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別吃大蝸牛,台灣豪門差點被團滅

你或許聽說過,非洲大蝸牛是十分危險的動物。

2022年,廣東有一位10歲男孩在發燒、頭痛兩周之後,被診斷為廣州管圓線蟲引起的嗜酸性腦膜腦炎。他的家人說,孩子最近愛把小區裏的「大蝸牛」抓起來玩。醫生說那些蝸牛就是非洲大蝸牛,也是廣州管圓線蟲寄生的宿主之一。

經過治療,把玩非洲大蝸牛的小孩康復了,相比之下,生吃非洲大蝸牛的人就沒有那麼幸運。1985年,台灣金蘭醬油的董事長鍾秋桂一家誤信了「生食蝸牛補身」的說法,將家中餵養的非洲大蝸牛生吃,結果三代五口人死於廣州管圓線蟲感染,整個家族險些滅門,只有鍾秋桂的小兒子因為身在海外躲過一劫。

雖然,非洲大蝸牛引發的慘劇一點也不少見,處理蝸牛時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危險,但今天世界各地仍然有許多人把這些動物當作美食。而最近,有南非的研究者發現,早在17萬年前,人類就已經在吃非洲大蝸牛了。

17萬年前的烤蝸牛

非洲大蝸牛科(Achatinidae)又叫瑪瑙螺科,當中包含了超過一百個屬,數百個物種,它們都是中型到大型的陸生蝸牛,有不少物種可以長到人的巴掌那麼大。

對遠古時期過着狩獵採集生活的人類來說,大型蝸牛既有豐富的蛋白質,運動速度又十分緩慢,且肉質柔軟容易咀嚼——如果可以安全食用的話,應該是非常理想的獵物了。

而蝸牛雖然是無脊椎動物,卻有礦化的外骨骼,也就是蝸牛殼,幫助它們跨越時間留存在考古記錄里——這樣,科學家們就有機會看到人類享用非洲大蝸牛的歷史。

鍾淳仁的祖父鍾秋桂(右)為經營醬油事業的第二代董事長,於民國五十九年將公司更名為「金蘭醬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金蘭醬油提供

2017年,有研究者在南非的邊境洞穴(Border Cave)進行挖掘時,找到了不少大型陸生蝸牛的殼的碎片。科學家根據碎片的尺寸、彎曲程度和紋路判斷,它們屬於非洲大蝸牛科,並把它們歸入了Metachatina kraussi這個物種。

邊境洞穴中出土的蝸牛殼碎片(圖片來源:原論文)

邊境洞穴,位於南非與斯威士蘭的交界地帶,處在懸崖之上,風景宜人。從大約22.7萬年前開始,就有人類斷斷續續在此定居了。而在這處遺址上,17萬年-7萬年前的沉積物之中,非洲大蝸牛遺骸出現的頻率最高。研究者推測,這段時期非洲大蝸牛很可能已經是邊境洞穴居民常規飲食的一部分了。

科學家之所以這樣想,不僅是因為挖掘出的蝸牛遺骸數量多。除此之外,這些遺骸所屬的蝸牛種類比較單一;常常有草蓆或石器的殘片(作為人類活動的痕跡)與蝸牛遺骸存在於相同的沉積層;找到的蝸牛殼幾乎沒有完整的,基本都是碎片;一些碎片與另一些碎片相比,外表很像被火烤過的樣子……許多線索讓研究人員越發覺得,十幾萬年前的古人日常在吃非洲大蝸牛。

當然,只是推測還遠遠不夠。鑑於之前有研究表明,這座洞穴里的人類曾經為了處理食物而燃燒過木材,那麼在此基礎上,假如能證實那些古老的蝸牛真的被加熱過,洞穴居民「把非洲大蝸牛抓來烤着吃」的情節會變得更有說服力。

今年4月,一項新的研究發表了。科學家從同一個物種(Metachatina kraussi)的非洲大蝸牛中找來一些現生個體,把殼的碎片放進馬弗爐(muffle furnace)里加熱,然後觀察蝸牛殼的顏色和結構,會不會變得像它們十幾萬年前的親戚一樣。

研究者為現生蝸牛的殼設定了各種不同的加熱條件。加熱溫度低至200℃,高至550℃;加熱時間短至5分鐘,長至36小時。

現生蝸牛殼被加熱前後(圖片來源:原論文)

結果發現,用比較高的溫度加熱(如350℃以上20分鐘,或500℃以上5分鐘)之後,原本白色蝸牛殼會變得煞白。原本是米色或棕色的蝸牛殼,也會在加熱過程中逐漸變白。煞白還不是終點,用500℃加熱20分鐘後,白色蝸牛殼會變灰;用550℃加熱5分鐘,棕色蝸牛殼也會變灰

而在2017年邊境洞穴出土的蝸牛殼碎片之中,約有15.3%是灰色的,它們好像在告訴科學家,自己曾經被熱透了。

除了色彩變化,蝸牛殼上原有的光澤也會隨着加熱逐漸消失,獲得亞光表面,因為負責製造光澤的有機物消失了。2017年挖掘出的那些蝸牛殼碎片,有82.6%是米色的:其中一部分米色碎片表面富有光澤,還有一部分是亞光的。

蝸牛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加熱不僅會改變它的外表,有時還能改變它的結構,從原本的文石轉變為方解石。不過,只有在500°C加熱5分鐘,450°C以上加熱20分鐘,和350°C加熱12小時這幾種情況下,檢測到了從文石到方解石的轉變。

結構的改變會為蝸牛殼帶來不規則的裂紋。科學家發現,那些加熱後產生了裂紋的蝸牛殼碎片,同時也是缺乏光澤的碎片。而在邊境洞穴遺址上,從17萬年前到7萬年前的各個時期,都有一些蝸牛殼碎片帶着與實驗室加熱後的碎片相似的裂紋。

左為現生蝸牛殼被加熱後的裂紋,右為17萬年前-7萬年前的蝸牛殼標本中的裂紋(圖片來源:原論文)

經過這番對比,科學家有理由相信,在17萬年-7萬年前,這座洞穴的人類住戶已經有了烤着吃非洲大蝸牛的習慣。他們說,雖然蝸牛也有可能是在人類燒火的時候被意外烤熟,但那樣就沒辦法解釋它們的殼為什麼是碎的了。

從這些不完整的蝸牛遺骸當中,研究者仿佛還看到了古人的群居生活:一部分人從外面抓了非洲大蝸牛帶回洞穴,烤熟之後與其他同伴分享,特別是老人和小孩,他們的牙口可能不容易嚼爛那些更有韌勁的肉,而軟嫩的蝸牛或許更適合他們。

但你千萬不要模仿

此前,一些科學家其實也在考古記錄中找到過人類食用陸生蝸牛的證據,但學界一種比較有影響力的觀點認為:在大約1.5萬年-1萬年前,蝸牛和其他一些小型獵物才成為了人類飲食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今年這項新的研究,把人類食用非洲大蝸牛的習慣,直接推到了17萬年前。

他們的發現,挑戰了前人的重要觀點,但這可能還不是各位最關心的事情。看到現在,或許你心裏想的是:不是說有可怕的寄生蟲嗎,古人怎麼會養成把非洲大蝸牛抓來吃的習慣,還延續了10萬年?哪怕是烤熟再吃,在烤之前用手抓過不是也很危險嗎?

非洲大蝸牛(圖片來源:USGS)

如果放在今天,確實如此。在非洲大蝸牛科之中,原產自東非的褐雲瑪瑙螺(Lissachatina fulica)就常常因此登上新聞,它們身體裏的廣州管圓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可能給人類造成致命的傷害。更可怕的是,褐雲瑪瑙螺還不是唯一一種能被廣州管圓線蟲寄生的非洲大蝸牛,同科的不少物種體內都出現過這種寄生蟲。

不過,人類因廣州管圓線蟲感染引發疾病的案例,直到20世紀才首次被發現。而如今科學家也還不清楚,17萬年前-7萬年前的非洲大蝸牛體內,是不是也住着某種可怕的寄生蟲,在威脅人類的性命。

但哪怕古人沒有被非洲大蝸牛傷害過,現在的你都要小心周圍出沒的大蝸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環球科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