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丁律開:《九評共產黨》發表十九年 開啟一個新時代

作者:

大紀元社論《九評共產黨》給為禍人間一個多世紀的國際共運蓋棺定論。圖為2022年5月13日紐約遊行中的《九評》書模。(戴兵/大紀元)

十九年前,《九評共產黨》問世,這本揭露中共本質真相的著作,如一道清澈的光芒,照亮了中國歷史的黑暗角落。它從多個角度深入分析了共產黨的本質,不僅揭示了過去的罪行,更為中國的未來命運敲響了警鐘。

首先,《九評共產黨》審視了中共的歷史,從其起源、發展到執政過程,清晰勾勒出一個由權謀和血腥手段鑄就的政權。這種歷史揭示了中共對中國人民的殘酷統治,為那些曾被政治運動摧殘的人們講述了一個殘忍的故事。

其次,書中深入分析了中共的統治手法,包括意識形態的操控、信息封鎖、人權侵犯等方面。通過控制輿論、打壓異見,中共將人民置於信息的封閉境地,使得真相被篡改、掩蓋,導致社會失去公正和道義。

《九評共產黨》還對文化大革命六四天安門事件等歷史黑暗時期進行了深刻剖析。這本書讓人們回顧了那些被掩蓋的真相,呼喚着人們對歷史的反思,對罪行的譴責。

近十九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迅速崛起,科技取得突破性進展。然而,在這一切的背後,中共的權力仍然是鐵腕統治,言論受限、人權受損、民主缺失。《九評共產黨》的揭示,讓人們深思,中國未來是否能夠邁向一個真正自由、平等、民主的社會?

十九年過去,中國人民在沉默中覺醒,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退出中共,這是對中共統治的不滿的表達,也是對真理的追求。《九評共產黨》的影響不僅在中國,更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為中國人爭取言論自由、人權保障的呼聲傳遍世界。

然而,十九年過去,《九評共產黨》的主張仍未得到中共當局的正視,中共政權依舊對異議壓制,對民意漠視。在這個時刻,我們應該更加警醒,堅持對真相的探求,促使中共正視歷史,反思現狀,為中國人民創造一個更加自由、公正、繁榮的未來。《九評共產黨》的精神將繼續指引前行的道路,讓真理之光永遠照耀中國的未來。

《九評共產黨》自問世以來已有十九年,這是一部揭示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和歷史罪行的著作。在這十九年的歷程中,它不僅引起了中國社會的深刻反思和覺醒,也對國際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首先,《九評共產黨》以其深刻的歷史洞察力和敏銳的社會觀察力,揭示了中共的本質。它探討了中共的起源、演變過程,以及在其統治下發生的一系列政治運動和人權侵犯事件。這些詳實的論述呼喚着中國社會對歷史真相的認知,引發人們對中共領導下的政治體制和統治方式的深刻反思。

其次,《九評共產黨》在揭露共產黨的罪行的同時,鼓勵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十九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三退運動表達對中共的不滿,這是一場由基層百姓自發展開的覺醒浪潮。人們開始審視自己所生活的社會,對中共權力的濫用、信息的封鎖、人權的侵犯產生更為清醒的認識。

隨着覺醒的蔓延,十九年來發生的社會變革表明,中國人民不再被束縛於一種思想桎梏之下,而是積極追求真相、自由和民主。這種覺醒勢頭或許並不顯着,但卻是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然而,面對《九評共產黨》帶來的思想覺醒和社會變革,中共並未作出積極的回應。相反,中共政府依舊採取封鎖、打壓的手段,試圖阻止民意的傳播。這使得中國社會在覺醒的同時,也面臨着更大的壓力和風險。

在未來,中國社會將面臨更多挑戰和機遇。覺醒的人們需要保持對真相的追求,更需要在爭取言論自由、人權保障方面形成更加統一的聲音。十九年來《九評共產黨》所引發的思想變革,為中國走向更加開放、自由的新時代開啟了一扇大門,而這個時代將由中國人民共同書寫。

在《九評共產黨》揭示中共罪行的十九年裏,中國社會的覺醒和變革是一場持久的努力,而這場努力的勝利的確應該屬於中國人民。覺醒是一種自覺,是對真相的追求,對權力的質疑,對自由和尊嚴的渴望。這股覺醒的力量將推動中國社會朝着更加開放、平等和民主的方向發展。

然而,中國社會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中共對言論自由的限制、對異議聲音的打壓,以及對人權的侵犯,都是制約社會發展的障礙。中國人民要想取得更大的勝利,就需要繼續努力,不斷堅守言論自由、人權保障的價值理念,順天運勢地推動社會變革。

在國際層面,覺醒的中國人民也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國際社會應持續關注中國的人權狀況,對中共的侵權行為進行譴責,為中國人民的追求自由和民主提供堅實的支持。

總的來說,十九年來,《九評共產黨》激發了中國社會的覺醒和變革,讓人們逐漸認識到中共的本質和罪行。中國人民應該在這個過程中保持智慧和勇氣,繼續追求真相、捍衛自由,並為實現更加開放、平等、民主的社會而努力奮鬥。中國人民的勝利將是中國社會向更美好未來邁進的力量源泉。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20/1980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