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中國大陸大學騙人專業一覽 你是哪個專業的?

1、生物工程,國內甚至名校念到博士都沒出路,除非是海龜,還能教書。但目前是錄取分數第一高。每年有眾多高分考生滿懷希望進去,但實在是浪費啊。國內沒有像樣的生物公司,所以工作非常非常難找。該專業在該校連續三年奪得本科就業倒數第一名。

2、法學,全國範圍的濫招生已經把這個專業徹底摧毀。包括重點和名牌大學在內的本科基本難找工作。除非一口氣念到研究生加司法考試和公務員考試通過。通不過的人就只有被淘汰。

3、環境類專業本科基本無法就業。只有去考環保局。

4、市場營銷,信息管理(原名博物館學)、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內容空洞無物,浪費時間,上這種專業簡直是浪費生命。

5、國際政治和外交學。名字非常好聽,但本科沒出路,運氣好能去搞研究。

6、新聞系。國內有名的騙人專業。專業內容莫名其妙。胡謅一些理論騙人,連中文都不如。本科就業非常差,大多學生只能去擠公務員的獨木橋。印象中只有北外新聞系好一點,用英語授課,找工作也不錯。但如果念到研究生,可能好一點。這個專業本質跟馬列差不多,學這個專業一個字:忍。

7、漢語言文學。教育部公佈就業第一差。

8、人力資源管理等。包括什麼工商管理之類的,基本上是雞肋,因為實踐性太強,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人家念個MBA就能壓過你本科苦讀4年。

9、經濟學。大家以為這個專業是賺錢的,其實這個專業是搞理論的。現在有的大學把國貿、金融、財經合為一體,開設了經濟學類,總算又好一點。

10、電子政務原名檔案管理、又名信息科學、還有個名字是信息資源與信息管理。根據學校不同名字又有不同變化。

11、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數學)號稱計算機與數學合一,還能去搞經濟。但實際情況是:就是學數學的。

根據大家反映,就業不好。我補充一點,該校數學號稱全國前三位,但本科畢業生由於找不到工作去賣電腦,最後幸運的考上了公務員。

不過有人說先學數學,後學計算機後勁足一點,工作也可以的,這估計是對有實力的人而言。個人認為數學非常消耗腦力,沒有實力就不要報考這個專業。(感謝gamelord,80kg,yukinohana等諸位發言)感謝llewellyn發言:關於數學專業:其實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的話,我一定會在大學時選擇學數學,研究生時學計算機或通訊及電子工程一類專業。數字是個基礎,如果打算搞科研從事學術,一定要在大學時選擇學數學,如果單純是為了找個工作,你最好選擇其它專業,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學數學是很枯燥的。

12、說明一下:歷史哲學該校還是可以,因為可以到高中教書。不過估計還是借了學校的光。冷門專業,出產少,需求也少,剛好平衡。但學校差的話,可能就麻煩了,就業也很難。

13、(感謝花衣笛手補充)物理學。就業是不咋的,不過出國就好辦了。

14、(感謝gracesing補充)食品科學,就業很艱難!

15、(感謝ymcscu補充)信息與計算科學這個專業就快要被玩完了.

16、環境類專業。我不知道,可以搞建築排水嗎?不過那好像是城規專業。環境工程之類的,簡直就是跟生物一樣爛。

17、感謝newstarse更正,信息管理原身是圖書館學,不過也是和博物館一樣爛的專業。newstarse提供垃圾專業:旅遊管理。這樣管理類基本上全爛掉了。

18、感謝154741提供垃圾專業:預防醫學。我補充一個:基礎醫學,搞研究的。

19、感謝廠又218 發言:某軍工院校招生困難,最後學校想出妙招:專業一律為代號。許多學生奔着軍工院校的名氣而來,被錄取在什麼 第一系 第二系 等等。開學才發現,自己學的都是為國奉獻,一輩子鑽山溝上高山的垃圾專業後悔莫及。

感謝芥末子發言:我就是這個學校五系的,只不過還好,基本都是工科專業,只要出了那軍工系統,找工作還是很容易的。你那兄弟可能是一系或二系的,屬於學校的重點專業,在鋼鐵或汽車行業絕對搶手。俺是學機加工的,覺得找工作也沒什麼。----只不過這是十年前的事了。

20、中醫學。感謝whskssd 發言。

這個專業,其實本身在國人眼裏倒還有名聲,但是目前看來,西醫是主流,而中醫學校的專業主要課程還是搞西醫,中醫只是一張皮。學生學得不倫不類,就業時也難以定位,同時合格老中醫也越來越少,老師缺少,後繼無人,這個專業的衰敗看來已是事實。很多學校的中醫是有名無實。這是個黃昏專業,其實中醫不是學校可以批量生產的,還是學徒制比較實際。報考這個專業,請慎重,建議改考西醫。

21、感謝alphagm提供:氣象專業。氣象局不要,工作難找。

22、感謝深圳螞蟻提供:精密儀器也很差,幸好老夫剛畢業就開始轉到軟件上了。

23、通信專業。這個專業是非常有爭議的,國內一流名校畢業的學生很受歡迎,但差一點的學校就業就不行了。

24、感謝「切」發言:思想政治教育

25、感謝絕影發言:土地資源管理。據說近5年沒有一個單位進場要人。

歡迎大家補充。希望大家補充時要以負責的態度,不要帶入政治和民族思維,以事實為準,不要去討論其他問題,比如:貶低漢語言文學就等於貶低中國文化之類的言論。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新浪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1018/14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