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魏城:福島核電站與南京梧桐樹

福島核電站建在日本,南京梧桐樹長在中國,兩者似乎沒有什麼關聯。 但陰差陽錯,兩者最近掛上了鈎。3月15日,在中國式的推特(Twitter)——新浪微博的首頁上,兩者一度就像一對兄弟,前後緊挨着,排在了熱門話題榜上:前者排第六,後者列第七。

福島核電站建在日本,南京梧桐樹長在中國,兩者似乎沒有什麼關聯。

但陰差陽錯,兩者最近掛上了鈎。3月15日,在中國式的推特(Twitter)——新浪微博的首頁上,兩者一度就像一對兄弟,前後緊挨着,排在了熱門話題榜上:前者排第六,後者列第七。

福島核電站為何上榜,原因眾所周知,不必多說,南京梧桐樹怎麼上的榜,還容我囉嗦幾句。

最近,南京市政府打算修建地鐵三號線,計劃移走大約900棵法國梧桐樹,以為地鐵站「讓路」。但沒料到,這種過去常常被他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區區小事」,居然引發了一場規模不小的民眾「護樹運動」。

法國梧桐樹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被引入南京市,被稱為南京的「名片」。「有一種樹,看到了,就想起了一座城。樹是梧桐樹,城是南京城。」網上流傳的這句話,說明了南京人對梧桐樹的特殊感情,也解釋了為什麼「南京梧桐樹」登上了新浪微博熱門話題榜的原因。

據中國中央電視台第13頻道報道,近年來,因各類市政建設所「需」,南京市樹齡在60年到90年之間的梧桐樹的總數量,已經從兩萬棵減少到了三千棵。過去,因種種原因,南京市民們對他們所熱愛的梧桐樹被「強遷」愛莫能助,但這一次,他們不想繼續袖手旁觀了。

這些天來,無數關心這些無言「拆遷戶」命運的南京市民自發地發起了一場「護樹運動」:包括少年兒童在內的許多南京人,紛紛為面臨「強遷」命運的梧桐樹繫上了綠絲帶;以李春華為代表的一批南京市民則給南京市市長寫了信,為梧桐樹請命;在新浪微博上,老家在南京的著名足球評論員黃健翔也發起成立了一個名為「南京的梧桐樹」的微群,參與者至今已有八千多人,其中不僅有南京市民,也有南京市之外的博友,該微群的標籤是:「樹不會說話,人要說人話」……

後來,藉助互聯網的傳播力,南京「護樹運動」漸漸擴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關注和聲援活動,甚至跨越了台灣海峽,演變成為台海兩岸關係的一個議題。同樣在3月15日,台灣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邱毅也在新浪微博上發帖說:「去過幾次南京,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夫子廟、秦淮河或總統府,而是一路茂密的法國梧桐,不但已是南京的標誌,南京人的情感,更表徵着對孫中山先生的懷念。在兩岸都在慶祝『辛亥百年』之際,南京市府為建地鐵而砍掉或移植具歷史意義的梧桐,我身為國民黨中常委,須表達最深沉抗議,國民黨高層豈能緘默!」

據媒體15日報道,邱毅表示,若南京市政府不停止砍樹,他將在第二天的國民黨中常會上提出臨時動議,要求黨中央「儘速透過國共平台或海基、海協兩會協調此事,救南京梧桐樹」。

不知是更多出於對兩岸關係的擔憂,還是更多基於對民眾意願的考慮,南京市政府很快採取了行動。15日當天,南京市市長信箱給李春華回了信,承諾市政府要在「地鐵建設過程中做好綠化保護,儘量少移植或不移植大樹」。中國國台辦發言人也在3月16日新聞發佈會上回應台灣《聯合報》記者提問時說:「南京方面會很感謝你們對市政建設的關心。我們也相信江蘇省及南京市有關方面會妥善處理好這些問題的。」

現在就斷言南京「護樹運動」獲得了勝利,尚言之過早;南京市市長的這個回復能否使民眾滿意,也仍有待觀察。但在百姓常被「強遷」、民居常被「強拆」的中國,今天卻有如此眾多的民眾願意為無言的梧桐發起聲勢如此浩大的「維權」運動,這件事本身就有很大的意義。

第一,此事反映了普通中國人參與公共事務的意願越來越強,渠道也越來越多。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這種事發生在20年前,甚至10年前,會出現一種什麼局面?

首先,政府會認為,移動幾百棵樹絕對是小事一樁,政府既沒義務、也沒必要事先徵求市民的意見,或事後接受市民的監督;其次,即使市民對他們鍾愛的梧桐樹不翼而飛非常不滿,他們也沒有勇氣、更沒有渠道表達這種不滿。

但近些年來公民意識的覺醒和多元化網絡媒體的出現改變了一切。一方面,對於損害民眾利益的某項公共政策,民眾有了表達和傳播他們不同意見的平台,這就是互聯網平台,包括BBS、網上聊天室、百度貼吧、社交網站、微博等,另一方面,由於網絡民意的集聚效應,政府不得不開始在乎、關注、甚至重視民眾的意見。

第二,此事也說明,在現代化建設和環境保護之間,中國人感情與理智的天平開始逐漸傾向兩者的平衡,他們的環保意識和綠色關懷開始甦醒。

因緣際會,南京「護樹運動」在進行過程中,趕上了日本的大地震和地震引發的核安全危機。從福島核電站接二連三傳來的爆炸聲,似乎給了南京「護樹運動」新的動力。

同樣在3月15日這一天,FT中文網發表了一篇報道:《中國努力宣傳核電的益處》,報道說,中國是全球核電產業的最大客戶,中國計劃在未來五年新建 40GW的核電裝機容量,報道還說:「中國核電擴建速度如此之快的部分原因在於,中國幾乎沒有反對建造核反應堆的輿論。與印度的情況不同,中國在發展核能的過程中基本上沒有遭到公眾反對。而仍有待解答的問題是:來自日本的畫面是否會改變這種局面。」。

顯然,日本核電站頻繁發生爆炸的電視畫面極大地改變了中國民眾對核電站的看法。這篇報道發表後,許多中國讀者在文後留言,表達了他們對中國核電站安全的擔憂。一位讀者寫道:「中國人不知道,不是不反對。」另外一則留言則說:「希望這次日本核事故,可以給我國近來大力主張核能開發的政策制定者們醒醒腦,核電站這樣的工程建設,可不要跟高鐵似地,該走的程序一定要走,別搞大躍進。」

令人欣慰的是,這些讀者的擔憂也是中國高層領導人的擔憂。在《中國努力宣傳核電的益處》這則新聞發表後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16日,中國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了「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等有關加強核電安全的決定。

FT駐北京記者把中共政府的這一決定稱為是「出乎意料的」和「不同尋常的」。

難道從日本福島核電站傳來的爆炸聲,恰如振聾發聵的警鐘聲,同時喚醒了中國官方和民間的環保意識?

具體到南京梧桐樹,這次的「護樹運動」至少說明了一點:過去三十多年來一直在追求現代化物質享受的中國城市人,突然意識到,他們除了休假時需要逃離城市、返回鄉野之外,平時居住的環境裏也不能完全沒有綠色;他們更感悟出,樹,不僅是城市的肺,也是城市的魂,沒有樹的城市,只能是無心無肺、失魂落魄的鋼筋水泥的「叢林」,不適於人類居住。

南京「護樹運動」期間,一位熱心者曾經製作了一段名為《梧心悲桐》的視頻,上傳到優酷網上。有人看完這段視頻後這樣留言:「看哭了。想到剛來南京時,就在一瞬間,愛上了南京那一排排的法桐,也就是因為他們,才有了定居南京的想法。六朝古都的氛圍被一棵棵法桐襯托着、保護着,可是現在……我不明白,那所謂的政績真的那麼重要嗎?如果這樣下去,多年後的南京還是我曾愛上的那個南京嗎?」

看來,福島核電站與南京梧桐樹之間的關聯,並不限於兩者在新浪微博熱門話題榜上一度前後緊挨的排名。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ft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317/198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