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路透社:美國軍售 北京反應是亮劍還是做戲?

美國宣佈總額達64億美元的對台軍售後,北京政府強烈反彈。不過,北京的反應,各方解讀不同,專家認為,軍售案或出乎北京意料外,但也可能只是為了爭取民意而上演的戲碼,不論如何,軍售案非中美之間近期的唯一考驗,美國總統奧巴馬即將接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恐讓中美關係掀起另一波緊張氣氛。

  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2月8日表示,軍售不是新議題,對兩岸的協商和今後發展沒有影響。相較北京對華府的高調抗議和決定終止和美國的部分軍事交流,北京與台北的關係看似未受影響。

  有分析認為,與民進黨相較之下,支持國民黨的馬英九是北京更佳的選擇,也更令北京放心,因此北京在此事上未指責台灣,以避免其他的麻煩。美國百人會理事顧屏山(George Koo)認為,不論如何,北京的反應都是為了境內人民。

  顧屏山指出,當前對北京的反應有兩種解讀,其一為,奧巴馬在去年11月訪華時已與北京討論過軍售議題,奧巴馬和北京早有共識,因此此次雙方的反應都是經過精心策劃,北京的抗議只是為了做給境內人民看。

  第二種解讀強調美國不甘示弱的態度。由於奧巴馬的中國行未帶回實質成果,因此他決定送出一個訊息:美國也能很強硬。而奧巴馬保留了戰機與潛艇未出售,是為了在未來有需要時,給予北京更重的一擊。

  不過,顧屏山認為,應還有第三種解讀,那便是除了北京與華府外,台北的做為也是為了爭取民意。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或總理溫家寶來說,堅強的民意支持是他們治國的後盾,北京的反應無疑能讓他們獲得民眾支持。而目前馬英九與奧巴馬的民望均萎迷不振,尤其是馬英九的政治立場讓他無法對北京示弱,如今馬英九能以更穩的腳步持續在經濟上與北京合作。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J. Hammond-Chambers)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北京的反應不尋常,背後目的是為了防止華府的進一步行動。

  「由於美國未宣佈出售布殊總統承諾的F-16戰機和潛艇,使得北京做出的回應中,很少是針對1月29日美國宣佈對台軍售的決定,而多半是為了遏止美國進一步對台出售F-16戰機的行動。」 韓儒伯說。

  由於奧巴馬訪華時與北京簽署了共同聲明,重申尊重彼此的主權與領土完整,使北京有種美國在軍售立場上將有所改變的錯覺。如今華府不只宣佈軍售,還將與達賴喇嘛會面,韓儒伯指出,或許北京沒料到軍售案會真的出現,因而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羅曼(Walter Lohman)也認為,北京可能接收了一個錯誤的印象。

  「確實可能北京政府的反應只是在『做戲』,畢竟軍售議題已討論了好幾個月,不過,奧巴馬政府有可能無意間給了北京錯誤的印象。」羅曼說,北京其實能在應對此事上做得更好。「我認為北京失了點顏面,因為軍售案一定會實現,但他們做了這麽大的反應,我不禁要想,這麽做的價值何在?如果華府要售出F-16,不管北京說什麽,一定會實現。」

  目前普遍認為,在經濟復甦、氣候改變、伊朗與朝鮮等問題上,北京認為華府從未如此需要北京的合作,使得北京在某些議題上,例如對台軍售,展現出更強硬的態度。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東亞研究室主任容安瀾(Alan D. Romberg)表示,雖然美國的確重視中國在國際議題上的參與,但北京可能錯估了自己的影響力。

  「這些議題都不只與美國利益相關,而是整個世界,包括中國大陸都面臨的重要問題,中國大陸不合作,將傷害自身的利益與形象。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在內,或許也無權決定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的最終關係,決定權在(台海)雙方。」容安瀾說。

  雖然北京未將矛頭指向台北,但對台軍售的決定確實激起了台海間的不穩情緒,甚至令人質疑,美國是想維護台海的和平發展,還是製造不安?韓儒伯認為,美國售武給台灣,不是為了讓台灣成為地區霸權,而是由於中國越來越大的軍事擴張與現代化下,顯現出威脅性。台北有了更堅強的實力在背後支持,才能與北京交流、談判。

  不過,顧屏山指出,華府對軍售的解釋是「確保台灣自衛能力」,但中國大陸的軍事人力比台灣多8倍、戰機數量比台灣多5倍、潛艇則多15倍,根據美國的軍售內容來看,華府的解釋有些誇大,因此,將軍售的行動視為爭取民望更為恰當。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0212/157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