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印的「經濟走廊」不是「畫大餅」,未來可能威脅到中共

資料照片:美國總統拜登、印度總理莫迪和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出席2023年9月9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 G20峰會。

下個月,中共將舉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鑑於2023年也是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十周年,預計,中共會將這次大會演繹成「一帶一路」的十周年慶典,儘管有國家打算退出「一帶一路」,更多國家對這個項目的可持續性提出質疑。與此同時,美國、印度和歐盟近日共同宣佈將推出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雖然印度表示IMEC計劃不針對任何國家,但是,這樣的對比已經不可避免。印歐經濟走廊能抗衡中共的「一帶一路」嗎?

簽署各方對IMEC寄予厚望

在剛剛過去的G20峰會上,來自美國、沙特阿拉伯、歐盟、印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的領導人共同宣佈,他們簽署「印度-中東和歐盟經濟走廊「(IMEC)諒解備忘錄,旨在通過增強亞洲、波斯灣、和歐洲之間的聯結來促進經濟發展。

IMEC由兩段組成,一段是連接印度和波斯灣的東部走廊,一段是連接波斯灣和歐洲的北部走廊。東線將從孟買(Mumbai)穿越印度洋到達阿聯酋的杜拜(Dubai)和傑貝阿里(Jebel Ali)。北線將結合陸地和海上航線。一條陸路鐵路將穿越沙特阿拉伯、約旦和以色列,然後一條海路將連接以色列的海法(Haifa)和希臘比雷埃夫斯(Piraeus),然後再通過陸路鐵路從希臘進入歐洲。

美國官員稱印歐經濟走廊為「現代香料之路」,並表示,這個項目將通過鐵路和港口,讓中東國家與印度相連,以更少的航運時間、更低的價格和更節能的方式,實現海灣國家到歐洲之間貿易和能源的流通。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稱讚 IMEC是「合作與創新的燈塔」,描繪了「共同的願望和夢想」的旅程。

而白宮則表示,「這條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走廊預計將通過加強兩大洲的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來刺激經濟發展,從而釋放可持續和包容性的經濟增長。」

9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發表演講時說,IMEC可以將印度、阿拉伯灣和歐洲之間以前所未有的緊密程度連接起來。她還表示,鐵路線的建設可以將印度與歐洲之間的貿易速度提升40%。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直接宣佈沙特將向該項目投資200億美元,並敦促各國領導人開始計劃並立即實施該項目。

以色列總理本傑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在一份聲明中稱該項目是一項突破性舉措,「將重塑該地區,也將重塑以色列」。他說,以色列將成為IMEC的「關鍵節點」。內塔尼亞胡表示:「我們將利用我們的能力和經驗,全力為這一我們歷史上最大的地區和國際項目做出貢獻。」

所有參與的各國將在未來60天之內製定具體的行動計劃與設置時間表。

錢從哪裏來?IMEC並非「畫大餅」

自美印宣佈推出這條經濟走廊後,中國媒體就開始唱衰這個計劃,稱美印是在「畫大餅」。他們指出的主要原因是建設「經濟走廊」的財力以及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較量,包括中共在中東的影響力。

除了沙特王儲承諾的200億美元的計劃外,雖然目前還未披露項目的融資和預算,但拜登對獲得投資表現出了信心。儘管私營部門尚未參與其中,但一些印度公司已表現出興趣。七國集團領導人六月承諾在五年內籌集6000億美元的私人和公共資金,為發展中國家所需的基礎設施提供資金,預計,美印「經濟走廊」應該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初始資金。

分析人士認為,經濟走廊的建設是可行的。耶魯大學的魯道夫表示,有許多基礎設施現在已經存在了,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海上和陸地通道,「其實這並不像聽起來那樣是一個特別龐大的工程,並不是在全球修建一個巨大的基礎設施網絡」。

相反,中共的「一帶一路」,有大量的路段需要在崇山峻岭、荒野之中開闢。這樣一來,新經濟走廊應該更加具有成本和價格上的優勢。

中國人提到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地緣政治矛盾可能會阻礙IMEC的實現,但是,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正在改善。相反,「一帶一路」途徑一些有着巨大衝突潛力的地區。

在阿拉伯國家中,有六個國家已經和以色列實現了關係正常化,包括經濟走廊的參與國阿聯酋和沙特。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認為,沙特王儲願意為經濟走廊投資也顯示,利雅得願意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就在9月11日,由五名成員組成的以色列官方代表團訪問了沙特首都,參加了更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和歷史遺產名錄的會議。這是以色列官方代表團首次公開到訪沙特。

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中國中心研究員莫里茲·魯道夫(Moritz Rudolf)認告訴美國之音,該經濟走廊項目可能讓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在經濟與貿易上的聯繫更緊密,進而成為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關係轉暖的契機,同時也可以鞏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是目前唯一對經濟走廊的建設表達不滿的人。在G20提出「印歐經濟走廊」倡議之後,埃爾多安憤慨表示,一個沒有土耳其的「走廊」不會存在。分析人士說,埃爾多安想表達的是土耳其也想加入「經濟走廊」。

IMEC對美印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意義

分析人士認為,IMEC計劃對印度和美國來說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

印度聯合情報委員會主席,副國家安全顧問,S.D.普拉丹(S.D. Pradhan)說,對印度來說,IMEC對印度、波斯灣和歐洲的融合來說是「變革性的」,而且也有助於印度成為歐洲與東南亞國家的樞紐「。

他9月16日在《印度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說:「隨着IMEC的建成,印度將成為東南部與歐洲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因此,它對印度具有地緣戰略意義。」根據印度的「東向政策」,印度與東南亞國家有四個重要項目在建:包括孟加拉灣

孟加拉灣多部門技術和經濟合作倡議;印度和尼泊爾機動車協議;湄公河--恆河合作倡議以及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經濟合作戰略組織。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專門研究印度等南亞地區的研究員阿帕納·潘德(Aparna Pande)認為,如果IMEC真的成功,終會有一天對中共構成威脅。

她說:「如果走廊真的開始運轉,如果印度、中東和歐洲之間有更多的貿易,而且,美國正在支持這一切,並將繼續這樣做。當歐洲獲得更便宜的產品時,問題就會出現。或者來自中東和印度的廉價但質量好的產品,因此不需要從中國購買。或者歐洲和中東能夠向印度銷售或從印度購買,但他們不會再去中國。到那時,中共將把走廊視為威脅。「

中共和印度的競爭還不止於此。雙方都認為自己才是「全球南方「國家更合格的領導者。中共希望借「一帶一路」來擴大在「全球南方「的影響力,而印度不僅在「全球南方「國家中享有較高的威望,得到美國支持的印度則更是「全球南方「和西方國家的橋樑。

在宣佈IMEC時,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說,IMEC可以促進中東成為一個「更加繁榮、穩定和一體化的地區」。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也說,IMEC將「促進貿易、能源資源運輸,並改善數位連結性」,進而提振經濟成長,協助中東國家團結起來,把中東地區打造成經濟活動的重鎮,而不是「挑戰、衝突或危機的來源」。

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的魯道夫認為,IMEC反駁了美國在中東地區影響力減弱的敘事。他說:「對於中東與中國經濟關係到底加強到什麼程度一直有辯論。這會導致美國和西方國家在該地區的政治影響力減弱嗎?有了這條走廊,你至少可以得到一個與之相反的敘述。」

今年3月,在中共的斡旋下,中東地區宿敵伊朗與沙特阿拉伯在斷交七年後簽署協議,同意恢復兩國的外交關係。這一進展被認為是中共在中東影響力的重大體現。

IMEC VS「一帶一路」

雖然簽署各國並沒有明確說明,印歐經濟走廊是針對中共的,但是,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將經濟走廊和中共的「一帶一路」相比。莫迪其實從一開始就對北京的「一帶一路「進行了不留情的批評。他說,「一帶一路「是北京進行」債務陷阱外交」的工具,以建立對資源豐富或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國家的霸權。

「債務陷阱」是中共「一帶一路」的建設最為外界詬病的一點。雖然中共已經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超過5000億美元的貸款,但近幾年,由於疫情、俄烏戰爭、通貨膨脹等因素,經濟形勢下滑,很多國家面臨着債務違約的危險。

哈德遜研究所的潘德告訴美國之音說:「不管是柬埔寨也好,巴基斯坦也好,斯里蘭卡也好,馬爾代夫也好,他們給中共錢,中共為他們建造嶄新的港口、高速公路、電廠等等。當這些國家付不起錢的時候,中共就用高利率借貸給他們。如果他們無法還債,像斯里蘭卡,就根據一份有效期長達99年的租約,將漢班托塔港移交給中共,還有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

由於中共與俄羅斯的關係,「一帶一路」在東歐地區更是遭遇滑鐵盧。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中國中心研究員莫里茲·魯道夫(Moritz Rudolf)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雖然歐洲的一些國家,依然希望從亞洲地區獲得經濟利益,但是,不希望被貼上「一帶一路」的標籤。

他說:「現在整個東歐,越來越不願意,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是拒絕「一帶一路」。一些歐洲國家,特別是意大利,他們現在不得不在保持平衡,一方面想擺脫『一帶一路』標籤。就像說他們不想與之有任何聯繫,不過,他們依然在這個區域有經濟利益。」

魯道夫說,在「一帶一路」剛提出的幾年裏,中國歐洲國家,特別是中東歐是中國爭取的重點。中國也的確在在東歐國家取得了成功,包括在建立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但從約2018年開始,東歐國家對於「一帶一路」的牴觸和負面觀感越來越強。不過,魯道夫承認,「一帶一路」在很多非洲和拉美國家依然有着頗高的好感度。

哈德遜研究所的潘德認為,美印歐經濟走廊是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為應對中共的「一帶一路」推出的另一個嘗試,而其他國家也需要「另一個選擇」。

2019年,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共同推出的「藍點網絡」(Blue Dot Network)來抗衡中共的「一帶一路」。

潘德指出,與「一帶一路」以中國為中心,所謂的「軸輻模式」不同--投資在參與國和中國之間發生的,這些國家相互之間並沒有貿易和投資,經濟走廊的沿途國家本身就有很強的貿易聯繫。

她說:「所有這些國家都有牢固的貿易關係。它們都是增長中的經濟體。他們擁有石油技術,而且都有僑民關係。他們有能力建設該基礎設施。他們已經擁有貿易、旅遊和能源聯繫,所以他們不必建立這些聯繫,他們只需要讓它們變得更強大。」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918/195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