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禁言中國經濟「壞消息」之時的壞消息

聖誕新年節日即將到來,中國出口產業今年在這個最重要的季節顯示出罕見的頹勢。為了扭轉不利的形勢,中共當局已經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停止發佈年輕人失業率的數據,近日再命令中國社交媒體用戶不得唱衰中國經濟。然而,在一些觀察家看來,當局禁言壞消息似乎非但未能改善中國經濟,反而給經濟雪上添霜。

大好形勢已是明日黃花

儘管中共當局推行的嚴酷的疫情清零政策在一年前停止,但在談中國當今經濟形勢的時候,中國國內外的觀察家大都會提到中國推行了將近整整三年的疫情清零政策。

在疫情初起時,也就是在2019年年底和2020年年初,中共當局採取了最徹底的疫情清零,就是堅決不承認發生了疫情;堅決封鎖疫情消息。在中國國內,誰談論疫情,即使是醫生私下談論,也會被公安機關追究認罪。

在中共的消息封鎖之下,疫情獲得爆發式發展並擴散到全世界。在疫情最終捂不住之後,中共當局轉而採取另一種疫情清零,其主要特色是動輒封門、封樓、封小區,封城、封省、封路、封港口。這種疫情清零做法一度看似有效。在各大經濟體因疫情而呈現嚴重經濟損害之際,中國出口大增,經濟形勢一度看似很好。

中共當局以及當局的支持者一度為此歡呼雀躍。中共領袖習近平曾經親自在聯合國宣揚以他為首的中共領導下的抗疫成就為全世界樹立了典範。在推行疫情清零政策期間,習近平也開始宣揚東升西降的世界大勢不可阻擋。

然而,在推行了將近三年的嚴酷疫情清零政策、中國人及中國經濟付出慘重代價、但疫情依然是在中國大擴散、導致中共當局不得不放棄清零政策,導致中國出現大批死亡之後,中共當局再度採取措施,不公佈疫情死亡人數,連整體的人口死亡人數也不再公佈。

與此同時,中共當局也悄然收起了自己堪為世界防疫抗疫模範和東升西降的宣傳。

12月19日,英文的《日經亞洲》從中國最重要的小商品出口中心浙江義烏發出報道,標題是,《對中國的出口商來說,隨着西方國家的需求下跌,聖誕節(出口旺季)早早結束》。報道說,「11月份,中國出口打破了連續六個月的下降,增長0.5%,但前11個月的出口總額仍下降5.2%。過去11個月進口量下降了6%。截至11月底,對主要市場美國的出口降幅最大,下降13.8%,對歐盟和東南亞的出口分別下降11%和5.5%。」

資料照:中國央視在北京總部大樓下的一塊宣傳牌

經濟形勢不妙便禁止傳播不妙消息

在2022年即將年底時中共當局在一夜之間撤銷了嚴酷的疫情清零政策,中國經濟隨後一度出現增長反彈。中國國內外的許多觀察家、經濟學學者以及中共當局認為中國經濟會因清零政策撤銷呈現所謂的報復性增長,即長時間被壓抑之後的猛烈增長。

然而,中國經濟在2023年年初的增長反彈後續乏力,佔中國經濟幾乎半壁江山的房地產業陷入眼下還看不見盡頭的危機;中國就業市場十分依賴的出口業增長乏力;中國失業形勢嚴峻。在此之際,中共當局在今年8月停止發佈就業市場最重要的群體年輕人的失業率數據,理由是正在研究審議更好的失業率統計方法。然而,5個月過後,中國國家統計局還沒有找到更好的統計方法。中國人口去年年底(也就是中共當局突然無預警、無準備地撤銷一切防疫措施導致眾多死亡的那段時期)的死亡率為何不像以前一樣公佈,中共當局沒有提供任何理由或解釋。

12月15日,中國國家安全部通過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體發表文章,警告社交媒體用戶不得說中國經濟不好的話,否則可以被視為危害國家安全,可以受到刑事處罰。

12月17日,日本公共電台和電視台日本廣播協會NHK就此發出報道說:

「(中國國安部的)文章指出:各類意圖唱衰中國經濟的『陳詞濫調』不斷出現,其本質是妄圖以種種虛假敘事構建『中國衰敗』的『話語陷阱』『認知陷阱』,以持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道路進行攻擊」,暗示有可能將批評中國經濟的言論視為違法行為並進行處罰。

「由於房地產市場低迷等因素,中國經濟前景變得不確定,當局似乎對人們在國內外表達對中國經濟前景的嚴峻看法感到神經緊張。」

日本財經刊物《President》網絡版12月17日發表文章,對中共當局停止發佈重要經濟數據、限制人們談論經濟的言論做出了這樣的解讀:

「中國眼下最大的問題在於中央和地方政府一道掩蓋在政治和經濟上不方便的事實,導致人們無法準確把握問題的規模和事態的嚴重性。其結果是人們擔心政府發表的數字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信的。

「在這個『白髮三千丈』之國,政府當局公佈了實際經濟增長放緩的數據,看來最好是認為實際情況比發表出來的數據更壞。」

(註:「白髮三千丈」是中國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一行詩句,被日本人認為是中國的一種典型的誇張說法。)

壞消息雖然不好,但是仍有必要

儘管中共當局停止發佈青年人失業率,禁止民眾說中國經濟不好的消息,中國媒體整齊一致地奉命天天發佈有關中國經濟的「正能量」消息,尚未被中共宣傳部門控制的國際媒體在繼續報道中國經濟的壞消息。

12月14日,美聯社香港發出報道,標題是《世界銀行說,中國經濟據增長預測在2023年將急劇放緩,其復甦是「脆弱的」》。

報道說,「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震盪中依然在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帶來的挫折纏鬥,並且受房地產市場疲軟、全球市場對中國出口需求疲軟、高負債率和消費者信心動搖的困擾。」

在中國經濟因市場喪失信心而成長受困之際,香港英文的《南華早報》發表文章,標題是《為了使人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復活,清晰與可靠的數據至關重要》。

文章對中共當局採取停止發佈青年人失業率之類的做法提出了委婉的批評,指出停止發佈看上去不好看的消息其實損害中國的經濟,損害中國人的利益。文章說:

「領導人、經濟學家、政策制定者和央行行長不應該隱瞞現實或迴避揭示真實情況的數據。不幸的是,目前中國的一些關鍵數據似乎正在發生這種情況。

「例如,在一系列高數字似乎促使中國經濟學家停止發佈數據並重新校準之後,人們目前無法獲得官方青年失業率數據。如果這些數據不公開,就會掩蓋許多求職者面臨的現實,從而產生扭曲效應。

「求職者可能會對市場產生錯誤的印象,堅持尋找他們想要的信息技術工作,而不是需要填補的製造工作。掩蓋失業數據也會讓行政總裁們的日子更加難過。公司不了解就業市場狀況,在規劃業務增長戰略時就會削弱它們針對需求變化和新機會進行預測和調整的能力。」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25/199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