅因車廂內擁擠發生呼吸困難,最終不治身亡。


大陸民眾拿出一張照片來比較「美國校車V.S中國校車」的安全性。(網路圖片)

網友:當局公車花幾千億 卻拿小麵包車當校車

網友「無語芳香」:「在國際上,涉及兒童問題都是重大問題,昨天的新聞還在說學校校車安全的問題,今天就死了這麼多人。請問教育部和交通部是如何考慮孩子的安全問題,難道中國的法律就是玩的?」

網友「rarity-歡啦啦」:「核定載客人數為9人的校車,卻有18個小孩遇難?什麼都不想說了,孩子的家長心都碎了。」

網友「米高沈」:「當局每年在公車上花掉幾千億,卻讓孩子們拿小麵包車當校車!」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1117/22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