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鈔票追逐 地產和股票價格暴漲 通脹要來了

房地產和股票價格上漲是通貨膨脹的先導環節,而5月份發生的豬肉及其他部分食品漲價是通貨膨脹臨近的又一次信號,專家推測,今年下半年通脹將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問題。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4月的一天,現在身為美國黑石公司亞洲董事長的梁錦松和中國央行的一位官員會面,談話間,他問這位官員,中國央行有沒有興趣對黑石公司進行投資。這位官員一聽,頓時大感興趣。

 

  蹊蹺的商品漲價

 

  此前約一個月,央行的官員們收到最新統計,他們掌管的外匯儲備已經達到1.2萬億美元,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以每月數百億美元的速度攀升。知道這一數字真實含義的人不免暗暗吃驚。一般人聽到外匯儲備,往往會產生「外匯儲備是錢,錢越多越好」的概念。但實際上,了解內情的人都知道,外匯儲備是央行為了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通過發行貨幣或票據將外匯從供過於求的市場上買來,再輸送到國際資本市場(主要是美國)的一種政策調控形式,它會帶來很多不可避免的麻煩。

  就在中國央行對美國黑石公司發出的投資邀請進行討論評估的時候,仿佛一夜之間,全國各地傳來豬肉價格上漲的消息。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數字說,整個5月,36個大中城市豬肉價格平均上漲11%,一些地方的豬肉價格達到歷史新高;此外,各地的牛羊肉、雞肉、雞蛋、食用油等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地上漲。在這種情況下,5月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往陝西考察,強調政府要採取措施,讓老百姓吃得上豬肉、吃得起豬肉等,關心群眾生活之意,自不待言。

  在食品漲價之外,人們還看到一個奇特的現象:全國各地有很多茶商和投資者奔赴雲南的普洱、勐海等地,大肆收購和倒賣當地的各種茶葉。3、4月份時,普洱茶的價格已從最早的每千克幾十元漲到幾百元,其行情之火爆,讓人聯想到多年前的君子蘭熱……面對這一系列蹊蹺的商品漲價,普通人感到不解,而那些長期關注中國宏觀經濟的學者,則在心裏揣測:是不是通貨膨脹就要浮出水面?

 

  通脹匯率升值

 

  早在2003年,一位財經專欄作家薛兆豐寫過一篇文章《穩住了匯率,引入了通脹》,其中談到:隨着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國外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人民幣會產生升值的壓力;如果央行不願看到人民幣升值,就必須發行新的人民幣用以購買隨着貿易順差和外商投資大量進入中國的外匯,結果必然是通貨膨脹。不過他認為,這種通貨膨脹並非壞事,只是匯率升值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罷了。

  應該說,薛兆豐的這些觀點很大程度只是標準經濟學教科書的複述。但央行的決策者希望做到既保持匯率不變,又避免通貨膨脹。於是,在中國的貿易順差和外商投資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央行一邊發行人民幣購買外匯,一邊利用手中的政策工具,不斷提高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並針對銀行發行大量債務票據,用以「對沖」銀行系統中增加的貨幣流通量。到2007年3月末,央行用於回收貨幣流通量的票據總額達到3.9萬億元;2007年5月,中國銀行系統的存款準備金率,也達到11.5%的超高水平。

  在5月份的漲價風潮出現之前,央行的調控行動似乎是成功的。自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價格上升約6%,考慮到同期外匯儲備增加60%,這個增幅是很小的;而用來衡量通貨膨脹狀況的生活品價格指數大部分時間保持在3%左右。但另一方面,以遏制投資過熱為目標的宏觀調控在過去三年中幾乎從未停止。其難度之大,甚至需要動用中央政府權威對地方官員或投資者進行查辦。而房地產價格的飆升,早已成為中國百姓經濟生活中的焦點;進入2007年之後,股市的連續攀升,又引發了對股市泡沫的擔憂。這些問題從未被納入到"通貨膨脹"的討論範圍內。

 

  貨幣流通量增加

 

  關注通貨膨脹的學者注意到,自2005年以來,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增速大多保持在17%左右,遠遠高於10%左右的GDP增長。到2007年4月末,貨幣供應量M2餘額已高達36.7萬億元,與GDP的比值在160%以上,高居全球之首。很顯然,中國經濟中屢壓不止的投資過熱、房地產、股市價格飆升與此密切相關。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正如經濟學家余永定所說,是因為央行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對沖他們在經濟中注入的流通貨幣。

 

  要知道,央行針對商業銀行發行票據的目的是減少金融系統中的流動資金。但銀行的經理們接收到這些票據之後,面臨着一個問題:這些票據的利率很低,其數額的增加,會導致銀行整體資產收益率的下降。因此,每當央行增發票據之後,接受票據的銀行又會想辦法增加商業貸款,以保持其整體收益率的不變,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央行票據的對沖。正所謂「按下葫蘆起了瓢」,中國經濟中的貨幣流通量依然隨着外匯儲備的增加而增加。

 

 投資增長到物價上漲

 

  如果進一步考察外匯流入和央行支付人民幣的具體狀況,中國的投資增長、資產價格上漲以及普通物價上漲的次序更是順理成章。

  首先,貿易順差給很多與商品出口有關的企業增加了銀行存款;而外商直接投資給很多地方政府增加了存款。這些企業和地方政府的第一選擇是增加投資,由此導致所謂"投資過熱"。接下來,中央政府不願看到投資過熱,於是控制投資增長,那些在商品出口中賺到錢的企業或個人就由實業投資轉向財務投資,即「溫州炒房團」之類的行為,結果房地產、股票和某些具有收藏價值的特殊商品漲價。第三步,政府收入和支出的增加、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的興旺,以及富裕人群對某些特定消費的增長,開始把最初增加的貨幣量向更大範圍的人群轉移,加之最初對投資行為的限制,導致社會的整體生產能力相對滯後,於是出現普通商品的漲價。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統計消費者價格指數的時候,把實際上佔據城市居民支出大頭的教育、醫療、居住項目的權重低估,而把食品價格的權重定得很高,會導致物價上漲的信號表現得非常遲鈍。

  但無論如何,當經濟中的貨幣增長速度高於產品增長速度時,後果是不言而喻的。安邦集團的一位分析師蘇晶指出:「過多的鈔票追逐一定數量的商品和服務,最後導致物價全面上漲。但上漲的次序和幅度並不一致……生產率越低的商品和服務最先漲,漲幅最大;生產率越高的則相反。」根據這一觀點,房地產和股票價格上漲是通貨膨脹的先導環節,而5月份發生的豬肉及其他部分食品漲價是通貨膨脹臨近的又一次信號,「可以推測,今年下半年通脹將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問題。」

宋國青:CPI將持續半年越警戒 三季度破4%
 
對於今年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整體走勢,北京大學宋國青教授6日給出驚人的預測,這位被稱為「宏觀經濟預測第一人」的學者認為,目前由糧價、肉價導致的CPI上揚局面將維持一年的時間。預計5月的CPI同比增長會達到3.7%,6月為4.0%,三季度則會超過4.0%,到12月份會有較大幅度下降,不過,全年CPI水平仍將達到3.4%。

  據《北京晨報》報道,就在一天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剛剛作出「是否加息要看5月CPI」的表態。而CPI增長3%,則一直是央行今年能夠容忍通脹的「底線」。

 

 CPI隨糧價波動水漲船高

 

  一個月前,在北京大學召開的中國經濟觀察論壇上,宋國青給出的預測還是二季度CPI僅上漲3.1%。導致宋國青昨天大幅上調預期的最大背景是,糧價上漲這一「翹尾巴因素」引發的長期慣性影響。

  根據國家發改委最新發佈的數據,5月全國36個大中城市豬肉價格平均上漲超過一成,雞蛋、花生油等食品價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漲。去年年底以來,糧價上漲的影響範圍已經擴大至下游食品領域,而這樣的狀況還將持續。宋國青認為,如果從現在開始採取恰當的貨幣政策,明年8月以後,CPI才有望達到理想水平。

  事實上,作為影響近期貨幣政策的風向標,CPI的一舉一動備受央行關注。周小川在5日回答近期是否加息時明確表示,央行十分關注豬肉、禽蛋等食品價格的上漲。

 

  加息短期難改CPI走勢

 

  對於加息能否澆滅通脹之火,宋國青看法悲觀,「肉價波動導致的CPI上揚,貨幣政策想管也管不了。」宋國青認為,老百姓對豬肉等的食品需求,很難因短期的價格上漲而大幅減少。

  不過,宋國青繼續維持此前對央行再次加息的判斷,「對於可預期的較長時期的食品價格變化,貨幣政策還是應當考慮,由於食品在總消費中的份額還很大,因此對於中長期的食品價格變化,貨幣政策應當管也可以管。」

  此外,再次加息的另一個重要依據是近期高居不下的各項金融指標。宋國青認為,從4月的數據看,M2(廣義貨幣量)環比增長率略高一點,貸款增長幅度仍然過高,「總的來說,央行還應當並會在緊縮的方向上操作,但總力度不必很大,微調即可」。

 

 各大機構看高CPI

 

  根據央行年初設定的目標,今年CPI的增幅上限應控制在3%以內,3%也由此被市場稱為加息「警戒線」。

  截至4月,CPI增幅已經連續兩個月觸及或突破3%大關。而5月豬肉、雞蛋價格環比大漲使CPI面臨再度突破警戒線的危險。

  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在最新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由於肉價佔到CPI一籃子權重的7%左右,再加上豬肉漲價將把通脹壓力陸續傳導至雞蛋、魚和其他食品之上,因此,「未來數月內,僅僅食品漲價一個方面的因素,就可能將CPI增速推高至4%、甚至更高的區間。」基於上述預期,梁紅將今明兩年CPI增速預期大幅提高至3.6%和2.6%,原先的預期分別為2.6%和1.8%。

  針對上述5月份CPI增幅將達到4%的觀點,部分分析人士儘管不甚認同,但普遍認為5月CPI增幅將突破警戒線,並可能創下年內新高。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在一份報告中指出,5月份的CPI增幅將達到3.4%,高於今年3月份3.3%的水平,而預計全年通貨膨脹率在3%左右。

  報告稱,5月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全國鮮豬肉批發價格月均價大幅度上漲,環比漲幅為13%,同比為49%。以此測算,肉禽類製品上漲對CPI環比增幅貢獻0.6個百分點,水產品上漲對CPI環比增幅貢獻0.14個百分點,但蔬菜價格下跌對CPI環比增幅貢獻-0.5個百分點。幾者相抵後,食品價格環比有所上漲,對CPI環比增幅總計貢獻約0.24個百分點。此外,非食品貢獻約0.07個百分點。

  由此導致5月CPI環比約上漲0.31個百分點,考慮到4月份的新漲價因素為1.3%,5月份的新漲價因素累計為1.6%;加上翹尾因素1.8%,5月份的CPI增幅將達到3.4%,高於今年3月份3.3%的水平。

  中投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邢微微也表示,由於糧食和鮮果價格下降,4月份CPI增幅出現回落,但將「只是暫時現象」:受貨幣供量滯後作用和消費增長強勁的影響,5月份預期CPI增幅將達到3.5%。

肉價跌了魚價漲 通脹加速來臨 物價難平穩
 
中國商務部市場運行司6日發佈了上周(5月28日至6月3日)全國食用農產品價格走勢。據監測,上周全國食用農產品價指數為110.2點,價格總水平較上周上漲0.1%。糧食、食用油、雞蛋價格等上漲,肉類、蔬菜、水果、白砂糖價格下跌,水產品價格與上周持平。不過,進入6月後,水產品生產進入淡季,市場供應量進一步萎縮,預計近期水產品價格上漲壓力較大。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監測顯示,受外盤豆油期貨價格強勁沖高及棕油市場支撐,本周食用油價格整體上漲1.9%。受進口大豆、豆油到岸成本不斷攀升影響,本周豆油價格上漲1.8%。預計,近期內豆油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運行。受國內豆油、棕櫚油現貨價格走高,新菜籽收購價格高企的影響,近日菜油價格不斷上調,本周菜籽油價格上漲2.1%。預計短期內菜油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本周花生油和調和油價格分別上漲2.1%和1.7%。

 

  本周肉類價格下跌0.2%。據悉,最近豬肉供應量平穩增長,價格趨於平穩。預計後期隨着年初補欄生豬陸續出欄,豬肉供給增加,價格將逐步趨穩。另外,本周鮮牛肉和鮮羊肉價格分別上漲1.7%和1.1%,價格分別為20.2元/公斤和23.66元/公斤。

 

  監測顯示,上周禽蛋價格繼續上漲,其中白條雞和雞蛋分別上漲0.8%和3.6%,價格分別達到14.86元/公斤和7.77元/公斤。隨着部分補欄蛋雞開產,雞蛋供應量略有增加,局部地區雞蛋價格出現下滑。受供給增加影響雞蛋價格漲幅將趨緩,由於飼料價格還在上漲,雞蛋價格近期不會有大幅度下降。

 

  據監測,上周水產品整體價格與此前一周持平。其中,小帶魚、鯽魚、大黃花魚、鯉魚價格分別上漲6.2%、3.8%、1.5%和1.3%;魚、小黃花魚、大帶魚、草魚價格分別下跌4%、3.4%、2.5%和1.7%。有關方面認為,隨着肉蛋禽價格的上漲,水產品作為替代品,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
迄今為止,一部分宏觀經濟專家仍然傾向認為,隨着市場供求形勢的變化,某些物價的漲價、落價尚屬於正常的市場現象,屬於不可調控範疇。農業部的一部分人士也比較樂觀地估計,肉價上漲會刺激養殖戶的積極性,供貨會逐漸恢復。春節後補欄的生豬經過一定的生長期也將陸續上市,緩解肉價上漲。加之盛夏到來,高氣溫下豬肉消費量也會有所減弱,肉價不會再有上漲的後勁。

 

  但原料漲價頂托消費品價格飛漲,豬肉的麻煩恐怕難以在短期內結束。更重要的是,肉價上漲只是物價輪番上漲的一個縮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食品價格正以高出其他商品價格兩倍多的速度上漲,4月份相比去年同期上漲7.1%。食品價格年上漲率達到了1990年代末期以來的最高水平,比上年同期上升10%。

 

  水、電、油氣、交通等公共消費品也一路走高。一季度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7%。

  德意志銀行的食品行業分析人士約翰·帕克指出:「食品行業內的擔心正在增加,軟商品價格目前的上漲是結構性而非循環性的。」

 

  因此,不少經濟學家都從這一輪肉價上漲中嗅出通貨膨脹的苗頭。從經濟學上說,豬肉是末端消費品,短時的通貨膨脹不會馬上傳導到這裏,價格信號必須傳導到飼料才會引起養殖戶真正的價格敏感,而飼料的生產又取決於化肥種子勞動力等價格的變化,並需要一個作物成長周期才能傳導過來。因此,如果豬肉價格上漲,這意味着並非短期上漲,而是一個趨勢的形成。

  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司的專家認為,在這一輪經濟景氣周期內,雖然大型城市個人收入今年迄今為止增長約9%,過去5年的年消費增長率也一直保持在8%左右,但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一直徘徊在3%的危險線左右,這是令人擔憂的跡象。

 

  更悲觀的論調認為,豬肉屬於最終消費品,非原材料,沒有投資價值,炒作的幾率較小,此次價格暴漲說明通貨膨脹已經從原料材料傳遞到最終消費品,通脹進入衝刺階段,肉價上漲不是尾聲。美國經濟周期研究所主管拉克西曼·阿楚坦說:「隨着中國和印度這10年經濟財富的強勁增長,食品價格上漲的可能性很大。」

 

  世界過剩資本涌流中國,造成巨大的流動性,從2006年開始火爆的資本市場,開始重估中國股票、債券、地產等虛擬資產的價格,並拉動了資產價格的暴漲。資產價格拉高的下一步就是消費品價格的拉高,中國消費品價格上漲又傳動國際實物價格上漲。這似乎就是全球化背景下新一輪通貨膨脹的路徑。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0607/43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