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不出限購令 中國地方與中央房控拉鋸戰

距離中國中央政府規定的限期已過去3天,但是全國還有約20個地方城市遲遲不出台房地產調控與限購細則。官方媒體本周二發文批評它們「態度曖昧」,反映出地方與中央在房地產調控問題上的拉鋸。

  不過,在中央政府不鬆懈的施壓態勢下,一般相信地方政府最終將難抵壓力。過去兩天裏,湖北武漢、河北石家莊等城市剛通過媒體公佈了各自的調控細則。

  至今,各地已經公佈的細則,基本離不開1月26日國務院的房地產調控措施(俗稱「國八條」)中的「禁二禁三」原則,即本地戶籍家庭不准買第三套房,外地戶籍家庭不准買第二套房,而且必須出示一定年限的當地納稅或繳納社保證明。

  全國限購最嚴的城市是首都北京,要求外地戶籍家庭出示5年的納稅或繳納社保證明,其餘重點城市多數隻要求1年;有的城市只在市中心區域實施限購。

  在另一方面,按照「國八條」的要求,全國有36個城市應該在2月20日前按照中央精神推出各自的「國八條」落實細則,但是超過半數城市至今依然不表態。其中包括西部的直轄市重慶,以及海口、杭州等房價正在飆漲或者高位運行的二三線城市。根據統計局上周公佈的數字,1月份海口市房價同比飆漲超過20%。

  新華社前天就直言批評,當前各地城市房價已漲至歷史高位。一些地方政府對房價持曖昧態度,使得二三線城市的房價繼續上漲。文章也不客氣的指出一些城市在2009年金融危機時,對房價下跌「心急火燎」,「救市動作雷厲風行」。如今房價節節走高,遲遲不出台限購令,可見有些地方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性很大。

  新華社警告,在限購令出台後,投機和熱錢有轉戰二、三線城市跡象。其他城市應積極跟進,出台限購令宜速不宜遲,搶抓時間與房地產投機賽跑,早一天出台就能早一天阻止熱錢興風作浪。

  國內輿論則提出,多個城市集體遲到,並非行政程序的問題,而是顧慮下手太猛,對當地房地產市場帶來較大影響。

  在劍指地方政府以外,中國中央政府也一再表明將大力興建保障性住房,一面降低房價上漲預期,同時直接對商品房的市場需求進行釜底抽薪。

  按照官方宣佈的目標,今年全國將興建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這個數字比去年的590萬高出一倍,而且也將使中國新建保障性住房數量首次超過商品房。
  據中新社報道,這幾天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陸續和地方政府簽下「軍令狀」,地方政府完成不了保障房建設任務就要受到嚴厲處罰。

  近期,多個地方政府公佈了今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設目標,其中北京承諾建設20萬套、上海22萬套以上、西安市8萬6000套、煙臺1萬2160套、青島1萬套保障性住房、1萬套限價商品房。

  在中央抑制房價的強力態勢下,一些熱點城市的樓市成交量已出現明顯下滑。以北京為例,最新版調控措施執行的第一天,住宅市場網簽總量就較前一日暴跌近九成。隨着更多城市出台調控細則,市場人士認為,成交量萎縮現象將更明顯。

  不過,從地方政府對限購態度曖昧看來,地方政府未來難免還會通過其他方式展示它們對於調控房價的不情願心態。因而,這一輪調控措施的成效,核心依然繫於中央與地方進一步拉鋸的結果,取決於中央權威與決心的有效展示。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聯合早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225/19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