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必須去冒險!我不能坐在家裏讓家人挨餓」

這是在印度北方邦首府勒克瑙市一個霧氣瀰漫、寒風刺骨的冬季早晨,數以百計前來求職的工人在政府辦的工業培訓學院排隊等候參加報名和考核。

42歲的蘇尼爾·庫馬爾(Sunil Kumar)是3個孩子的父親,他一直在印度的大城市裏當泥瓦工,為了償還修建家庭住房的貸款而辛勤努力。以每月300美元微薄的工資,他無法償還貸款,也無法為孩子們提供優質的教育。

當他聽說有機會去以色列工作,月薪為1,648美元,並附帶住宿和醫療福利時,便迫不及待地趕來參加這次招工考試。

考試結束後,他給家人打電話,告訴他們他被選中在以色列工作了。

「現在我可以償還所有債務,還能送孩子上個好學校了,」這位已在印度不同城市工作超過24年的泥瓦工告訴美國之音。

數百名像蘇尼爾一樣背着背包和午餐袋的男子排隊參加到以色列的建築工考試,工種包括抹灰工、鋼筋工、瓷磚鋪設工。

求職工人如此踴躍反映了印度的就業壓力,儘管這些人都知道以色列目前正跟哈馬斯打仗,處於戰爭狀態。

「以色列是一個發達國家,所以我相信他們會保護我們,而且有這麼高的薪水,冒點風險也沒關係,」庫馬爾說。

排隊等候的求職者是印度龐大而不穩定的非正式經濟的一部分,這些工人常年四處打工,但是卻沒有正式的合同和福利。

在長長的隊伍中,許多求職者甚至擁有大學學位,可還是很難找到穩定的工作,只好到建築工地當臨時工,每月約干15到20 天,每天收入10到12美元。

來自以色列的15位招聘人員從1月23日開始舉辦招聘會,為期一周,預計將招聘五千到一萬個鋼筋工、瓦工、抹灰工和木工。

印度北方邦勒克瑙的阿利甘傑政府工業培訓學院,工人們正在等待他們的技能測試和面試(美國之音/賈尚傑)

招聘活動由當地政府的職業教育和技能發展部協助舉辦。

「我們對雇我們的公司和我們住的地方了解不多。我們完全信任政府,等於是他們派我們去的,」瓦工拉姆維爾·夏爾馬(Ramveer Sharma)說。

顯而易見,對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持續戰爭的擔憂已被更實際的財務需求所取代。

夏爾馬說:「風險無處不在,我們必須去冒險。我不能坐在家裏讓家人挨餓。」他認為無論如何建築活動都不會發生在邊境地區,他也不會最終在以色列緊張的邊界附近工作。「莫迪政府為什麼會把我們派到一些不安全的地方呢?」

來自鄰近地區孔達的38歲的拉姆·阿夫塔爾·亞達夫(Ram Avtar Yadav)表示:「擁有一份好工作比擔心陷入衝突區更重要。相信在發生危險時,莫迪政府會去營救我們。」

以色列和哈馬斯的衝突已經持續了100多天。開展之後,原本在以色列工作的大量巴勒斯坦人的工作許可被撤銷。以色列的建築行業正在尋找來自印度和其他國家的工人來填補巴勒斯坦人留下的空缺。

在隊伍中,另一名工人是35歲的阿米特·普拉薩德(Amit Prasad)。他是一名鋼筋工,從100英里外趕來,看上去欣喜若狂。他說:「我有三個姐妹要嫁。我父親做農民能賺多少錢呢?很好,即使像我們這樣經驗有限的工人也有機會在國外工作了,而且薪水高,還有其他福利。」

來自德奧里亞的35歲的泥瓦工阿爾溫德·庫馬爾·賴伊(Arvind Kumar Rai)說:「是錢迫使我去以色列。我有四個孩子,他們需要完成學業並找到好工作。我在巴林、卡塔爾還是以色列工作都無所謂。」

組織協調招聘活動的阿利甘傑政府工作培訓學院的院長拉吉·庫馬爾·亞達夫(Raj Kumar Yadav)告訴美國之音:「反響很積極。除了那些已經申請的人,還有很多申請者源源不斷地到來。許多私人機構拒絕提供他們的場地用於招聘活動,而我們學院接受了這一挑戰,幫助我們的工人尋找就業機會。」

如果一切順利,以色列有可能把在印度的招聘人數增加到一萬人。

然而以色列在戰亂時期到印度招聘工人的做法並非沒有爭議。有關爭議涉及到風險和倫理兩個方面。批評者指責印度與以色列的安排可能危及工人,因為他們被派往衝突地區,同時也間接幫助以色列剝奪巴勒斯坦工人的工作。

印度政府在近年來與以色列建立了更緊密的關係,面對批評的聲音,當局不得不為這次招聘活動進行辯護。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蘭迪爾·賈斯瓦爾(Randhir Jaiswal)表示:「我們與世界上許多國家有着關於流動勞工的夥伴關係。現在我們也與以色列簽訂了協議。這個協議在衝突爆發之前就開始實施了。」

他強調沒有理由對去以色列工作感到擔心,「讓我告訴你,以色列的勞動法是健全和嚴格的,並為勞工權利和移民權利提供保護。」

賈斯瓦爾還強調:「我們意識到我們有責任為在國外的人提供安全和保障。當以色列爆發衝突時,我們啟動了『阿賈伊行動』,為那些想回國的人提供了返程航班。」他指的是撤僑航班。「話雖如此,我們仍致力於確保我們的人民在海外時的安全。」

這些甘冒戰亂風險而遠走他鄉尋求工作的人們的熱情也突顯了印度面臨的挑戰,尤其是如何為民眾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現在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有超過14億人。根據印度經濟監測中心的數據,截至去年12月,全國總的失業率為8.65%。而在20到24歲的年齡段,失業率高達44%。

來自巴拉班基的24歲的大學畢業生索漢·庫馬爾(Sohan Kumar)表示,在印度找工作他已經多次被就拒之門外,幾乎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他說,這就是為什麼他「從凌晨5點開始我就站在寒冷中發抖」,盼望能通過考試到以色列去當個木工。

他說:「在印度,我們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儘管我具備所需的資格,但在找工作時我面臨了巨大的挑戰。我來自一個貧困家庭,儘管存在潛在的風險,但掙錢來支持我的家庭對我來說很重要。」

另一名建築工人表示:「在州勞動部門註冊後,我們收到了一個面試的電話。我們想去以色列,因為他們能提供給我們很好的薪水。」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28/2010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