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水位下降 眉山一水庫冒出上千唐代佛像

  水位下降後,岩壁上顯露出的唐代佛像

  村民稱,1970年水庫乾旱時曾經看到過這幾處千佛岩

  水庫堤壩加固維修工作就要完成了,很快這景致又將被淹沒在水下

  文物部門經過論證之後,決定讓千佛岩的佛像泡在水中,此舉是較為妥善的保存方式

  眉山三蘇鄉一水庫的大壩地震中受傷導致水庫滲水,隨着水位的急劇下降,細心的村民發現一件怪事,隨着水位的降低,上千尊體態不一的佛像浮出水面,一位村民稱,四十年前曾見過這些佛像。25日,眉山市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張志剛告訴記者,這些佛像為唐代石刻,此處為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名曰千佛岩。

  水庫水位下降 岩壁現佛像

  「我們這裏的水庫邊上有好多佛像。」8月初,眉山市東坡區三蘇鄉一位陳姓村民致電記者,稱在其住了將近二十年的水庫邊,突然從水底冒出了好多佛像。

  水底還會冒出佛像?帶着這個疑問,記者驅車來到了三蘇鄉陳溝水庫,在這位陳姓村民的指引下,記者分別在陳溝水庫的三處岩壁上看見上千佛像,這些佛像神態不一,表情豐富,保存也較為完好,有些石刻旁邊還有人名。從佛像上方的岩石色彩對比來看,佛像一直在水中保存。

  「我們在這裏住了二十來年,從未聽說過這裏有什麼佛像。去年地震後,大壩受了傷,有些滲水,有關部門對受傷的大壩進行整治。水庫的水位急劇下降後,今年7月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樣外出幹活,路過這裏的時候突然發現,岩壁上多出了許多佛像,當時把我嚇壞了。」陳姓村民告訴記者。

  隨後,在記者的走訪中,這位陳姓村民的話也得到了村民的證實,大多數村民表示自己從未看見過這佛像,一位名叫陳紅年(音)的老人卻稱自己在約四十年前看見過這些佛像。

  水庫維修完成 佛像又將被淹沒

  陳紅年老人告訴記者,他今年已經66歲了,約四十年前,「這裏不是個陳溝水庫,而是一座廟宇,在廟宇旁邊的山岩上,刻着許多佛像」,後來,這裏修建起了水庫,他還以為這些佛像已被毀壞了,沒想到一直藏在水底,「這些年來,水庫一直沒有幹過,也就一直沒有發現過這些佛像」。

  東坡區三蘇鄉陳溝村陳溝二組李華軍今年43歲,這是他第二次看到隱藏在水庫中的千佛岩。他說,1970年水庫乾旱時他曾經看到過這幾處千佛岩,之後水庫蓄水後千佛岩就被藏了起來。今年5月,水庫放水,千佛岩再次展露在世人面前,引起了村民們的好奇。李華軍說,「水庫堤壩加固維修工作就要完成了,很快這齣景致又將被淹沒在水下。」

  文物部門 泡在水中保存較為妥善

  24日,記者再次來到了眉山市三蘇鄉陳溝水庫處,對岸一排仿古磚瓦建築依湖而建,但卻不見了佛像,在村民的指點下,「看,那兒是不是佛像?」順着村民的手指方向,在水庫的一個凹陷處,記者隱約看見在水下的岩石上有幾尊惟妙惟肖的佛像。

  記者通過查閱資料發現,這些佛像自古便有。據資料記載:陳溝千佛岩距離縣城40公里的三蘇鄉陳溝村七組境內,有摩崖造像三壁,最長的一龕有兩丈左右,佛像約有1000尊,故名千佛岩。佛像最大的有一人多高,多數為一尺左右的小佛像。1963年修成陳溝水庫後,千佛岩以及千佛寺寺基全部淹沒在水庫中,平時沒水中五尺至一丈深,枯水時划船至岩邊隱約可見佛像。此處摩崖造像因地處偏僻,很少人為破壞,保存較為完好,1983年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責任編輯: 沈波  來源:四川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826/14122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