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美二十一世紀中國基金會關於在一年內解散聲明


    
    2000年4月16日
    
    
    最近, 美國二十一世紀中國基金會理事會同仁通過民主投票決定在一年內解散該基金會。為了做好善後工作,自這一決定的做出到基金會法定解散之日, 基金會將一如既往,信守對海內外學者和所有推動中國民主運動的人士的承諾,繼續在這一年內做好所有工作:包括繼續組織與國內學者的文化和學術交流活動,繼續提供對國內維權和民主運動的有力支持,繼續進行對國內民主運動的受難者及其家屬的財政資助,以及繼續我們《議報》網站的運行和"二十一世紀中國叢書"的出版等等。
    
    
    為此,理事會同仁選出由理事會董事長林培瑞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原執行主任宋永毅教授(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和《議報》現任主編張偉國先生(香港《動向》雜誌主編、本基金會理事)組成的執委會,領導和全權負責今後一年內基金會的全部活動與善後工作。
    
    
    二十一世紀中國基金會自1991年在加州正式註冊為從事教育、文化和慈善活動的非營利民間組織以來,在它的創建人劉凱申博士的領導下,遵循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原則,逐漸成為一個推動中國民主運動的卓有成效的智庫。 17年來,基金會在美國各大學組織了二十多場學術研討會﹐吸引了上千名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美國、日本和歐洲的傑出的知識分子的參與。這些會議涵蓋了中國憲政民主的前景﹐民主化策略﹐台灣經驗﹐各民族之間的對話﹐選舉與中國未來,中國當代史的歷史真相及對中國的政治變革的影響等意義重大的公共話題。
    
    
    2002年1月, 基金會的創建人、董事長劉凱申博士不幸猝然過世(死因未明)。當時的基金會負責人在理事會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去中國"闖關"被捕,導致基金會陷入人事、組織、財務和稅務上的全面危機。然而,理事會的同仁們在危難之際急流勇進,無私奉獻,使基金會渡過了重重難關。同時,他們還竭盡全力地進行了營救工作。在該負責人身陷囹圄以及剛出獄的五年中,基金會同仁們仍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籌集並向他和他的家屬提供了八、九萬美元的援助。
    
    
    更為重要的是:基金會的同仁們,在以往的五年內將基金會的工作搞得更為有聲有色。五年以來, 基金會和哈佛燕京學社、夏威夷大學、三一學院、紐約城市大學、加州大學合作,舉辦了五場極有規模的大型國際研討會,吸引了300多名海內外的知名學者和知識分子的積極參與。其中"資訊時代的族群關係"、"歷史真相和集體記憶: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五十年後重評'反右':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命運"等在國際上和中國大陸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些會議非但為中英文媒體廣泛地報導,英國BBC, 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等等還製作了對會議的長篇系列專題報道,直接向大陸廣播。美國最大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五年來發表了對這些會議的近十篇長篇特寫。這些,在基金會以往的活動中都是僅見的。與此同時,基金會同仁全面改革了《議報》電子周刊,增加了"議報論壇"、"簽名網"、"圖萃" 等等獨具特色的網頁。與五年前相比,《議報》的點擊率和讀者流量增加了近50倍!通過《議報》,中國國內不同的聲音和政見得到了有力的表達。從某種意義上說,《議報》已經成為許多關注中國民主變革的人們的精神家園。五年來,基金會同仁們還開創了對中國大陸政治犯和受難者家屬的直接援助工作,設立了"受難者家人獎"。迄今為止,基金會同仁們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向大陸的受難者及其家屬提供了近五萬美金的資助。特別應當指出的是:所有這些都是基金會同仁集集體智慧群策群力之果,他們努力工作,默默奉獻,從未貪圖個人功利與名譽。
    
    
    為此,美國二十一世紀中國基金會理事會同仁在決定解散時,心情特別的沉重。但是,這又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和經過再三斟酌的集體決定。 因為自去年8月以來,基金會內隨即發生了一系列不正常的事情。尤其是今年以來,還發生了基金會個別人在保留理事會職務的同時和在完全沒有知會理事會的情況下,以另外的非營利組織主要負責人的身份,向同一支持我們的重要基金審發機構申請經費,造成了非營利組織必須避免的嚴重的"利益衝突"。這一行動不僅給上述基金審發機構造成極大困擾,也自然給我們基金會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二十一世紀中國基金會理事會認為:為了避免海外從事民主運動的各類組織中因爭奪資源而引發的悲劇性內鬥和內耗在我們身上重演,為了中國非暴力抗爭運動的整體利益和訴求,我們不需要也不願意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捲入這種無謂的資源爭鬥。因此,我們決定:1)放棄前述基金審發機構已經承諾給我們的今年的運作資金; 2)在一年內解散基金會,並做好善後工作,不提供進一步"內鬥"和"內耗"的空間。
    
    
    如前所述,在做出這一決定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十分沉重。然而,我們向公眾慎重承諾:在未來的一年裏,我們期望以善始善終的敬業精神,向我們多年的朋友和知音,以及所有關心和激勵過我們的公眾,做出一個負責的交代。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417/8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