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貨幣政策或有重大轉折 信貸緊縮料繼續

 

《2008年2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預測》日前公佈結果顯示,對於「今年後三個季度,中國貨幣政策會有怎樣的表現」這一問題,加息、維持和減息三種意見各有市場,體現出未來貨幣政策可能出現重大轉折,不過,多數機構認為不管怎樣變,信貸緊縮政策應繼續。

 

  《證券市場》周刊上周進行的以上調查顯示,工行、中行和交行的研究部門均認為,今年後三個季度,央行將維持信貸緊縮,並且會加息。但花旗集團等四家外資機構則針鋒相對地認為,未來應該放鬆信貸或降低利率。此外,包括中國農業銀行在內的六家機構認為,未來利率和信貸控制政策將維持不變。

 

  另悉,由15家國內外主要經濟研究機構組成的北大朗潤預測顯示,經濟學家對今年第二季度物價上漲預測創歷史新高,平均高達7.8%,而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教授宋國青則預計增長8.3%。宋國青強調,目前中國高通脹長時間持續的風險依然很大。在此情況下,改採取什麼樣的貨幣手段抑制通脹更成為高層頭痛的問題。

  工行分析師稱加息必要

  調查結果顯示,八家機構認為央行將維持信貸緊縮,並且會加息。其中,包括參加調研的中國三家大型商業銀行,工行、中行和交行。工行宏觀經濟分析師張龍清表示,加息是非常必要的,根據他的了解,沿海出口企業現在都非常困難,因此對抗通脹不能僅僅依靠匯率方面的調整,而加息才是真正縮小存款負利率的措施。

  他還表示,中美利率倒掛是早就存在的,因此也不是妨礙加息的要素,更何況近期央行行長周小川的講話態度也轉變了。4月22日,周小川在央行會議上重申,下一步要堅持從緊的貨幣政策。

  交行研究部總經理助理周昆平認為,今年央行緊縮的態度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雖然中美利率倒掛給加息增加了很大難度,但是僅僅靠提高準備金率很難達到調控目的,因此,加息是非常可能的。

  花旗集團等四家外資機構則針鋒相對地認為,未來應該放鬆信貸或降低利率。瑞銀集團新興市場經濟師JonathanAnderson表示,中國內地實際上並不是出口導向型的經濟體,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內需驅動。因此,如果央行能夠放鬆信貸,中國內地經濟增長無疑就獲得了最強勁的支撐力量。

  匯率升值是貨幣調整手段

  同時,還有六家機構認為未來利率和信貸政策將維持不變,這六家機構中也包括了中國另外一家大型商業銀行——農行。

  持同樣態度的還有雷曼兄弟的中國經濟學家孫明春,他表示:「央行加息最大的目的應該是對抗通貨膨脹,但是預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可能在下半年出現回落。我們曾經設想央行只提高三個月的短期利率,來對抗因為供應不足而造成的短期通脹上升,但是CPI可能下半年出現回落,因此加息的必要性也不強。」

  此外,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調查結果是,不支持人民幣加息的國際投行,在匯率問題上則要激進得多。從匯率的判斷,也能看出境內研究機構和國際投行之間的最大區別。除了渣打銀行,其它參與調查的外資機構都認為,二季度不存在加息的可能性,因此他們都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上升至6.8左右。美林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表示,匯率升值同樣是貨幣調整的手段。

******************************

人民幣升值料減速 單邊上漲格局或改變

人民幣在經過一輪急劇升值後,隨着近期美國減息預期冷卻,官方在推動人民幣的升值步伐也趨于謹慎。新華財經旗下子公司MNI指出,有政府官員和專家已關注人民幣的升值速度是否太快,正重新考慮加快人民幣升值以抑制通脹的政策,單邊上漲情況或改變。

  人民幣兌美元在突破7大關後最近一直在該位附近震盪整理。中國外匯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今日(29日)早盤,人民幣兌美元高開82點達6.9898,匯價在連續三個交易日溫和回調再度回升。 

 

  香港《大公報》報道,外資投行花旗集團中國研究部門主管薛瀾預期,中共政府因憂慮出口行業以及防止更多熱錢流入中國以投機人民幣升值,近期可能尋求改變人民幣單邊向上的格局。

  另外,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也認為,決定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時機和方法要先考慮穩定性及穩定市場對匯率的預期。一位外資銀行駐上海的交易商指出,人民幣4月份的升值速度確實相當緩慢,4月份結束時有可能不會取得任何漲幅。市場觀察人士普遍預期,隨着美元在海外市場的跌勢全面放緩以及中國通脹壓力緩解,今年下半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速度將放緩。

  國際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局在本周減息25個點子後可能暫停減息行動,為此,人民幣兌一美元在上周三一度創下匯改以來新高的報6.9826後,人民幣兌美元在7元的關口反覆震盪。4月升幅遠低前3月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4月份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僅升0.34%,遠低於今年首三個月分別升值1.59%、1.19%和1.24%,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速度明顯放緩。

  MarketNewsInternational引述一位熟悉決策程序的內地官員指出,現時商務部、外匯管理局和國家發改委已抱怨人民幣的升值速度太快,若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太快,政府非常可能加大干預力度。報道又引述政府官員和專家稱,因人民幣升值速度太快將引發熱錢流入且損害出口問題,故正在重新評估加快人民幣升值以抑制通脹的政策。

  有關的政府部門或官員近日已先後發表對人民幣未來走勢的言論。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司副司長孫魯軍指出,中國仍面臨對外貿易失衡的主要問題,同時導致美國經濟放緩的次按危機也加大人民幣的升值壓力,料人民幣將繼續受境內和國際因素影響,他認為政府在決定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時機和方法前,將考慮內地經濟穩定性。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日前也表示,中共政府必須穩定關於人民幣匯率將進一步升值的預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長夏斌日前稱,在人民幣兌美元已破七的背景下,短期內升值對抑制物價上漲作用有限。他指出不應按市場想像的空間和幅度調整匯率,應結合過去幾年的經濟增長情況,給人民幣確定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並穩定市場對匯率的預期。國家信息中心上周發表的一份報告亦稱,不能把人民幣升值作為抑制通脹的主要工具,人民幣的升值速度不能太快,也要儘早改變人民幣的升值預期。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429/8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