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矢板明夫:日本站起來了

作者:
這些年中國對日本也相當輕視。習近平已經第三任,十幾年了,還沒有正式訪問過日本。在中國今年的兩會上,王毅回答了21個記者的提問,其中沒有一個日本記者。王毅做過駐日本大使,是日語專家,卻擺出了「根本不屑回答你的問題」的態度。對日本來說,中國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威脅正在擴大。現在是日本重新擔負國際責任,變成正常國家的重要戰略機遇。

今天有朋友發來在日本電車上拍到的宣傳台灣鳳梨的廣告,稱台灣是「鳳梨的家鄉」。我覺得很有創意。分享給大家。圖:京急電車的車內廣告

最近節目中,我聊到台灣所處的國際形勢發生很大變化,重要原因之一是:日本站起來了。2018年左右,韓國和菲律賓元首還都是親中派,美國孤掌難鳴。但是,去年8月的美日韓大衛營聯合聲明,今年4月的美日菲聯合聲明,表明以日美為主軸,對中國的多維包圍網逐步成形。日本如何一步步改變了對中國的態度?日本岸田文雄首相,是自民黨內的鴿派。出任之初,他還任命了日本親中派的林芳正做外交部長(外相),嘗試和中國溝通。而形勢發展到今年4月,岸田文雄首相在美國國會演講時,已一改日本以往的含蓄風格,多次點名中國,強調中國「對整個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性挑戰」。

回顧近十年的系列事件,除了中國外交上咄咄逼人之外,我認為逐步改變日本對中國態度的直接原因還有幾個:

一,中國船隻頻繁騷擾釣魚島,就是日本叫尖閣諸島的地方。這個地方有領土爭議。但全世界,有爭議地區維持現狀,各方都不應挑釁。2010年漁船衝撞事件之後,中國船隻進來騷擾,在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

最開始是一次兩次,到了2021年2022年,每年除了颱風,幾乎天天要來。這對日本的心理衝擊很大。

二,因為香港。日本對香港很有感情,將大量資源投入香港,在香港有很多的企業和利權。但香港突然就被中國一個悶棍打倒了,從不與日本商量,日本的利權幾乎喪失殆盡。

三,中國這幾年,政治邏輯已經遠超商業邏輯,變得不可理喻。日本排放核廢水,全世界都說符合國際標準,只有中國說:不行。但是中國自己的排放比日本濃度更高。更讓日本不能理解的是,就算有潔癖,但在福島排放的核廢水,是會隨着海流,往北邊俄羅斯方向走。也就是說,日本南部九州和沖繩的海產是安全的。但中國沒有禁止俄羅斯和韓國,卻把沖繩和九州的所有海產禁了,完全不講道理。

很多情況中,中國,俄羅斯,韓國,日本的漁船都在同一個海域捕撈,被禁止的只有日本。這樣沒有邏輯,不知道哪天,哪根神經就會突然發脾氣。日本內部的親中派,來自經濟界和產業界。經濟界組織的經團聯,是自民黨很大的支持團體,同時也是壓力團體。這幾年來,日本經濟界對中國越來越失望。

與此同時,這些年中國對日本也相當輕視。習近平已經第三任,十幾年了,還沒有正式訪問過日本。在中國今年的兩會上,王毅回答了21個記者的提問,其中沒有一個日本記者。王毅做過駐日本大使,是日語專家,卻擺出了「根本不屑回答你的問題」的態度。對日本來說,中國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威脅正在擴大。現在是日本重新擔負國際責任,變成正常國家的重要戰略機遇。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X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18/2068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