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大陸抗生素一半用於養殖業 吃肉猶吃「定時炸彈」

廣西新聞網11月25日報道

 

我國的抗生素一半用於臨床,一半用於畜牧養殖業

動物產品中殘留抗生素,已經成為耐藥菌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廣州市婦嬰醫院曾搶救過一名體重僅650克、25個孕周的早產兒。頭孢一代,無效!頭孢二代,無效!頭孢三代四代,仍然無效!再上「頂級抗生素」:泰能、馬斯平、復興達……通通無效!後來的細菌藥敏檢測顯示,這個新生兒對7種抗生素均有耐藥性!

新生兒耐藥或來自母親。孕婦在吃大量抗生素殘留肉蛋禽時,很可能將這些抗生素攝入。動物產品中殘留抗生素,已經成為耐藥菌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尹曉青副研究員對山東、遼寧的部分農村畜禽養殖戶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為了避免感染疾病,不同類型的生豬養殖戶廣泛使用工業飼料。工業飼料一般被認為是抗生素、激素及其他添加藥物的載體。被調查養殖戶中,有50%養殖戶在飼料里不同程度地添加了抗生素及其他藥物。

細菌性疾病是導致動物患病的主因。專家認為,養殖業之所以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現象,主要源於動物防沼疾病的需要。面對比市場風險更為嚴峻的傳染性疾病風險,一些養殖戶不得不為畜禽下猛藥,憑經驗飼養、憑感覺用藥,很容易造成畜禽產品抗生素殘留超標。

事實上,獸用抗生素用量遠遠超過了動物治療疾病的需要量。北京飼料工業協會會長謝仲權介紹說,20世紀60年代,西方國家將生產抗生素的廢渣用作飼料餵豬,可使豬或其他動物長得更快。後來,他們把所有抗生素髮酵殘渣都用作家禽、家畜的飼料添加劑。這種添加劑是人工合成的,在動物體內無法得到有效降解,形成了抗生素殘留。動物源性食品中發生抗生素高殘留的幾率就大大增加了。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副所長齊廣海研究員認為,飼料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能夠起到提高動物生產性能,改善飼料轉化效率,預防疾病等作用。但抗生素的長期使用和濫用帶來的負面作用也引起關注,主要體現在:一是病菌產生耐藥性問題;二是引起動物免疫機能下降,死亡增多;三是畜禽產品中的藥物殘留問題,直接危害人類的健康。動物產品中出現藥物殘留的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允許使用抗生素的非法超量添加,二是未經批准抗生素的非法添加。

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肖永紅教授等專家調查推算,中國每年生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其中有9.7萬噸抗生素用於畜牧養殖業,占年總產量的46.1%。抗生素的濫用在全世界的養殖業都是非常普遍的,但在中國顯得更為嚴重。

動物產品殘留抗生素的量一般極低,對機體的直接毒性也很小,但長期食用後,可在體內蓄積,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專家提醒說,經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 「有抗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可能使人出現蕁麻疹或過敏性症狀及其它不良反應;長期食用「有抗食品」,消費者的耐藥性也會不知不覺增強,等於在人體內埋下一顆「隱形炸彈」,將來一旦患病,很可能就無藥可治。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1127/18725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