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一生功過誰評說 蔣中正生平

蔣中正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中國政治家、軍事家,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逝世於台灣。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1]、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務。他也是唯一同時統治過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現代中國領導人。

名字

一如其他的中國歷史人物,蔣中正一生中有多個名字。下列是他常用的名號和稱呼。

性質 名字 說明
譜名 周泰 族譜上記載的名字。
幼名 瑞元
學名 志清 16歲到寧波上學時所取。
中正 1917年1918年之間所取。
介石 1912年日本留學時於自創雜誌《軍聲》中使用筆名,後成為
拉丁轉寫 Chiang Kai-shek Kai-shek 是「介石」的粵語音譯
暱稱 Gimo 說英語的外國人(特別是美國人)稱法,取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蔣任軍事委員長(即大元帥,Generalissimo)的英語簡寫。

中國大陸地區甚少使用「中正」或「蔣中正」,而一般將其稱為「蔣介石」。在有關抗戰時期的影視作品中,常按職務稱為「蔣委員長」。國民黨員則普遍接受此名;他在台灣的正式名稱亦為「蔣中正」,或簡稱「中正」(威妥瑪拼音Chung-cheng),如台灣各地的文化中心名為中正文化中心、台北市區的蔣中正紀念館名為中正紀念堂,以及台灣最常見的路名:中正路

蔣中正逝世後,在台灣戒嚴時期,多用挪抬的尊敬寫法:「先總統 蔣公」稱呼之。但隨着解嚴後政治情勢改變,這個寫法已少用。

生平

留學日本時的蔣中正

早年
蔣中正童年時,於家附近的一條小河,觀察裏頭的魚兒努力的往上游,於是體悟了"力爭上遊"的道理。

蔣中正於1887年10月31日(清光緒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出生在中國浙江寧波府奉化縣溪口鎮[2]。父親為蔣肇聰,母親王采玉。蔣家自蔣中正祖父蔣斯千開始經營鹽業,家境算是富裕。

蔣中正去日本之前,先於五六歲時在家延師啟蒙,後來又進私塾,讀四書五經,接受科舉式教育,並於1902年到奉化應童子試,未考取。

蔣中正於六歲起入私塾就學,九歲時候父親過世,十七歲入奉化鳳麓學堂,學習英文、算術等西學,但經史舊學仍占很大的比重,引起學生不滿,蔣中正被推為代表向校方交涉,由於「情態激烈」,幾乎被開除學籍。翌年轉學到同一縣城的龍津學堂。過了一年,再轉學到寧波的箭金學堂,不到一年又回到龍津學堂。1906年4月,蔣中正首次東渡日本,雖未能入學,卻結識了陳其美,[4] 同年冬天返國。翌年夏天,蔣中正入保定陸軍速成學校,接受軍事教育,但後來因不守校規而被開除。後被選取官費留日陸軍學生。


參與革命
1908年蔣中正就讀東京振武學校,接觸到了旨在推翻滿清,建立共和的革命思潮,後經陳其美介紹加入由孫中山於日本東京成立的中國同盟會,開始進入中國革命運動。1909年至1911年,蔣中正入日本陸軍第十三師團第十九聯隊實習。

同年10月,武昌起事爆發,蔣中正潛回中國上海參加辛亥革命,與陳其美於江浙起義,並以先鋒指揮官職位率百餘人進入浙江,攻打浙江巡撫衙門。當時清吏早已風聲鶴唳,全無鬥志,不攻而下,10月5日即控制市區,六日抵抗結束,俘虜巡撫增韞。之後,陳其美在上海被舉為滬軍都督,任命蔣為滬軍第五團團長,隸屬黃郛的第二師。陳、黃、蔣三人遂換帖拜把,結為兄弟。

1912年[6]1月1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1月,蔣中正在陳其美的命令下,刺殺了孫文的異己──曾為光復會中心人物的陶成章。[7]此後蔣中正辭去滬軍第五團團長,於3月赴日學習德文,並創刊《軍聲》雜誌,並在該雜誌着有多篇文章。[8]

蔣中正在日本不到一年就回國,遂返溪口老家,暫時閒居。袁世凱在辛亥革命之後擔任總統,並控制中華民國共和政府。1913年,即將擔任總理的國民黨主要成員宋教仁遇刺身亡,孫中山號召討伐袁世凱,以陳其美為上海討袁軍總司令,蔣中正遂參與「二次革命」,於7月在上海攻江南製造局,作戰不利,敗退閘北,被英軍繳械,於8月13日徹底失敗。9月,各地討袁軍相繼失敗,「二次革命」失敗。之後,孫中山東渡日本,陳其美與蔣中正則躲入租界,尋因袁政府追捕甚急,亦相繼逃往日本。蔣於9月1日抵達長崎。孫中山在日本召集流亡黨人重組中華革命黨,蔣中正於1913年的10月29日,由張靜江做監誓人,加入中華革命黨。蔣中正第一次單獨與孫中山見了面,孫中山令蔣中正主持滬寧討袁軍事兼任第一路司令,負滬西進攻任務。

1914年,蔣中正奉命赴哈爾濱視察東北形勢,並書告孫中山,述說歐戰趨勢及倒袁計劃。夏天,蔣抵滬從事進攻上海的軍事行動,但事機不密,被淞滬鎮守使鄭汝成偵破,並遭追緝。此次軍事行動失敗後,蔣中正又奉陳其美之召再往日本,當時風聞東北有軍隊傾向革命,遂派蔣中正由日本赴東北。

1915年袁世凱推翻共和,在北京稱帝,各地爆發反袁運動,陳其美回任淞滬司令長官,召蔣中正回國襄助。蔣中正協助楊虎攻擊「肇和艦」及襲取「應瑞艦」,還參與攻擊上海各官署,但均告失敗,是為肇和艦起義。蔣亦於1916年年初參與江陰戰鬥攻取江陰要塞,佔領五日後退出。5月,陳其美遭袁世凱遣人刺殺身亡,蔣於險地為之發喪。傳聞蔣在滬期間與青幫有所接觸。同年,袁世凱病逝。

崛起政壇

1912年的蔣中正

1917年,張勳復辟,北洋軍閥不承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孫中山率海軍南下廣州,籌組軍政府,並就任海陸軍大元帥,主持「護法」及「北伐」事宜。蔣中正撰寫《對北軍作戰計劃及滇粵兩軍對於閩浙單獨作戰之計劃》,備受孫中山讚許,之後並奉孫中山之命留上海主持黨務軍事。

1918年,蔣奉命就任援閩粵軍總司令部作戰科主任職,擬定第一期、第二期作戰計劃書,並於漳州戰鬥中親加督戰。同年夏天,他辭職返回上海,不久又奉命赴閩就粵軍第二支隊司令職。冬,蔣參與攻取永泰,旋奉命停戰。停戰後,蔣在辭職後回滬,並游日本,不久後返國。

1919年發生五四運動,蔣回上海向孫中山陳述留學歐美計劃,但孫中山不同意。同年,孫中山以「中華革命黨」為基礎,擴大吸收黨員,成立中國國民黨,蔣亦加入。1920年,蔣再前往福建,參加作戰任務,陳炯明本任其為粵軍第二軍前總指揮官,蔣婉拒之,後回鄉侍母。

1921年6月14日,蔣母王太夫人逝,年五十八。蔣中正回鄉葬母。孫中山書「蔣母之墓」刻石建碑,豎於墓前。1922年,蔣中正到廣西參見孫中山,商決「東征北伐」事宜,建議移大本營於韶州。後因為陳炯明與孫中山交惡,阻礙北伐,蔣兩難之下辭去職務。同年夏,孫中山自桂回粵,免除陳炯明職,6月,陳炯明與孫中山決裂,發生炮擊廣州總統府事件,孫中山倉促避難於永豐艦,蔣中正奉中山「事緊急,盼速來」的電召,星夜自滬馳赴廣東,在永豐艦上協同指揮作戰五十六日。8月9日脫險,隨孫中山返滬,並將經過寫成《孫大總統廣州蒙難記》,並請孫中山作序。之後,蔣奉命為東路討賊軍參謀長,赴福建整頓各軍,並伺機攻擊陳炯明所屬軍隊。

1923年,孫中山將大本營遷回廣州,建立國民革命政府,對抗北洋軍閥控制下的北京政府。列強多不支持孫中山與國民革命,孫僅獲得表面上對華友好的蘇俄政權的支持以因應此情勢。[9]孫中山在改組國民黨的同時實行「聯俄容共」:聘請蘇俄軍事及政治顧問,允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

同年9月至11月間,孫派蔣為代表率團赴蘇俄考察學習蘇維埃體制的政治及軍事系統。蔣在蘇期間,發現蘇俄不欲兌現援助革命政府的承諾並堅持認為外蒙屬於蘇俄勢力範圍,他還發現蘇俄當局對中國國民革命沒有真切的認識,「其對中國社會,強分階級,講求鬥爭,他對付革命友人的策略,反而比他對付革命敵人的策略為更多」,並認為「蘇維埃政治制度乃是專制和恐怖的組織,與我們中國國民黨的三民主義的政治制度,是根本不能兼容的」。[12]。蔣中正自此認定蘇俄乃「赤色帝國主義」,共產主義亦不適於中國。蔣將其在蘇俄三個多月旅行、考察和會談所得的資料和印象,寫成《游俄報告書》,寄奉孫中山。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開辦軍官學校,創立國民黨黨軍。孫中山任命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及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兼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蔣在回到廣州後對孫中山面陳其對於「國共合作」的意見,孫中山卻認為他對於中俄將來的關係顧慮過甚,更不適於當時革命現實的環境。蔣因此而力辭陸軍軍官學校校長,並將籌備處交給廖仲愷而離粵歸鄉。

同年四月,孫中山再三催促蔣中正復出。[14]蔣乃重返廣州,接受黃埔軍校校長的任命。冬,革命委員會成立,蔣奉派為「革命委員會」全權委員,負責弭平商團叛亂。在粵之警備軍、工團軍、農民自衛軍、飛機隊、甲車隊、兵工廠衛隊、陸軍講武學校、滇軍幹部學校均奉命歸蔣指揮。1924年末,孫中山離粵北上與段祺瑞籌開國民會議。

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結束後,同蔣中正(中)、何應欽(左)、王柏齡(右)合影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平逝世,當時蔣中正率黃埔學生與教導團官兵三千人東征,攻下東莞、石龍、平湖、深圳、淡水、平山、海豐,直搗潮、汕、梅縣。蔣在獲悉孫中山逝世的消息後在軍中發哀告全軍將士書,並回廣州祭奠孫中山。[15]同月,大元帥府改組為國民政府後,蔣中正被任命為黨軍司令官。5月,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畢業。6月,楊希閔、劉震寰叛亂,蔣奉命兼廣州衛戍司令,回師討叛平之。沙基慘案發生,蔣憂憤成疾。7月,軍事委員會成立,蔣任委員,建議六大革命計劃。8月,廖仲愷遇害,人心激憤,國民黨中央組織特別委員會,任蔣為委員,負責政治軍事及警察全權處理廖案,平定時局;胡漢民出國。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生畢業後,黨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蔣任軍長。10月,蔣指揮東征軍第二次東征,首戰惠州城,連戰皆捷。12月,凱旋廣州。其時,共產黨在國民黨內部及軍隊政治部發展組織,國民黨內矛盾逐漸增加。

1926年3月,「黃埔軍校」改稱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蔣中正仍任校長職,隨後發生中山艦事件,蔣相信此為共產黨有意策劃謀害自己的陰謀[16],事變平息後,汪兆銘避嫌離粵。4月,西山會議派在上海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蔣通電反對,並建議中央請整軍肅黨,准期北伐。蔣被推舉為軍事委員會主席。6月,國民黨中央常會決議,委任蔣中正為中央組織部部長。國民黨中央全體執委及各省市海外黨部聯席會議開會決議,迅即出師北伐,並任蔣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聯席會議還決議,中國共產黨應造送其加入國民黨之黨員名冊於中央組織部,俾消減猜疑,共同努力,完成革命,此決議為共產黨所拒。

統一中國

總司令蔣中正在北伐誓師儀式上閱兵

攻取華南各省
 
總司令蔣中正在北伐誓師儀式上閱兵1926年7月9日,蔣中正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誓師北伐。[17]8月,北伐軍進駐長沙,蔣中正發表討吳佩孚宣言,督令各軍進攻,先後大戰於汀泗橋、賀勝橋,並獲得勝利。9月,蔣督攻漢口、漢陽;圍攻武昌等戰役,贛戰告急時候,蔣甚至親臨面授攻城機宜畢,移師入贛督師,並令潮汕部隊進攻閩省。攻下閩浙後,接下於武昌戰鬥中,擊敗劉玉春、陳嘉謨等,至此吳佩孚在武漢軍力全部消滅。蔣中正令入閩部隊在攻破周蔭人主力後赴贛參戰,先後攻攻下樟樹、豐城、建昌、德安、永修、撫州。孫傳芳向蔣求和,但是蔣中正拒絕。11月,攻克九江,南昌守軍負隅頑抗,蔣中正親臨督戰,克之,孫傳芳在江西軍力於是消滅。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移設於南昌。蔣中正通電各省促人民自決,先後再攻下漳州、泉州,福建平。12月,閻錫山加入國民革命軍。
1927年1月,東路軍前敵總指揮部成立。政府會議決議中央黨部與政府暫駐南昌,在鄂各「左派」委員於蘇俄顧問支持下對此堅持反對,蔣中正努力斡旋,赴牯嶺邀各中委會晤,消弭隔閡。九江英兵殘殺國人,蔣中正遂建議對外方針,以和平不辱國格為主,並提請任命閻錫山為國民革命軍北路總司令。其時,蘇聯顧問鮑羅廷及中共決議「迎汪復職,以與蔣分權」,同時攻擊蔣中正為「新軍閥」。國民政府自粵遷鄂後,汪兆銘出任國民政府主席。武漢黨政機關為中共及「國民黨左派」所控制。


國共分裂
3月,在攻下杭州、蘇州後,武漢政府通過《統一黨的領導機關決議案》,突然免除蔣中正一切公職。蔣乃在南昌發表《告黃埔同學書》,表明不接受該決議。[18]北伐軍繼而攻下上海南京。入南京時,北伐軍中之共產黨[來源請求]着意挑釁英人,殺害外僑[19],英美軍艦以此為理由炮擊南京,遂形國際衝突,是為「南京事件」。蔣嚴電阻止事態擴大,靜候政府以外交方式解決。在蔡元培等國民黨元老舉發「共黨破壞革命,危害國本之逆謀」後,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決議通過「非常緊急處置案」。

之後,北伐軍於4月12日在上海採取行動,解散上海總工會等組織,抓捕處決一批共產黨員,包括汪壽華、陳延年,趙世炎等人[20],蔣中正自此與共產黨決裂。4月17日,國民黨中央宣佈撤銷蔣中正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務,並開除黨籍。4月18日,蔣中正在南京另立國民黨中央,組織政府,發表《告民眾書》。4月21日,軍委會自粵遷南京辦公,蔣發表《告全體將士書》。


寧漢分裂與下野
1927年5月,蔣中正繼續北伐,分全軍為三路進攻。同時組織清黨委員會,在全國各省厲行「清黨」,將中共黨員從各級政府及軍隊中清除。北伐軍先後克復揚州、泰州、滁州、蚌埠,鄭州、許昌。在清江浦克復後,孫傳芳通電下野。蔣抵徐州,馮玉祥來會,舉行徐州會議,決定聯名通電北伐,並由馮勸請武漢政府剋期取消。張宗昌派員來談輸誠。雲南易幟。四川劉湘通電歸附。蔣奉命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8月,北伐軍反攻徐州失利,蔣下令退卻,並電呈國府,自請處分。當時寧漢分裂益甚,蔣為避免成為目標,發表下野宣言,辭去各職,回鄉掃墓。南京成立特別委員會,並改組國民政府。

同月,武漢汪兆銘隨後也開始清黨,並驅逐了蘇聯顧問(中共官方史稱之為寧漢合流)。 廣西、廣東和湖南等省亦分別在李宗仁、李濟深、何鍵、朱培德等主持下開始清共。共產黨在幾次武裝暴動失敗後退到農村地區發展。

1927年9月,蔣中正決定出國考察日本對華政策,28日,自滬東渡日本。11月,與日首相田中義一會談,告以中日兩國相處之道。蔣自日返國後,於12月1日與宋美齡女士於上海結婚。在汪兆銘於廣東成立政府後,國民政府發討伐廣東令。國民黨四中全會預備會議決議請蔣復職,並負責籌備四中全會,各方亦紛電促其再起,蔣乃決定回京。


復職與決戰華中
1928年1月4日,蔣中正復職為北伐全軍總司令。迭電馮、閻及各將領準備北伐。2月,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推蔣公軍事委員會主席。9日,扶病渡江視察前線,15日,赴開封與馮玉祥面決北伐大計,中政會決議蔣兼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馮玉祥為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閻錫山為第三集團軍總司令,並命統歸蔣中正指揮。3月,蔣赴杭檢閱,過滬會商財政,迭令白崇禧早定湘局,合力北伐。軍官團開學,蔣以團長親臨主持。蔣並對日本記者坦白講演,盼日勿妨礙中國國民革命之進行。部署軍事畢,蔣於31日渡江北伐。4月,北伐軍進駐徐州,[21]蔣手撰誓師詞,令駐兩湖各軍加入北伐,編入第四集團軍,以李宗仁為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所向克捷,連續攻克郯城、台兒莊、鄆城、韓莊、臨城、棗莊。第三軍團在魚台失利,蔣電令各軍赴援。張宗昌下總退卻令,惟孫傳芳糾集餘部尚圖頑抗。下旬,迭克鋸野、嘉祥,經西關克濟寧、滕縣、界河、魚台、汶上、鄒縣、大名。


收復華北
5月,日本試圖阻礙中國統一,以「護僑」為名出兵山東。蔣中正一面與日交涉,一面委朱培德為前敵總指揮,積極北進。蔣在親赴界河督攻兗州,寧陽、兗州、曲阜、金鄉、萊蕪、平陰、泰安、肥城後赴泰安,督攻濟南,並決定濟南克復後,即渡河追擊,不使日本阻北伐軍行進。5月1日,北伐軍克濟南。日軍阻礙北伐軍,造成五三慘案,國民政府外交特派員蔡公時遇害。3日至5日,日軍在濟垣滋擾挑釁,向北伐軍襲擊,蔣嚴戒北伐軍勿予還擊,並嚴令入濟南部隊,於三日夜退出城郊;並派員與日軍師團長福田商約束部隊,未得要領。日軍仍繼續放槍發炮,並引張宗昌以飛機炸北伐軍司令部,蔣為完成北伐,忍辱勿較,限令北伐軍星夜渡河,僅飭留李延年步兵團駐守。日本阻礙北伐之陰謀於是粉碎。6日,蔣繼續提兵北進,並吁召汪、胡回國,又切告奉系「早日覺悟」。在連克平陰、禹城、石家莊、臨沂、德州、定縣、張家口後,蔣進駐石家莊督師。克復保定。6月,張作霖出關,於皇姑屯被日軍預埋炸藥炸死。


東北易幟
蔣中正攻下平津後,以任務完成回京提請解除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一職,中央挽留。蔣呈請設裁兵善後委員會,并迭電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李濟深徵求意見,以期協調一致,實施裁兵。7月,蔣赴北平,祭奠總理孫中山,並往南口追悼陣亡將士,發表整軍意見及裁兵方案,並決定由第一集團軍率先裁編,以為之倡。8月,蔣主持舉行北伐全軍陣亡將士追悼會。籌開五中全會,糾紛迭起,蔣赴滬斡旋,終於開幕,決議開始訓政,推行建設等要案。全會通過國民政府之組織,並推蔣任國民政府主席。

1928年10月10日,蔣就任國民政府主席。五院組織成立。蔣發表訓政時期施政宣言。成立法制局。設置外交研究委員會,研究廢止不平等條約的步驟。宣告關稅自主。11月,制定國璽,實施禁煙。蔣出巡蘇、魯、皖各地,檢閱軍隊,並考察地方政教及民生利病。美國首先承認關稅自主,各邦交國均贊同,惟日本極端反對。12月,控制東四省的張學良宣佈改旗易幟,通電服從國民政府,中華民國在形式上得到了統一。


訓政中國

掌握軍政與「黃金十年」
1928年,蔣中正出任國民政府主席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他保有前者至1931年,保有後者則至1946年間。

1928年到1937年,雖有內憂外患,中國的經濟還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不計東北和台灣,全國工業增長率達8%以上,社會經濟呈現快速上升趨勢。1936年,中國工農業產值達近代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他各項現代化制度也都粗具雛形。這一時期中國電力工業年平均增長9.4%;煤炭工業為7%;水泥工業為9.6%;鋼為40%。[22] 這十年也因此被稱為「黃金十年」。國民政府藉外交手段收回了一些租界和外國在華享有的特權。《中華民國刑法》、《中華民國民法典》、《中華民國行政訴訟法》等基本大法相繼頒佈,司法體系漸趨完備。在經濟方面,國府努力穩定物價、償還國債、實施法幣、禁用銀幣、統一全國幣制;建設鐵路及公路,為備戰而特別發展川、黔、湘、陝、甘、豫連貫公路;建立電話網絡;改善公共衛生設施;立法對抗毒品交易以及提高工農業的生產。中國的國民教育也有了長足進步。國語作為標準語言得到推廣。蔣中正在南昌發起新生活運動,強調中國傳統道德價值,推行衛生的現代生活方式,期望在共產黨最活躍的江西省建立新秩序。

馮玉祥、蔣中正、閻錫山 攝於1929年

中原大戰
北伐完成後,南京國民政府名義上掌控全中國,但各省實力派軍人各懷異志,中央政府對邊遠省份的影響力很弱。1929年,蔣中正召開編遣會議裁軍,馮玉祥、閻錫山,陳濟棠與李宗仁等人不滿自己的軍隊被削弱,遂擁汪兆銘為首在北平另立中央,中原大戰在1930年爆發,二十餘萬人員傷亡。在張學良帶兵入關支持蔣中正後,馮閻及桂系的軍事反蔣同盟即告瓦解。同年,蔣正式受基督教洗禮。

1931年,國民會議在京集會,宣佈訓政時期約法,發表《廢除不平等條約宣言》。反對召開國民會議的胡漢民則在粵成立「軍政府」,胡汪聯合反蔣,粵桂等省處於半獨立的狀態並處於與南京政府交戰的邊緣。與此同時,蔣還要對付中共在贛、湘等省的「武裝起義」,他在1931年5月12日向國民會議提出的《剿滅赤匪報告案》中,表示中國當時最大的禍患就是共產黨。[23]

1931年7月23日,九一八事變前夕,他發表《告全國同胞一致安內攘外》,號召「攘外必先安內」,「不先滅赤匪,恢復民族之元氣,則不能禦侮;不先削平粵逆,完成國家之統一,乃不能攘外。」[24]。

攘外安內
 
攘外安內
1931年9月18日,日軍突犯瀋陽,侵佔東三省,正在南方剿共的蔣中正聞訊後,旋即電令張學良:「瀋陽日軍行動,可作為地方事件,望力避衝突,以免事態擴大。一切對日交涉,聽候中央處理可也。蔣中正。」致使張學良幾乎未作任何抵抗,導致東北淪陷,滿洲國傀儡政權建立。並書立遺囑,決心抗日,即回南京籌商禦侮救國之計。中共趁機加緊發展,在湘贛等地建立起多個「中央蘇區」並不斷擴大。1931年11月7日,中國共產黨在蘇聯國慶日創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都設在江西瑞金)。

國民政府面臨「北有日軍、南有共軍,交相呼應,同時進逼」的危局。各地軍人亦各自為政,不聽中央調遣,山東韓復矩與劉珍年、陝西楊虎城與馬青苑、四川劉湘與劉文輝,各起衝突,蔣費盡心機,居中調停。1933年12月,李濟琛、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人在福建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迅被平定。

在江西與共產黨作戰時的蔣中正

1934年,蔣親自指揮對「中央蘇區」的清剿,擁有優勢兵力且得到德國軍事顧問[25]相助的國軍採取步步為營的戰法,再加上中共內部出現了軍事路線的錯誤,導致紅軍主力被擊潰,使之放棄了江西的「中央蘇區」及其他南方根據地,向北撤離至接近蘇聯的中國西北地區,即所謂長征。中央軍亦借追擊紅軍的機會進入了長期處於半獨立狀態的西南各省軍閥的地盤,國民政府的勢力自此進入雲貴及四川。至此,蔣形式上統一了中國本部。

1936年6月,廣東陳濟棠、廣西李宗仁謀打抗日旗號組「國民革命抗日救國軍」,稱兵入湘。蔣中正命國軍星夜出動,阻叛軍于衡陽以南。同月,創辦所得稅,籌設農本局,計劃鐵路與公路聯絡辦法。7月,廣東空軍在蔣的收買下投奔國民政府,粵將領余漢謀等通電擁護統一,反對陳濟棠、李宗仁武力割據。是月,國民黨二中全會開會,蔣講演統一救國之必要,並提《組織國防會議案》。全會決議撤銷西南執行部與政委會,並改任兩廣軍事長官。陳濟棠辭職下野,粵局平定。同月,蔣佈置綏遠攻勢防禦。8月,調整滇省軍事,改組黔省政府。蔣蒞廣州,處理粵省軍事政治善後,並勸導桂省服從中央,同時嚴戒國軍在江西附近各部隊不得與桂省啟釁,後又命國軍退後五十里,以示誠意。[26]同月,粵漢鐵路通車。不久,桂軍事當局李宗仁接受中央新任命,桂局大定。

國民政府在1936年制定憲法草案(五五憲草),並準備召開制憲國民大會,實行憲政,結束黨治,還政於民。但制憲國大遲至1946年才召開。

面對日本的進逼,蔣中正定下「攘外必須安內」[1]之國策,旨在抗日與剿共同時並行。無強大經濟力與武力的國民政府積極爭取西方大國的奧援,力圖避免對日全面開戰,但中日戰爭(抗日戰爭)仍在1937年全面爆發,制憲國大因此被迫延期召開,「黃金十年」也告以終結。

抗日戰爭

1937年,蔣中正在廬山宣佈長期抗戰開始

第二次下野與復職

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地區。東北軍政領袖張學良在蔣中正的「不抵抗命令」下,未進行軍事抵抗,導致東北淪陷,滿洲國傀儡政權建立。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開會,胡漢民等堅持要蔣下野。蔣遂辭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等軍政各職,離京回鄉,為蔣第二次下野。

1932年1月,日軍進佔錦州。蔣中正發表「獨立外交」演講,痛切指陳宣戰之弊害。日軍於同月侵入淞滬,第十九路軍就地抵抗,「一二八戰事」爆發。蔣以辭職在野之身,密電各軍積極準備抗日。國民政府遷都洛陽。蔣密令何應欽指揮第十九路軍作戰,並密令張治中率第八十七與第八十八兩師加入淞滬抗戰。3月,四屆二中全會在洛陽開會,決議再任蔣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新負責中國政事。

1933年1月,日軍攻破榆關,中共則在江西擴張。蔣中正籌劃應付日軍、共軍呼應夾擊之對策,決定「對外積極準備,對內加緊剿共」。2月,日軍對熱河開始進攻。國聯決議不承認滿洲國。蔣一面派兵北上防日,一面加緊剿共,並密籌對日宣戰與封鎖之準備。3月,承德失守。蔣北上佈置。日軍又侵,長城戰起,蔣進駐保定督戰,第二、第二十五軍於對日作戰中獲勝。蔣制定攻擊古北口計劃,確定華北作戰方略,並解除張學良之軍職。4月,日軍謀與「滿洲國」聯合進攻多倫,爆發察省危機。同一時期,江西新淦為共軍所攻陷。蔣赴贛主持國軍剿共軍事會議,表明長期抗戰方略與決心。為此,蔣隨後發表《告各將領先清內匪再言抗日電》,申明「外寇不足慮,內匪實為心腹之患,如不先清內匪,則無以御外侮」。6月,「塘沽協定」簽字,指示停戰後應注意善後之點。同月,密令購備裝甲汽車、坦克車等武器。7月,廬山軍官團訓練開始,蔣親赴牯嶺主持訓練事宜。8月,籌劃對日開戰時國府遷都西北之準備。9月,令中學以上畢業生實施軍事訓練。趕筑西北公路。籌備洛陽航空分校。10月,蔣在南昌召集各將領會議,杭(杭州)江(江山)鐵路建築完成,八省糧食會議開會,規劃建築江防海防各要塞。11月,令召集蒙古青年受訓,妥籌移民辦法,切實整理田賦。

1934年1月,閩變落幕後,蔣中正在病中口述《敵乎?友乎?》一文,囑陳布雷筆錄其詳,以徐道鄰名義發表,警告「日本今日之冥行不顧,有類於狂夫之趨井」,同時曉諭國人:「中國則應堂堂正正,秉持正義,救人兼以救己。如其形勢可能,且當為日本開覺悟之路,不必存投石下井之心。」。[27]日本方面也察覺了此文最低限度也是蔣介石所授意,各刊物紛紛翻譯轉載,和平談判的空氣一時濃了起來。


加緊備戰
1934年7月,蔣在成都計劃峨嵋訓練團,前後共有畢業生兩期。同月,日軍於西南四處製造軍事威脅,並令特務機關到處滋擾。9月,蔣劃配四川各軍防地,嚴禁軍人干涉行政財政,除了打破已往割據分裂之積習並同時整理四川地方鈔幣,由中央發行公債收回之。10月10日,蔣發表國民經濟建設運動之文。日本於同時提出華北五省特殊化口號,策動華北獨立,脫離中央。蔣由川飛陝,巡視豫、晉,與閻錫山會商安定西北計劃。12月,國民黨第五屆一中全會開會,蔣提出對日決策之基準:「和平未到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

1936年1月,蔣中正派員赴歐接洽經濟合作,以利國防建設。同月,宣佈國難時期教育宗旨,並接見日大使有吉明及其武官磯谷,直接商談中日交涉。2月,令速加強全國鐵路與公路建設。修正民眾訓練主旨及實施要領。日本發生政變。3月,令清剿晉共,並加強綏遠防務。同月,日本破壞海關緝私,並增兵華北,國府一再提出抗議。

1936年8月,日本對華提出五條件,蔣中正回京商決對策,電戒各省作對日交涉破裂之準備,並令各省編練壯丁。10月,對日反提五條件,表示抗日決心;檢閱全國童子軍;巡視豫、陝,駐節洛陽,督剿殘共。蔣五十壽辰時,全國發動獻機祝壽。11月,蔣派陳誠入晉主持綏防。蒞太原,督攻蒙古並奪回百靈廟。

西安事變

蔣中正與張學良在西安(1936年)

1936年12月,蔣赴西安,召集各將領在西安會談,並嚴督張學良、楊虎城加緊進剿陝北的中共紅軍。蔣雖從情報中獲知中共主力在到達陝北後與當地的東北軍和西北軍交往密切,但對張學良的忠誠並無懷疑。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突然發動「兵諫」,向蔣提出停止剿共,改組政府,聯合抗日等要求,史稱「西安事變」。張學良本以為會得到蘇俄的政治和軍事上的支持,繼而組織以自己為核心的聯合政府,不料蘇俄當局公開強烈反對他的行為。經宋美齡、宋子文、端納及周恩來等人的斡旋,蔣在12月25日被釋放,西安事變和平落幕,蔣回京時受到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28]西安事變雖和平落幕,但剿共工作卻功虧一簣,影響日後中國歷史發展極為深遠,讓蔣惱恨不已。[29] [30]東北軍在事變之後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遂被國民政府改編,國府對西北的控制也得以加強。中共與國民政府達成協議,中共宣佈解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改為邊區政府,並停止「土地改革」,將紅軍編入國民革命軍序列成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國民政府則通過「根絕赤禍案」,停止軍事剿共,為改編後的中共軍隊撥發軍餉(中共官方黨史所稱的「國共第二次合作」至此開始)。此時,華北形勢日益緊張。[31]

盧溝橋事變

蔣中正在國立武漢大學閱兵(1937年)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蔣中正在江西廬山發表了著名的「最後關頭」演說。[32],至此表明了對日軍挑釁的退讓底線。同時採取緊急措施,編組第一線戰鬥部隊100個師,預備部隊80個師,後備兵員100萬人。國民政府亦將重要的設施、人力向西南遷移,使西南成為日後抗戰的大後方。蔣於7月13日電令宋哲元,謂「中央已決心運用全力抗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以保持我國家之人格」。

日本認為攻下京滬就能讓中國屈服。1937年7月16日,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長谷川清向海軍軍令部報告:「為制支那於死命,須以控制上海、南京為要着」。26日,蔣中正接見美國駐華大使,告以「東亞局勢已至最後關頭,望告其政府,作轉危為安之計」。8月9日,兩名日本軍人以汽車沖入上海虹橋機場,與中國保安隊戰鬥中戰死。日軍乘機在上海集中兵艦,以陸戰隊登陸,要求中國方面撤退保安隊,拆除防禦工事。12日,日陸軍省動員30萬兵力分赴上海與青島。保安隊是「一二八」停戰以後上海地區僅有的中國部隊,蔣認為,撤退保安隊,上海將與北平一樣,為日軍佔領,故決定拒絕日方要求。8月,蔣調遣五十萬精銳部隊赴上海防守。8月8日,蔣發表《告抗戰全軍將士書》,指出此次日軍大舉入寇,攻取平津,「此誠為我民族莫大之奇恥,亦中國歷史未有之巨變」,要求全軍將士:「要確立最後勝利之自信」。


淞滬戰役
8月14日,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下令對日軍發動總攻擊,大規模對日抗戰遂於淞滬全面爆發(淞滬會戰)。8月20日,陳誠向蔣提出,華北戰事擴大已無可避免,不如擴大滬事以牽制之。8月23日,增援日軍在軍艦密集炮火的掩護下,於長江南岸強行登陸,上海戰場日軍參戰兵力超過華北,達9個師團,20萬人以上。淞滬的國軍轉入頑強的守衛戰。由於蔣中正將大量主力集中在上海,缺乏運輸工具和重武器及空軍的掩護,陷國軍於被動挨打之局,國軍在淞滬戰場傷亡很大。[33] 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大規模抗戰仍袖手旁觀。[34]11月7日,蔣在日記寫道:「保持戰鬥力以圖持久抗戰,與消失戰鬥力以維持一時體面相較,則當以前者為重。」同日,蔣下令中國軍隊自上海蘇州河南岸撤退。11月11日,國軍撤離上海,一潰千里。蔣決計遷都,長期抗戰。

首都南京是戰是守,意見不一。[35]唐生智遂自動請纓負責守衛南京,蔣最終接受了唐的意見。不過,蔣也確知南京難守。11月27日,蔣巡視南京城防工事,嘆惜道:「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也。」12月1日,蔣下令將沿海的工廠、企業等陸續遷入內地復工生產。12月13日,南京淪陷。


堅持抗戰
蔣中正在主要沿海城市被佔領,經濟資源和財政收入不斷告急的情況下,抵制住了政府內部求和派的壓力,投入百餘萬國民革命軍堅持抗戰,盡全力阻止日軍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36]蔣在12月17日發表的《告全國國民書》中表示「中國持久戰,其最後決勝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實寄於全國之鄉村,與廣大強國之民心……人人敵??,步步設防,則四千萬方里之國土之內國處皆可造成有形無形之堅強壁壘,以致敵於死命。……最後勝利必屬於我。」[37]日本於年底提出和談條件,要求中國「放棄抗戰,承認滿洲國,設立非武裝區,對日賠款」。蔣中正乃決定對日方所提議和條件一概不理,他強調日本所提出的和談條件「等於滅亡與征服,我國自無考慮餘地……與其屈服而亡,不如戰敗而亡。」


遷都重慶
1938年春,日本發表「爾後不以國民政府為交涉對手」的聲明,大量增兵進攻中國。3月29日,中國國民黨於武昌舉行全國代表大會,蔣中正被推舉為總裁,發佈「抗戰建國綱領」,明示一面抗戰一面建國的主張,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號召全中國青年為建設三民主義新中國而努力,並通過設置「國民參政會」,作為戰時最高民意機構。4月,國軍在台兒莊大勝,史稱「台兒莊大捷」。5月國軍撤出徐州,6月黃河決口,阻撓了日軍的進攻。10月25日,國軍撤離武漢。12月,主張與日本媾和的汪精衛自重慶出走河內,蔣發電報給香港大公報的張季鑾,希望輿論對汪寬留餘地。12月29日汪發出「艷電」,決定提倡「中日友好」,蔣正式加以譴責。1939年元旦,中國國民黨決議開除汪精衛的黨籍。二月,日軍攻佔海南島。


抗戰與建國
蔣中正於國民參政會第三次大會中,受推舉為議長,提出「如何建立民主政治」的報告,期望在抗戰中也同時樹立民主政治的基礎。3月,蔣於重慶青木關創「中央訓練團」。五月,日軍發動空襲,總計對西南大後方投彈六萬零一百七十四枚,中國戰時首都重慶受創最烈,尤其5月3,4日,落彈上萬枚,傷亡慘重。蔣在日記中寫道:「觀我民眾,遭此慘痛,仍無一句怨及抗戰之言,更增余之樂觀與勇氣矣!中華民族之志氣……殘忍暴行豈能脅制!」。九月,蔣親手訂定「縣各級組織綱要」,作為實施「新縣制」的藍本,此綱要對日後蔣在台灣實施的地方自治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內在的敵人
1940年夏,法國被德國攻陷,英國亦岌岌可危,日本趁機脅迫英法關閉滇緬公路、滇越鐵路,中國對外交通完全斷絕。法國更讓六萬日軍假道越北進攻滇桂抗。蘇聯和日本在此時簽訂「互不侵犯協議」,美國則繼續出售鋼鐵和石油支持日本的軍火工業。國軍有錢買不到武器,買到了又運不回來。

同年,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傀儡政府,並與日本簽訂密約,蔣中正嚴正駁斥,並明令通緝。國共軍隊之間更不斷發生軍事衝突。在「皖南事變(又稱新四軍事件)」後,蔣中正以新四軍偷襲國民黨軍隊為由,包圍攻擊新四軍軍部,宣佈新四軍為「叛軍」,並停發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餉,國共關係不斷惡化。


太平洋戰爭
1941年6月,德國突擊蘇俄,之後美國仍與日本談判,希望促使中日議和,蔣中正電告美國政府,不得犧牲中國以謀求對日本妥協,要求日本必須從中國撤兵及歸還侵佔中國之土地。美國政府隨後停止了對日本的戰略物資供應,並要求日本在只承認蔣中正領導的國民政府(與日本人扶持的南京汪精衛『國民政府』相對)的前提下無條件退出全部中國領土。

12月7日,日軍突擊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38] 中國與美英等國同時對日正式宣戰,中國成為同盟國成員之一。

蔣中正宋美齡夫婦與史迪威將軍於緬甸(1942年)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國在美國華盛頓簽訂反侵略共同宣言,蔣中正受推舉為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指揮中、泰、越等地區的同盟國軍隊作戰。1月4日,國軍在長沙大勝日軍,日軍五萬七千人陣亡,史稱「長沙大捷」[39]二月,蔣與夫人宋美齡訪問印度,與甘地會談戰時合作,戰後獨立事宜。隨後,赴緬甸視察中國派出的遠征軍。4月,英軍主力七千餘人在緬甸仁安羌遭到日軍襲擊,中國軍隊前往救援,但因撤退問題,蔣與英美軍隊統治者約瑟夫□史迪威產生間隙。[40]6月,蘇俄在新疆以兵力脅迫盛世才,企圖完全控制新疆,盛世才電告蔣,願意歸於中央政府。


中國躋身世界四強之列
1942年8月,蔣親自巡視西北。10月初,蔣敦促美國率先自動放棄「對華不平等條約」,10月9日,美英兩國通知蔣,願意與中國談判締結新約。[41]11月,受過美式教育的蔣夫人宋美齡應美國總統羅斯福夫婦之邀,前往訪問,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演講,受到熱烈歡迎。[42]美國朝野普遍認為蔣中正及其國民政府是中國的希望之所在。雖然蔣中正在中國推行的訓政與美式民主有很大差距,但是由於同為同盟國盟友,當時美國政府、國會、一般民眾對於蔣中正頗有好感;也因此,中國此階段的國際地位有了大幅提升。

 

1943年,蔣中正、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及溫斯頓□丘吉爾進行的開羅會議。

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簽訂「平等新約」,隨後各國陸續與中國重定新約,危害中國百年的不平等條約自此廢除。蔣中正於三月着《中國之命運》,敘述不平等條約的由來、國民革命奮鬥的過程、與今後國民努力的方向。8月,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逝世,10月,蔣繼任國民政府主席,並與美英蘇聯合發表「四強宣言」,共同擔負戰後國際和平安全的責任。11月18日,蔣偕同夫人前往埃及參與開羅會議,主張「所有日本竊奪之中國一切土地,如滿洲、台灣、澎湖,均應由中華民國恢復之」,「日本之國體待戰後由日本人民自行決定」及「扶助朝鮮與安南獨立」,並對美國總統羅斯福明白表示:「中國對泰國、緬甸、越南等,沒有領土野心」,「戰後中國不派兵佔領日本本土,而由美國獨自佔領」以排除蘇俄派兵日本本土。會後中美英三國共同發表「開羅宣言」。

此時蔣中正得以與羅斯福、邱吉爾和史太林並列,成為反法西斯同盟國主要領導人之一。美國認為蔣中正領導的中國國民政府是重要的盟友,可以藉由牽制侵華的日軍方式有效縮短戰爭,[43]蔣中正與美國的駐華聯絡官約瑟夫□史迪威將軍在戰爭戰略與戰術乃至性格皆不相合,兩人關係日漸惡化。美國羅斯福總統權衡利弊,將史迪威召回美國,由魏德邁將軍接替其職務。不過,蔣中正和美國政府之間的關係因此產生間隙。

抗戰勝利

1945年8月24日,蔣中正代表中華民國簽署聯合國憲章

1944年春,日軍秘密與蘇俄妥協,自東北調動五十萬兵力,發動「一號作戰」,趁國軍精銳部隊調往緬甸作戰之際,展開猛烈進攻。蔣中正提出「十萬青年十萬軍」,號召全國知識青年從軍,兩個月內已超過十五萬人。12月初,日軍攻陷貴州獨山,四川岌岌可危,所幸數日後收復獨山,局勢才告穩定。

1945年2月英美蘇三國領袖秘密簽署了雅爾塔協定,其中部分內容侵犯中國主權。根據此條約,蔣中正迫於形勢,與蘇聯政府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斯大林承諾在戰後只承認國民政府,國民政府則有條件地承認外蒙古的獨立地位。8月,日本廣島、長崎遭美國原子彈轟炸,蘇軍隨即出兵佔領中國東北。8月14日日本天皇宣佈接受無條件投降。蔣於翌日發表抗戰勝利廣播,《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宣示與人為善,勸勉國人不念舊惡,不對日本采報復措施。9月2日日本向中、美、英、蘇等同盟國無條件投降,給中國帶來巨大損失的抗日戰爭至此結束。9月4日,蔣發表《抗戰勝利告全國同胞書》[44]


國共再戰

規定『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的《國共雙方代表會談紀要》(《雙十協定》)

雙十協定
 
規定『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的《國共雙方代表會談紀要》(《雙十協定》)抗戰結束後,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並躋身五大國之列,清末以來簽署的不平等條約得以廢除,並與世界各國重定平等新約。但抗戰期間,國民政府在淪陷區的統治已瀕於瓦解,而中共在卻得以在華北地區進行游擊戰和廣泛的政治動員。中共的正規軍隊由抗戰初期的5萬餘人,大幅發展為抗戰結束時的127萬餘人,民兵達268萬餘人。國共軍隊的比例從60:1變為3:1。 中共對國民黨軍政系統的滲透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熊向暉,郭汝瑰,劉斐等中共地下黨員均進入了國軍的指揮核心,衛立煌等國軍高級將領也與中共不斷聯繫,而蔣中正對此並未察覺。國民政府在戰後還深受通貨膨脹問題及貪污腐敗的困擾。

為避免內戰,國、共在美國調停下簽署了《雙十協定》,但蔣對共產黨的誠意不抱幻想,他在1945年10月11日的日記中寫道「共黨不僅無信義,且無人格,誠禽獸之不若也」。由於國、共兩黨的意識形態不可調和,加之國、共都相信可以用軍事手段消滅對方,「動員戡亂」的內戰(中共稱之為解放戰爭,國民黨稱之為抗共護國戰爭)很快爆發。

結束訓政,施行憲政
1946年5月5日,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蔣仍回南京主持政事。隨後前往淪陷十四年的東北。10月21日,蔣偕同夫人飛抵台北,參加台北中山堂舉行的台灣光復一周年紀念大會。同年11月15日,在共產黨缺席、但國大代表總數仍達到法定人數的情況下,制憲國民大會在南京召開,11月28日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向大會提出《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由大會主席團主席胡適接受。12月25日,三讀通過,於當天閉幕式中由大會主席遞交國府主席。1947年元旦,中華民國憲法頒佈。11月,選舉行憲後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2月25日,憲法正式施行,中華民國進入憲政時期。

軍政經情勢逆轉

軍政經情勢逆轉

1947年2月,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蔣依時任台灣行政長官陳儀的請求,派遣第二十一師劉雨卿部隊前往台灣進行武力鎮壓,同時也派遣監察使楊亮功前往調查事件真相,儘管蔣於3月13日電告陳儀:「請兄負責嚴禁軍政人員施行報復,否則以抗命論罪」,但最終還是造成了台灣大量平民的傷亡。

1948年3月29日,蔣中正經國民大會以2430票的高票選為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任總統,於5月20日就任。4月18日,國民大會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於同年5月10日施行。8月,大陸地區改革幣制失敗;9月,濟南戰役失利,軍事、政治、經濟及外交等情勢逆轉,在遼西會戰、徐蚌會戰、平津戰役中,國軍精銳盡失。握有重兵的桂系將領李宗仁、白崇禧等人要求蔣中正下台。


堅守台灣
1949年1月10日,蔣派其子蔣經國前往上海會見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將中央銀行所存之美金與黃金移往台灣存放。11日,蔣致電陳誠,指示治台方針六點。隨後,蔣指示陳誠在台灣實施三七五減租,於視情況在台灣發佈戒嚴令。21日蔣發佈「引退文告」,由副總統李宗仁任代理總統,與共產党進行和談。

要注意的是,在中華民國憲法第49條中,明文規定寫到「總統因故不能視事時,由副總統代行其職權。總統副總統均不能視事時,由行政院院長代行其職權。」因此蔣中正只是暫時停止履行總統職務,並沒有辭職或解職,所以在引退下野期間,蔣中正在身份上仍然是中華民國總統,只是職權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職權。

蔣下野後,返回故里奉化溪口,隨後決定了補救方針,包括:從黨務革新下手、以台灣為新軍事基地、對外爭取奧援、遷移中央政府於台灣。李宗仁等人曾多次要求蔣出國,蔣予以拒絕。[50]李宗仁議和失敗後,國府拒絕了共產黨提出的投降條件。4月,共軍渡過長江。蔣以中國國民黨總裁的身份前往上海、舟山群島等地督戰。[51]

8月,美國政府發表《對華關係白皮書》為美國對華政策徹底失敗辯護,並嚴詞批評蔣。8月3日,蔣以總裁身份訪問韓國,與韓國總統李承晚發表聯合聲明,組織「反共聯盟」。蔣在台灣草山(陽明山)成立總裁辦公室,隨後成立革命實踐研究院訓練幹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要員、國大代表、學者專家及國軍各部陸續撤往台灣。10月,國軍於金門迎擊中共的人民解放軍,獲得勝利,史稱「金門戰役」。12月5日,代總統李宗仁託病自香港遠走美國。蔣協助國民政府安遷台灣後,搭機飛往重慶、成都指揮最後的抵抗。12月10日,中共軍隊逼進成都,蔣中正與蔣經國父子,乘軍機飛往台灣,自此而後,蔣未再踏足大陸。


台灣時期

復行視事與韓戰爆發
1950年,中華民國政府多次電請在美國的代總統李宗仁回台主持政務,李宗仁回復以「醫囑不宜遠行」為由,滯留美國。在國大代表及各界人士的勸進下,蔣中正於3月1日在台北復行視事,履行中華民國總統職權。雖然李宗仁在美國聲稱蔣中正此舉是違反憲法的,但美國亦已宣佈承認蔣中正為總統。同年年初,美國總統杜魯門聲稱:「盟國對中華民國統治台灣四年的事實已予接受」。關於台灣主權的問題,蔣中正在革命實踐研究院演講時表示:「台灣的主權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有一些法律程序還未完成,須待對日和約的簽訂」。由於美國對中華民國政府採取「袖手旁觀」政策,蔣為了重整軍備,向日本聘請軍事顧問人才,稱為「白團」。1月6日,故宮南遷文物順利運抵台灣,暫存台中。

6月,韓戰爆發,美國恢復對中華民國政府的軍事及經濟援助,並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中華民國自此轉危為安。7月,蔣進行國民黨的黨務改造,確立國民黨屬性為「革命民主政黨」,並在農林工商文教等機關團體建立黨組織,任命蔣經國為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主掌軍隊、政工、情報及指揮對大陸游擊戰,憲政方面,維持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體制,並開始實施地方自治。


軍政經改革
1952年4月28日,中華民國與日本簽訂中日和約,12月2日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為台灣建立了軍事安全保障[52] ,隨後正式展開了各項改革、建設台灣的措施,包括:

土地改革:實行「三七五減租」改善租佃制度,「公地放領」將公有土地移轉為現耕農民所有,「耕者有其田」徵收放領私有耕地,創設自耕農戶,促使台灣農村復興,並實施「平均地權」規定地價,照價徵稅,照價收買,漲價歸公,所得用來擴大社會福利建設,促使農村的人力和資本向城市中的工商業移動,實現了孫中山「平均地權」的理想。
地方自治:制定台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使各縣市以下各級政府首長與民意代表均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
國民教育: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擴展高等教育,建立技職教育體系。
發展各項經濟建設,擴大社會福利建設:興建國民住宅,辦理低利貸款,鼓勵外資、私人投資。
維護與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整理保存文化遺產,矢言建設台灣為「三民主義模範省」和「反共復國的自由基地」。

「復興中華文化」
蔣中正在台灣時期最大的願望是「復興中華文化,光復大陸國土。」他一度認為韓戰會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國民黨在美蘇交戰的大局面下可反攻大陸,但韓戰在史太林死後迅速結束,美蘇關係亦得到相當緩和,美國並不支持他的反攻計劃。國民黨軍隊雖不斷嘗試小規模對大陸反攻,但敗多勝少。在國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發生其後由共產黨自行停戰的金門炮戰。中華民國政府在1958年發表的中美聯合公報中對外宣稱恢復大陸人民之自由的主要途徑為實行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但蔣中正仍繼續積極主持極為機密的國光計劃。在六十年代中期中華人民共和國研發出原子彈後,國府軍事反攻大陸的可能不復存在,但蔣中正仍堅稱中華民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對包括外蒙古在內的中國全部領土擁有主權。為了與中共的文化大革命分庭抗禮,他主持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在冷戰的背景下,大部分西方國家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聯合國及其他組織內的中國席次亦是由中華民國代表。中共「輸出革命」的外交政策和文化大革命等動亂,也促使這種國際情勢得以持續。

 

外交挫敗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內代表中國席位議題獲得多數國家的支持,中共堅持「台北不出,北京不入」,「驅逐蔣幫」。蔣中正則堅持「漢賊不兩立」,堅決反對接受美國的「兩個中國」提議,於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前夕,宣佈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並發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告全國同胞書》。


逝世與遺囑
1969年9月16日,蔣中正在陽明山遭遇車禍,[53]身體狀況自此大為衰退。蔣中正在1975年於病中手書「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4月5日清明節午夜十一時五十分,蔣中正因突發性心臟病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54][55]

根據侍從翁元的回憶,「老先生歸西時,沒有交代任何的遺言。」[56],遺囑由秦孝儀代筆。並且直至蔣中正過世後,五院院長才簽名以為旁證。[57]內容如下:

自余束髮以來,即追隨總理革命,無時不以耶穌基督與總理信徒自居,無日不為掃除三民主義之障礙,建設民主憲政之國家,堅苦奮鬥。近二十餘年來,自由基地,日益精實壯大,並不斷對大陸共產邪惡,展開政治作戰,反共復國大業,方期日新月盛,全國軍民,全黨同志,絕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懷憂喪志!務望一致精誠團結,服膺本黨與政府領導,奉主義為無形之總理,以復國為共同之目標。而中正之精神,自必與我同志同胞,長相左右。實踐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復興民族文化,堅守民主陣容,為余畢生之志事,實亦即海內外軍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職志與戰鬥決心。惟願愈益堅此百忍,奮勵自強,非達成國民革命之責任,絕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毋忽。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蔣中正去世後,總統職位由副總統嚴家淦繼任,真正的權力則是由其子蔣經國掌握。

1978年,時任行政院院長的蔣經國於嚴家淦結束第五任的任期後,由國民大會選舉,任中華民國第六任總統。1988年,蔣經國去世於第七任中華民國總統任內。

蔣中正遺體目前置於銅棺中,靈櫬暫厝桃園縣大溪鎮慈湖,其子蔣經國的靈櫬則暫厝頭寮陵寢,「以待來日光復大陸,再奉安於南京紫金山」。 [58][59]

 

大膽島(金門)上著名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

 

婚姻


 
晚年的蔣中正與蔣夫人

蔣中正在十四歲時,經媒妁之言,娶同村毛福梅(1882年-1939年)為妻。蔣中正與毛福梅生有一子經國。蔣中正與毛福梅分居後,在1911年迎娶姚冶誠為妾,婚後沒有生育子女,但若干年後收養了蔣緯國(緯國的親父為蔣中正留日時之好友戴傳賢)。蔣中正在1919年結識陳潔如(1905年-1971年),經過張靜江及孫中山的介紹,他與陳潔如在1921年12月5日結婚。1927年,蔣中正登報聲明與幾位前妻脫離關係,隨後於1927年12月1日與宋美齡(1897年─2003年)於上海結婚。

蔣中正在西安事變時,曾給宋美齡和兩個兒子留下遺囑:

美齡吾妻:

吾決心殉國。經國、緯國吾子即汝子,望善視之。
     
經國、緯國吾兒:
余只承認宋美齡為余唯一之妻,務望汝等以生母待之,則吾雖死九泉之下亦瞑目矣。


蔣中正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逸聞


 
蔣中正與長子蔣經國


在1948年5月20日的正副總統就職大典上,李宗仁被蔣中正擺了一道。1920年歲末,蔣中正檢點賬目,發現全年花費已達七八千元之多,頓覺驚心,在日記中嚴厲自責說:「奢侈無度,游墮日增,而品學一無進步,所謂愛、廉、謙、謹四者,毫不注意實行,道德一落千丈,不可救藥矣!」1925年4月,他到上海的大新、先施兩家著名的百貨公司選購物品,自以為「奢侈」,在日記中提醒自己:「逸樂漸生,急宜防慮。」同年5月,自覺「心志漸趨安逸,美食貪樂,日即於腐化」,曾嚴厲自責:「將何以模範部下,而對已死諸同志也?」


1923年1月7日,蔣中正離開東路討逆軍總司令部赴鼓浪嶼,見石壁新刻「天地正氣」四字,頓發興致,揮筆寫下「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對聯。指一亭對同游者說:「在此亭後築屋三間,隱居於此,可足平生之願」。又在湧泉寫「其介如石」四字,請湧泉寺僧人僱工刻於更衣亭西,以為紀念。


1948年副總統競選,當投票達最高潮時,蔣中正在官邸內屏息靜聽電台廣播選舉情形,並隨時以電話聽取報告。當廣播員報告蔣的異己──李宗仁的票數已超過半數依法當選時,蔣中正盛怒之下,竟一腳把收音機踢翻,氣喘如牛,拿起手杖和披風,立刻命令侍從備車。上車之後,侍衛忙問:「委員長,開到哪裏去?」蔣仍一言不發,司機因蔣中正煩悶時總喜歡到陵園去,乃向中山陵開去。剛剛駛進陵園道上,蔣中正忽高叫:「掉轉頭,掉轉頭!」司機乃開回官邸。蔣中正才下車,立刻又上車,再度吩咐開車出去。隨從侍衛見蔣中正如發瘋一般,恐怕他自殺,乃加派車輛隨行。蔣中正的座車剛進入陵園,他又吩咐掉轉頭。轉回之後,又令司機開向湯山去。當選翌日,李宗仁夫婦至蔣中正黃埔路官邸拜候。二人在客室中枯坐了三十分鐘,蔣中正夫婦才姍姍而出。李宗仁請示蔣中正,就職典禮上正副總統應着什麼服裝?蔣中正說穿西裝大禮服。李宗仁急忙連夜找上海有名的西裝店,趕製了一套硬領燕尾服。到典禮前夕,李宗仁忽然接到蔣中正手諭說,典禮改着軍常服。 可是在就職典禮上,總統就位時,李宗仁忽然發現蔣中正並未穿軍服,而是着長袍馬褂;身着軍服的李宗仁站在蔣身邊,活像蔣的副官。蔣中正欲使李宗仁難堪,卻只是使蔣本人在歷史上又多其難堪的一筆而已。


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自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開始編碼時,編號第一號的身分證擁有者就是蔣中正,字號為Y10000001。


根據《亞洲周刊》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報道,林彪在文革爆發後不久,從陶鑄處獲悉毛澤東對自己關於「政變」的講話有所猜疑,林陶二人在1966年末派黃埔四期同學蕭正儀赴香港,秘晤居住香港的前國軍華南補給區中將司令週遊(同林,陶,蕭三人一樣,周也是黃埔四期的學生)並轉交一秘函,林彪在函中傾訴自己「處危疑之局,遇多疑猜忌之主,朝榮夕枯,詭變莫測,因思校長(蔣中正)愛護學生無微不至 ,苟有自拔之機,或不責已往之錯……」。該函由週遊在1966年11月送交國防部特呈蔣經國。台灣方面對此做出了秘密回應,表示歡迎,但與林彪之間的聯繫隨後中斷。據陶希聖回憶,林彪死訊傳到台北時,蔣中正為之落淚。


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副官錢如標在潤滑蔣中正的肛門時,不慎使肛門受傷,血流如注。蔣中正大怒,只說了一句:「把他給我關起來!」錢副官就這樣被關了五年。


據說蔣介石在成為中華民國總統後,想將浙江奉化武陵鎮的老宅擴建一下,而蔣幼年時候的鄰居周順房堅決不願意騰出地盤。蔣介石卻並未利用權力對其強行拆除,今天還能看到那家周順房千層餅店。
 

評價


常平站感吟一絕 

蔣中正 

  親率三千子弟兵

  鴟鴞未靖此東征

  艱難革命成孤憤  

    揮劍長空涕淚橫 


蔣中正在近代中國歷史上佔有的位置舉足輕重,是個毀譽兼有的人物,人們對他的評價趨於兩極化。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絡的普及,中國大陸地區人民對蔣中正的了解逐漸增多,對他的評價也逐步發生了變化。由於2005年是抗日勝利60周年,抗日領袖是蔣是毛,引起各地網絡界的廣泛議論。


正面
有人認為蔣中正堅忍不拔,在孫中山之後領導國民黨戰勝形形色色專制勢力的反撲,統一了中國,捍衛了共和國統,重建了中華民國。


有人認為蔣中正在抗戰中的地位無人可以替代,是民族英雄。中共領導人在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紀念活動中,首次公開承認國民革命軍也是抗日戰爭的主導力量。大陸民眾更逐漸認識到國民革命軍是在蔣介石領導下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香港街頭舉辦蔣中正生前的相關事跡展覽會。有人認為蔣中正領導下的中國政府光復了曾為日本殖民者佔據達五十年(1895年-1945年)之久的台灣,讓台灣人民脫離日本高壓殖民統治。


蔣中正於八二三炮戰當時,美國政府曾要求台北當局放棄金門,稱金門、馬祖列島並不在《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防禦義務之中,這個要求被蔣中正所拒絕。並且誓言就算只用中華民國國軍的力量,也要堅守金馬。


馬英九認為蔣中正對台灣的貢獻有三方面[66]:光復台灣、建設台灣與保衛台灣。建設方面除了土地改革、9年國民義務教育及發展經濟外,更重要的是蔣中正在政府剛遷台、韓戰方酣的動盪之際,毅然推動地方自治,對台灣民主發展有很大的貢獻。蔣中正還支持婦女解放、廢除養女制,對台灣的人權進步有很大貢獻。 當初若沒有蔣中正保衛台灣,台灣可能已淪入鐵幕,也就沒有後來的經濟發達與教育普及。


蔣中正努力以台灣為中華民族復興基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使中華文明的一部分精華得以在台灣保存,未受中共發起的各種政治運動的影響。


有人認為蔣中正一生致力維護中華民國法統,不論是剛遷台的危機期或是之後的安定期,堅決反對台獨和國際託管台灣,重視中華民國利益及台灣人民意願,是真正的愛中國者。


幾乎所有跟蔣接觸過的中外人士都不否認蔣品德上的優點。蔣日記自1915年即未間斷,至1972年健康惡化為止長達57年之久,此等自律、有恆之功夫連許多學者都佩服不已。西方史學界對蔣中正的正面看法有:「律已甚嚴」、「生活節儉」,有「鋼鐵般決心」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他的各種偉大優點,使他成為一個忠誠愛國的、不與人同流合污的和足智多謀的領袖,他百折不撓地決意保持其他國家的獨立,不受任何外國控制,一心要為他憲政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礎」[69]
香港的親台團體對蔣氏在台灣期間的建設及措施多持正面態度,然而對於其威權統治亦有一定批評。


鄭義在《客觀公正地評價蔣介石這個歷史人物》一文中指出:「根據避免泛道德主義的標準,根據不以成敗論英雄的原則,根據改朝換代後不用政治力量污衊對手的中國歷史學傳統。再參考大量的國府檔案,我們可以確認蔣在近代史上功大於過,蔣的失敗不只是蔣個人的失敗,蔣的失敗可視為中國近代史上現代化的重大挫折,共產主義的暴興,是中國現代化的一股逆流,這股逆流犧牲了大批國共雙方的菁英份子,這股逆流餓死了數千萬善良百姓,這股逆流讓中國社會倒退了幾十年。最後共產黨放棄了共產主義,以致於虛耗了幾十年後一切從頭開始。」

負面
 
貳佰圓新台幣上的蔣中正肖像依照李宗仁回憶錄所述,蔣中正的統治有着流氓治國的特色,類似與台灣現在的「黑金政治」。[71]「所以蔣先生在中國戰場縱橫數十年,他所憑藉的武器,不外金錢收買和分化離間的伎倆。若從純軍事觀點立論,則蔣先生實在是既不能將將,也不能將兵,若以他一己的意志來統兵作戰,安有不敗之理?只以軍事一端作簡單的論列,中共統一大陸,實非偶然。」


美國總統杜魯門對蔣中正始終沒有好感,而且對美國的援助遭嚴重虧空以及美國國會和聯邦調查局注意到孔宋兩家不正常的斂財手法而十分不滿。美國作家默爾□米勒有一次採訪杜魯門總統,杜魯門就氣得大罵地說:「他們(國民黨)都是賊,個個都他媽的是賊……他們從我們給蔣送去的38億美元中偷去7.5億美元。他們偷了這筆錢,而且將這筆錢投資在巴西的聖保羅,以及就在這裏,紐約的房地產。」[72]杜魯門77歲高齡接受採訪時,提起蔣,仍然怒火中燒:「我從來沒有改變我對蔣他們那幫人的看法。他們個個都他媽的該進監獄!如果我活着看到他們鋃鐺入獄的那一天,我將很高興。」

汪榮祖、李敖[74]認為蔣中正不是一個稱職的軍事領袖。蔣中正曾身為黃埔軍校校長,卻是個不稱職的軍事家,在戰術層面乏善可陳。比如,在七七事變後,蔣中正動用了差不多全部國民革命軍精銳調往淞滬作戰,希望擴大上海之戰,以冀國際可以出面調停,犯了戰略上的錯誤。


蔣中正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默許閻錫山留任大批成建制日軍準備應付國共內戰,還聘請日軍高級將領,曾任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及三光政策、濟南慘案的主使者岡村寧次為國軍顧問,致使其未受審判。


蔣中正在抗日戰爭時為阻擋日軍,批准黃河花園口決堤,造成上千萬中國百姓受災、近百萬人死亡及數萬平方公里的田地被河水淹沒後大面積的饑荒;蔣中正亦是長沙大火的主謀。
前陸軍總司令且為國民革命軍名將的孫立人批評蔣中正視國軍為私軍,為一黨一人之工具,最終以涉及匪諜、預謀兵變之罪名,遭軟禁長達33年。
 
位於台北市北投車站 - 復興崗車站之間的一座蔣中正銅像一些評論家指出蔣中正為鞏固政權展開恐怖統治,以刑法一百條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造成白色恐怖。蔣中正在台灣的威權統治使一些台灣人對蔣評價甚低甚至充滿憎恨。國民黨當局曾製造對他的崇拜風氣,中正路和介壽路等名稱,成為台灣最常見的路名。蔣中正銅像大量出現於車站、各級學校及各公共機關。


蔣中正曾孫蔣友柏於2007年5月23日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表示「這些年來我慢慢在思考一些事。我家人曾經迫害台灣人民,後來被逼出去(指離國發展)。我們不能總是對以前的光榮無法忘記,無法接受批評,總要有人出來接受這些事情。」這是蔣家後人首次對蔣中正提出的負面評論。


蔣中正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權威統治」的力量被認為是並非來自自身權威,而是依賴軍隊和特務進行的高壓統治,造成許多無辜民眾受害、對付異議者也過於殘酷;在台灣民主化後「威權統治」成為獨裁統治的代名詞。


中共官方曾長期將蔣定義為負面人物,中共和宋慶齡等國民黨左派指責蔣「背叛總理(孫中山)遺志」,「背叛革命,血腥屠殺革命群眾」。抗日戰爭中的蔣中正被認為是「消極抗戰、積極反共」、「忽略抗日、枉顧民族利益」。在相當長的時間內(1990年代以前),蔣被批判為「蔣幫頭子」、「流氓劊子手」、「新興軍閥」、「舊勢力之化身」、「軍閥之工具」、「群眾之仇敵」、「背叛革命」、「反革命」、「反動」、「無恥」、「美帝國主義走狗」、「美帝國主義,封建地主階級,官僚資產階級,買辦階級等反動勢力在中國的代表」等。毛澤東對蔣介石的評價包括:「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中國法西斯頭子」,「獨夫民賊」[78]。陳伯達稱蔣介石為首的四大家族聚斂200億美元的財富。


張學良口述歷史痛貶蔣介石。他說:「蔣先生這個人,我批評他,他要(是)有機會,他真能(會)當皇帝。他的思想非常頑固,舊的思想,不是當代的思想,蔣經國就不同,所以我可以說,到台灣以後,要不是蔣經國,蔣介石就沒有了,現在也是沒有了。」張學良表示:「介石沒有中心思想,他的中心思想就是他自己,(我)本來很尊重蔣先生,但後來不尊重,因蔣先生完全是自我主義。」訪問者提到:「我們在可大圖書館看見很多書,是說蔣先生對台灣的貢獻。」張:「那大概都是國民黨寫出來的,要說蔣經國對台灣有貢獻,我承認。蔣先生(介石)有什麼貢獻?」[80]

其他
北伐結束後,各種地方勢力及原軍閥都表示願意歸順國民政府,國府也對其予以接納;但他們只是在形式上聽命於蔣中正。所以有人認為:部分對於蔣中正及國民黨的劣評,實際上是基於其他軍閥的惡行。


「支那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於一九三九年曾說:「看來敵軍抗日力量的中心不在於四億中國民眾,也不是以各類雜牌軍混合而成的二百萬軍隊,乃是以蔣介石為核心、以黃埔軍校青年軍官階層為主體的中央軍。在歷次會戰中,它不僅是主要的戰鬥原動力,同時還嚴厲監督着逐漸喪失戰鬥力意志而徘徊猶豫的地方雜牌軍,使之不致離去而步調一致,因此不可忽視其威力。黃埔軍校教育之徹底,由此可見……有此軍隊存在,要想和平解決事變,無異是緣木求魚」。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開羅會議上曾與蔣中正會面,他在自己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一書中對蔣有如下的評價:「他的那種沉着、謹嚴而有作為的性格,給我以深刻的印象。這時,他的權威和聲望正處在頂峰。在美國人的眼中,他是世界上的一個舉足輕重的力量,他是『新亞洲』的一個斗士。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堅定地捍衛中國、反抗日本侵略的人,同時他又強烈地反對共產黨。美國各界人士公認,在這次戰爭獲勝以後,他將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大國的首腦。後來,許多持有這些觀點和估價的人們都拋棄了他們原有的看法。我在當時並不同意人們這樣過高地估計蔣介石的力量,或中國在未來的貢獻,然而,我在這裏還是可以指出,蔣介石大元帥至今仍然獻身於當時曾使他獲得廣泛聲譽的同一事業,但是,後來他卻在自己的國家中被共產黨擊敗,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著作

蔣中正
蔣中正一生留下的文字極多,但許多文章由蔣之文學侍從陳布雷、陶希聖等人代筆,如《中國之命運》、《蘇俄在中國》等。主要內容被收入《先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其中包括:

《國父遺教概要》
《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
《中國經濟學說》
《蘇俄在中國》
《中國之命運》
《反共抗俄基本論》
蔣中正一生極為重視歷史文件文物的保存,其個人檔案於1949年由南京經上海轉運台灣,先存放桃園大溪頭寮賓館,史學界稱為「大溪檔案」。1979年7月移存台北陽明書屋,1995年移送台北近郊的國史館,1997年定名為「蔣中正總統檔案」簡稱「蔣檔」,正式揭開神秘的面紗。目前公開的「蔣檔」可分為十類:

籌筆:1923年至1972年函電、諭令,291冊
革命文獻:1923年至1945年歷史事件的記錄報告與函電,167冊
特交文卷:1927年至1964年蔣對政事情勢的規劃,5709件,分72冊
特交文電:部署呈報之電文及蔣的批示,436冊
特交檔案:幕僚、部屬、各地區之原始報告,90597件,分622冊
領袖家書:1924年至1967年,968件,分12冊
其他文物圖書、印章、勳章、書畫,888件
蔣氏宗譜,48冊
照片影輯:照片集243冊,照片67卷,底片23732袋,縮影29卷
事略日記115冊、蔣經國文電資料48冊
蔣中正與蔣經國的私人日記原稿,簡稱「兩蔣日記」。目前暫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暫存50年,將來在適當時機歸還中國)。2006年3月25日時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和蔣家媳婦蔣方智怡親自到訪下,美國史丹福大學首度將原件(1917年至1931年的日記)公之於世。

(以上文字資料選自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510/8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