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寶島台灣印象之三:傳統與現代

作者:

   在台灣期間,參加了台灣大紀元南部(高雄)分社的開幕典禮。高雄大紀元的人脈極好,慶祝報社開幕的商家送的花環堆得滿滿的,到處都是。不能前來的賓客,也大送紅包,表示慶賀之意。看着他們熱鬧的場面,外地來的賓客就只有羨慕的份兒了。前來祝賀的賓客來自高雄社會各個領域,一位前來祝賀的市議員非常年輕,如果不是她自己介紹,真會把她當中學生看待。

   台南分社的開幕酒會在高雄的圓山大飯店舉行。以前只聽說過台北的圓山飯店,沒想到高雄也有一個。兩個圓山飯店外形很象,都是飛檐斗拱的中式建築,雕梁畫柱,紅牆朱瓦,很有喜氣洋洋的感覺。看着高層的中式建築,覺得很有意思,因為以前看慣了北京故宮紫禁城的建築,如天安門、太和殿之類的,只有一層,從沒想到可以把同樣的建築風格建五、六層或更高。就好像是把太和殿的頂貌5c抬起來,在下面加蓋了幾層一樣。飯店建在半山坡上,背依青山,俯視市區,整個建築在青山綠樹的映襯之下,非常壯觀,充分體現出了傳統和現代的融合。

   台北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是另一個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建築,據說故宮博物院是來台灣參觀的大陸人士首選的旅遊點。也因此,故宮前是台灣法輪功跟大陸來的遊客講真相的重要據點。台灣法輪功學員的工作做得是如此到家,故宮博物院居然在大理石的台階之上,允許他們有自己的金屬儲藏室,以方便存儲真相材料。看着我們走近,一位講真相的台灣女學員友好的向我走來,我的同伴趕緊說,謝先生是從美國來的。我開玩笑說,您看得出來是我是從大陸來的還是台灣來的嗎?她說,如果你不說話,還看不出來,只要你一開口,就會漏餡了。

   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建築是綠色的琉璃瓦屋頂,淺黃色的圍牆,在群山環抱之中,顯得很沉穩、靜謐。裏面的藏品自不必說,那些幾百年前人物的真跡於靜靜之中自然顯示其古文物特有的震撼。每一幅書畫作品、雕刻、古玩都被精心的陳列在恆溫、恆濕、光線控制良好的展台裏面,每件作品之間留有充分的空間,讓人們可以從容的欣賞。看到中華民族傳世的珍寶被如此精心的呵護着,有一種很自豪、很放心的感覺。小時候被教育的,說反動派把北京故宮的珍寶偷盜到台灣,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憤懣情緒不禁煙消雲散。

   值得一提的是,在台北中正國際機場的候機室里,也有一個小型的故宮文物展覽,讓人覺得這些文化遺產的看護者們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的確是用心良苦,讓那些沒有機會去故宮參觀的匆匆過客也有機會瀏覽故宮珍寶。而且,在航空港這樣一個客流量極大的地方開闢一個展室,附帶一個紀念品銷售點,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說,也是一個上上之策。當然,我和幾乎其他所有客人一樣,把身上最後的一些新台幣都留在了那裏。

 

責任編輯: 紫薇  來源:謝田文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705/94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