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郎遙遠:「美國信用低於中國」的冷笑話

正當國人為毒牛奶揪心、為假學歷反省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個中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機構,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美國信用低於中國」!

報道還稱,這是中國也是世界第一個非西方國家評級機構第一次向全球發佈的國家主權信用風險信息。專家認為,大公此舉標誌着中國獨立評級機構作為一支新興評級力量開始登上國際信用評級舞台。

大公報告一出爐,招致罵聲一片。網友覺得這是在夸東施比西施長得漂亮,在贊蝸牛比劉翔更善跑。網友普遍認為這是「一個沒誠信的國家組織的沒信用的機構作出的不透明的報告」。連評級都忽悠造假,中國沒信用真的到頂了。

中國普遍缺失信用是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着。美國的信用文化深入人心,舉世共睹。為何大公信口雌黃,睜着眼楮說瞎話,自我粉飾到幾乎讓國人羞愧臉紅、無地自容的程度呢?說好聽點,是搶奪國際金融話語權;說直接一點,不過是一家民間資信評估公司的高級公關罷了。國際金融話語權建立在國家綜合實力和國家道德形象基礎上,豈是一個民營機構拿一把尺子就可以隨意丈量世界的?如果評估失去公信力,與放屁其實並無二致。所有的資信評估都是建立在真實數據基礎上,數據不符實,最科學的評估模型也毫無用處。大公如此豪邁地評估中國信用,也太「中國特色」,太侮辱國人的明辨力了。

從全球金融海嘯,到希臘債務危機,持續延燒的金融危機日益凸顯出現行國家主權評級的缺陷和弊端,改革國際信用評級體系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日前在多倫多第四次G20峰會上特別強調:「要制定客觀、公正、合理、統一的主權信用評級方法和標準,使有關評級結果準確反映一國經濟狀況和信用級別。」在此背景下,大公積極探索新型國家信用評級標準,爭取國際評級話語權,對維護我國金融主權、推動國際信用評級體系的重構,無疑是值得讚賞的。

但是,真實、客觀、科學分析是一個資信評估報告的生命線。尤其是普羅大眾看不懂深奧理論,一定是從身邊最熟知的社會現象,去質樸地感知真理,直白地判斷是非。老百姓寧願相信自身實際感受,而不相信各種評估報告、權威認證和紅頭文件。

大公報告顯示,中國的信用比美國、德國、日本、法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都高。大公推出與美國三家評級機構——穆迪、標普和惠譽不同的新型國家信用評級標準。這個標準的核心要素是「國家管理能力、經濟實力、金融實力、財政實力和外匯實力」。換而言之,就是「有錢」。二萬四千多億美元的百姓血汗錢,成為中國國際信用上升的關鍵指標。除此,中國信用建設還有什麼值得彈冠相慶的閃光點?
大公自稱報告與以美國三大評級機構為代表的國際評級體系相比,在評級立場、思維方式、理論體系和分析方法上都存在着較大區別。但是不管什麼立場、什麼方式、什麼體系、什麼方法,一個最基本的評估基礎是事實。漠視事實,自說自話,誕生出這樣一個中國原創的新標準,除了自娛自樂、享受自慰的一時快感之外,還有什麼意義呢?

我不知道大公報告是否出於一個國際政治博弈的考慮,就像我們這些年也一直隆重推出《人權白皮書》、《國防白皮書》,去狙擊西方反華輿論一樣。如是,尚能理解。但如果想藉此在國人中炫耀一番,歌功頌德,灌迷魂湯,則不免讓人唾罵,自取其辱了。因為即便大公報告是經過科學分析謹慎判斷的結果,也只能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對外講信用,對內耍無賴」。

信用文化的積極意義,在於構建更健全的社會制度和更健康的國民精神。國際金融話語權、規則制定權很重要,一個國家的社會倫理和國民精神更重要。

人若不要臉,那真叫無敵。

——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0720/173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