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美媒:中菲仁愛礁博弈:美中關係一大風險

作者:

自去年8月以來,中菲關於坐灘仁愛礁的馬德雷山號的博弈不斷升級,儼然成為2024年美中關係最具不確定性的三大風險之一(另外兩個潛在風險在於民進黨當選總統賴清德的520就職演說以及今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雖然大多數業內人士都認為仁愛礁的局勢將向着長期、低烈度的灰色地帶方向發展,但是考慮到目前中菲博弈的頻率和烈度,任何對峙和摩擦都有可能導致危機的迅速升級。尤其考慮到美國對菲律賓的聲援,尤其是強調對菲律賓的武裝攻擊將觸發《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美中在南中國海關於仁愛礁可能產生的升級應受到充分重視和考慮。

中菲對馬德雷山號現狀解讀不同

作為一艘二戰時期的老舊軍艦,馬德雷山號於1999年被菲律賓政府擱淺在仁愛礁,象徵着菲律賓對仁愛礁的主權主張。二十多年以來,菲律賓一直在馬德雷山號上駐紮着菲律賓士兵,作為菲律賓對該爭議珊瑚礁行使主權、管轄權及實際控制的實證。菲律賓面臨的挑戰在於,雖然馬德雷山號已經被固定在海床礁石底土上,但是作為一艘超期服役的軍艦,經歷了南中國海多年的風雨浪濤,軍艦的解體只是時間問題。從菲律賓的角度來說,運送建築材料加固馬德雷山號是自然而然的選擇。

但是中方對此有截然不同的解釋。中菲對仁愛礁的主權歸屬存在爭議,中方對馬德雷山號坐灘的時機(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的第二天)和事實也一直憤憤不平。在中方的政策認知中,中菲就馬德雷山號的問題曾經達成過君子協議,即中方允許菲律賓向馬德雷山號上的駐紮人員運送補給,但是菲律賓不會藉機試圖加固船體。

在中方看來,菲律賓擔憂馬德雷山號不斷風蝕老化,因此開始運送建材加固船體本身就已經破壞了雙方的默契,所以中方派遣海警船阻止搭載建築材料的船隻是應有之意。從去年8月以來,菲律賓多次向馬德雷山號運送補給和建築物資,雙方的多次對峙,中方使用水炮阻攔已經成為仁愛礁鬥爭長期規律化的新現狀。

在中方看來,菲律賓在「西菲律賓海」全線出擊,完全是小馬科斯政府執行親美政策、急於在南中國海問題上套現的結果。小馬科斯上台以後迅速宣佈向美軍增開四個軍事基地,被認為是在美中戰略競爭中站隊、在台海問題上對華形成進一步軍事威脅的具體表現。小馬科斯政府放棄了前任杜特爾特親華反美的政策,希望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為菲律賓爭取更多的資源和利益。

在美方看起來,衡量仁愛礁問題的底線在於保持當地的「現狀」。對於美國和菲律賓來說,馬德雷山號的存在本身就是現狀,因此菲律賓加固船體是保持現狀的具體手段。但是中方對「現狀」的定義大相逕庭——馬德雷山號固然存在,但是這一存在是短期和暫時的,菲律賓加固船體改變了馬德雷山號風化瓦解的現狀,因而是改變現狀的行為。爭議的核心在於——雙方固然都承認馬德雷山號的存在是現狀,但是這一存在的永久性和可持續性是否是現狀的一部分?

美國支持菲律賓的船體加固行動

由於美方支持菲律賓關於現狀的立場,美國也因此對菲律賓採取的船體加固行動採取了支持的態度。根據美菲1951年簽訂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盟友有義務幫助包圍受到攻擊的一方。對於中國使用海警船隻、水炮攔截菲律賓補給船隻,美國政府表示譴責,並且多次表示中方的挑釁性行動有可能觸發美國的條約義務。

雖然到目前為止中方使用了噸位遠大於菲律賓船隻的海警船,以及海警船上的水炮,在3月5日的交鋒中甚至發生了碰撞,導致多名菲律賓船員受到輕傷,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觸發美國的條約義務或者軍事介入。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也表示此次碰撞事件並不是援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時機或理由。

中方也許有理由認為,只要中方避免使用海軍,同時將使用武力保持在相對低烈度水平——例如使用水炮或者碰撞,就可以相對安全不致觸發美國介入。

在菲律賓海岸警衛隊3月5日拍攝的航拍視頻顯示,中國海岸警衛隊兩艘船隻(左和右)在第二托馬斯礁附近向菲律賓軍方特許的執行補給任務的民用船隻發射水炮。

在菲律賓海岸警衛隊3月5日拍攝的航拍視頻顯示,中國海岸警衛隊兩艘船隻(左和右)在第二托馬斯礁附近向菲律賓軍方特許的執行補給任務的民用船隻發射水炮。

美中應避免因仁愛礁問題爆發衝突

但是這一判斷在現實中可能會受到現場情勢不受控制發展的挑戰。如果使用水炮或者碰撞導致菲律賓人員的死亡或者重傷,那麼情況不會像中方想像的那樣容易解決。小馬科斯將面臨更大的國內壓力,美國也需要重新考慮是否援引條約義務而介入。

當然「介入」本身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概念,而是由淺到深的一系列選擇。伴航、護衛固然是更為直接深入的介入方式,在清單上也有相對清淡的選擇。

美中雙方都已經認識到,關於仁愛礁的鬥爭將會以長期、低烈度的灰色地帶手段為主,而不太有可能產生迅速有效的一攬子解決方案。鑑於今年美中關係的緩和趨勢,危機升級不是任何一方樂見的情景。

美中雙方在2024年都有更重要的國內國外議題,對於美方,這包括國內大選、國際上的烏克蘭戰爭和中東危機;對於中方,這意味着國內經濟增長、吸引外資重建對中國經濟的信心。自從去年三藩市領導人峰會以來,美中在地區發生的軍機、軍艦「不安全互動」已經大量減少。因為仁愛礁因小失大爆發衝突,實非美中國家利益之所在。如果雙方都想在目前穩定關係、加強交流合作,以期為美國大選後明年的有可能產生的動盪預留更多的餘地,那麼在仁愛礁問題上一力強推,並不會是最好的選擇。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對於大戰略來說更是如此。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324/203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