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驚心動魄的新疆「七·七事變」

作者: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以後,迪化(今烏魯木齊)和伊犁兩地的革命黨人立刻發動起義。迪化起義因遭到新疆巡撫袁大化的鎮壓而失敗,伊犁的革命黨人則取得勝利。

1912年1月,伊犁都督府成立後曾派兵進攻迪化,但由於南北議和的消息傳來,雙方息兵停戰。不久,袁世凱任命原新疆按察使兼鎮迪道楊增新為新疆都督兼民政長,從此新疆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時代。

楊增新(1867-1928)字子周(又字鼎臣),號藎臣,雲南蒙自人。他1889年考中進士,先後在甘肅、新疆兩地擔任重要職務。他1914年任新疆將軍,兩年後任督軍,1925年改任督辦。在此期間,他促成新疆與伊犁的統一、阿爾泰地區的統一,結束了新疆四分五裂的狀態。

此外,楊增新還在政治上嚴厲打擊貪污受賄,使官場風氣為之一變;在經濟上創辦民族工業,鼓勵開墾農田,改變了財政不能自給的狀況;在外交上與蘇俄友好相處,恢復了邊境貿易;在民族關係上重視與宗教界人士合作,緩和了漢族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這一切,既有利於維護其統治,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作為封疆大吏,楊增新深知新疆的重要性。他說:「設若新疆一旦政綱失握,外有強鄰之虎視,內有外蒙之狼貪,恐此大好河山將淪陷於異族之手。」與此同時,他對於內地的政壇風雲和軍閥混戰,採取「認廟不認神」和「紛爭莫問中原事」的態度;對內地到達新疆的人員,則注意嚴加防範。

北伐革命成功以後,楊增新於1928年7月發表承認南京國民政府的通電,因此他被任命為新疆省主席兼保安總司令。就在這時,新疆交涉署長兼軍務廳長樊耀南突然發動政變,將楊增新殺害。

樊耀南(1879-1928)字早襄,湖北公安人。他18歲考中秀才,1904年以湖北官費生資格赴日本留學,入早稻田大學學習法律。據說他是一位自奉謹慎、品學兼優、多才多藝的人。學成回國後,他因為對現實不滿,便在家鄉設館教書,不問政事。

辛亥革命爆發後,樊耀南重出江湖,先後擔任新疆法政學堂教員和副總統黎元洪的顧問。1917年黎元洪擔任總統以後,任命他為新疆阿克蘇道尹,後來又擔任迪化道尹兼軍務廳廳長、交涉署署長和俄文法政專門學校監督(校長)等職務。1928年7月7日,新疆俄文法政專門學校舉行首屆畢業典禮,邀請楊增新等政要參加。典禮結束以後,樊耀南舉行宴會。宴會期間,楊增新被樊耀南埋伏的刀斧手殺害。

出人意料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正當樊耀南以為大功告成,前往省長公署宣佈接管政權時,民政廳廳長金樹仁卻率領省府衛隊包圍省署,並且在混戰之中將樊擊傷。這一事件在新疆歷史上被稱為「七·七事變」。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懷疑謀殺楊增新並非樊耀南主謀,而是金樹仁所為,或者是蘇聯在幕後操縱。

金樹仁字德庵,1883年生於甘肅河州。楊增新早年擔任河州知州時,因整頓吏治,興辦書院,使金樹仁受其恩惠。楊增新主政新疆後,金樹仁應其召喚,於1915年西出陽關來到新疆。不久,金樹仁參加新疆全省縣長考試,以優異成績勝出,擔任了阿克蘇縣縣長。隨後他在基層歷練十餘年,因政績顯著升任省公署政務廳廳長。

對於楊增新和發生在新疆的「七·七事變」,著名考古學家徐炳昶曾有如下評價:「藎臣將軍為一極精幹的老吏,實屬一不可多得的人才;以人種龐雜、政局不定之新疆,彼竟能隨機應付,使地方安靖,洵屬功多過少。不過其思想極舊,以為深閉固拒,即可成功;近二三年政治變化,尤在他意料之外,近來因應殊未適宜,故致此變。」

當時,徐炳昶是北京大學教務長,同時以中國-瑞典西北科學考察團中方團長的身份在新疆考察。考察期間,他與楊、樊二人多有接觸。此外,他還拿楊增新與慈禧相比,說楊「思想舊,好愚民,是他極大的短處。」

「七·七事變」以後,金樹仁將樊耀南以殘酷的磔刑處死,然後召開各級軍政要員會議,宣佈事變經過,並被推舉為新疆省政府臨時主席兼總司令。隨後,南疆北疆的軍事將領和少數民族的王公貴族也紛紛發表通電錶示擁護。1928年11月17日,南京國民政府承認現實,正式任命金樹仁為新疆省政府主席。

2020-09-28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老智有話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01/199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