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海底人族?水下隱藏的異域文明

近一百年來,世界各國商船和軍艦在海上不斷遭遇一些怪事:海洋深處會莫名其妙地發射出奇特的強光或出現神秘莫測的不明物體;至今,這些奇怪的現象仍令許多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美國科學家根據多年的研究,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這些怪現象背後可能藏着某種來自異域的文明!

在傳說中,海底有另一種文明

  有一種觀點認為,「海底人」既能在「空氣的海洋」里生存,又能在「海洋的空氣」里生存,是史前人類的另一分支,理由是:人類起源於海洋,現代人類的許多習慣及器官明顯地保留着這方面的痕跡,例如喜食鹽、會游泳、愛吃魚等。這些特徵是陸上其他哺乳動物不具備的。

  「海底人」究竟是何方神聖?「海底人」究竟是什麼?

海下金字塔

  一群西班牙的采海帶工人1992年夏在海底見到一個龐大的透明圓頂建築物。

  美英科學家1993年7月,在大西洋大約一千米深的海底發現了兩座大型金字塔,很像水晶玻璃建造的,邊長約為一百米,高約兩百米。

  美軍上校亨利曾在百慕達三角區水下三百多米處發現了金字塔,美國探險家特羅納在巴哈馬群島海域發現了「比密里水下建築物」。當時人們認為這些建築是「海底人」用來採集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的化工廠,也有人認為是「海底人」用於淨化和淡化海水的設備,甚至有人猜想這是「海底人」發電用的電磁網絡。

另一個文明

  據此,人們假設,人類進化時,可能分成水中、陸上兩支,爬上岸來的稱為人類,沉在水中的稱為「海底人」。

  美國科學家桑德遜幾乎把畢生時間都傾注於水底世界「反常現象」的研究,撰寫了很多極具學術價值的文章。有一次,桑德遜乘坐一艘破冰船在大西洋上航行時,親眼目睹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觀:一個彈丸形的銀灰色怪物突然從冰封的大海中冒出來,「喀嚓」一聲撞碎了3米多厚的冰層,隨後一下子消失在雲天中。

桑德遜就此提出了一個大膽假設:地球上存在着高度發達的海底文明。

「海底人」現身

  越來越多的海底怪物讓人疑惑,這些怪物是人類從海洋里爬上來後還有一個支脈留在海洋深處?還是來自外星的文明?

  在東歐波羅的海東岸的愛沙尼亞朱明達海灘上,一群趕海的人1938年發現一個從沒見過的奇異動物:它嘴部很像鴨嘴,胸部卻像雞胸,圓形頭部有點像蛤蟆。當這「蛤蟆人」發現有人跟蹤它時,便一溜煙跳進波羅的海,速度極快,幾乎看不到它的雙腳,但卻在沙灘上留下碩大的蛤蟆掌印。

  美國國家海洋學會的羅坦博士1958年使用水下照相機,在大西洋四千多米深的海底,拍攝到了一些類似人但卻不是人的足跡。

  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比維市郊的沼澤地,人們在1988年又發現了一種半人半獸的「蜥蜴人」。「蜥蜴人」身高兩米左右,有一對很大的紅眼睛,全身披滿綠色的鱗甲,每隻手僅有3根手指,直立行走,奔跑起來比汽車還快,能在沼澤里行走自如,人們想盡各種辦法希望捉住它,但都沒能如願。隨着科技的進步,世界各地常有這樣類似「海底人」的目擊報告。

猜測:美人魚是海底文明的使者

  曾有媒體報道說,1962年曾發生過一起科學家活捉小人魚的事件。蘇聯列寧科學院維諾葛雷德博士講述了經過:當時,一艘載有科學家和軍事專家的探測船,在古巴外海捕獲了一個能講人語的小人魚,皮膚呈鱗狀,有鰓,頭似人,尾似魚。小人魚稱自己來自亞特蘭蒂斯市,還告訴研究人員在幾百萬年前,亞特蘭蒂斯大陸橫跨非洲和南美,後來沉入海底……後來小人魚被送往黑海一處秘密研究機構,供科學家們深入研究。

  無獨有偶,美國兩名職業捕鯊高手在加勒比海海域捕到11條鯊魚,其中有一條虎鯊長18.3米,當漁民解剖這條虎鯊時,在它的胃裏發現了一副異常奇怪的骸骨,骸骨上身三分之一像成年人的骨骼,但從骨盆開始卻是一條大魚的骨骼。當時漁民將之轉交警方,經過驗屍官檢驗,結果證實是一種半人半魚的生物。

  對於這副奇特的骸骨,專家進一步研究發現其骨骼形狀繪製出了美人魚。參加這項工作的埃毀斯度博士說,從他們所掌握的證據來看,美人魚並不是傳說或虛構出來的生物,而是世界上確實存在的一種生物。

半人半魚狀如美女的海洋生物

  從中世紀到各大洋的海上航路開通以來,遠航歸來的水手們常常說到奇異的「美人魚」,一種半人半魚的海洋生物。1718年,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一本有關印度洋海生動物的著作,有很多插圖,對東印度群島的美人魚也有詳細的描述。

  據該書記載,美人魚又被稱為「海妻」,是「狀如美女的怪物」,在近安邦納(Amboina)省的婆羅洲島的海中捕獲。長五十九英寸,身體形狀與鰻相若。被捕之後,置於裝滿水的大桶中,活了四天零七小時。然而「美人魚」的傳說常常帶有某種神話色彩,特別是丹麥名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童話《小美人魚》,更是舉世傳頌,打動了不知多少人的心。

  而進入十九世紀,近現代動物學的發展,逐漸揭去了「美人魚」的神秘面紗。一些動物學家宣稱,美人魚就是產於太平洋,印度洋中一種名叫「儒民」的海生哺乳動物。

「儒民」,屬哺乳類海牛目,儒民科動物,產於太平洋,印度洋和紅海一帶的熱帶海域,體長2.5—3米,以綠藻類水中植物為食。雌性「儒民」常以鰭狀的前腳懷抱仔獸,以垂直的姿勢在水中換氣或餵奶。又因「儒民」視覺較差,每當船隻駛過,常將頭伸出水外仰望。船上的水手們遠遠看去,只見它的一雙乳房和懷抱的幼仔,上半身有些像人形,據說這就是「美人魚」的來歷。

  這種說法很快為動物學界普遍接受。於是「美人魚即儒民」的說法寫進了眾多動物學者作的科普讀物,成為一種「標準」的解釋。然而也有一些生物學家始終不相信這種說法。他們認為,「儒民」醜陋的面孔與傳說中美麗的美人魚相差太遠,也根本不像人形。親眼目睹過儒民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它當成「美人魚」。因此,真正的美人魚決不會是儒民,而只能另外尋找。1979年,英國學者羅伊威格納爾前往巴布亞新幾內亞進行考察。

大西國人仍在海底生活

  柏拉圖兩千多年前關於「大西國」的記述稱,「西海」中有一塊巨大的陸地,這就是「大西國」,在亞特蘭蒂斯大陸上。陸上風光秀麗,物產富饒,文明高度發達,人民生活富足,強大的軍隊威震四方。不料,一場毀滅性的地震和隨之而來的海嘯,使整塊亞特蘭蒂斯大陸及全體國民,在一夜之間沉入海底……

  後來,有人在百慕達海區的比米尼島水面下,發現了巨大的石頭建築群。它們結構嚴密,規模宏大,形狀變化多端。長達1600米的大石牆,由長4.5米、寬6米、高3米的大石塊砌成,每塊大石頭至少重25噸。石砌的街道,還用長方形或多邊形的石頭排列出各種圖案。

  一座高42米、每邊長54米的平頂金字塔,沉睡在近400米的水下,另外還發現了碼頭、港口設備遺蹟和大理石的雕像。根據巴哈馬群島附近海底石灰岩的分析,證明它在1.2萬年前曾存在於空氣之中,也就是說這裏曾經是陸地。那些富於想像的探索者懷疑「大西國人」可能還活在百慕達海底。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星島環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0405/3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