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兩天抓捕23人 西安「回流生」事件愈演愈烈

西安的「回流生」問題,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嚴肅話題。

網上傳言有4萬名「回流生」,教育部門查明實際為3608名。

7月21日下午,西安市長與信訪學生家長見面,認真聽取意見,作出嚴肅中考政策環境的表態。

當天晚上,警方控制13名以造假方式為「回流生」提供服務的培訓機構人員,同時市委、市政府成立聯合核查組,對3608名「回流生」逐一甄別處理。今天以造假方式為「回流生」在西安參加中考提供服務的另一培訓機構進行查處,又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已刑事拘留6人。

多措並舉之下,相信能夠讓西安的學生家長得到一定程度安撫,可是不少河南家長肯定會極其緊張,一旦被認定為「回流生」身份造假,那麼孩子西安的高中上不成,又沒參加河南的中考,也會悔青了腸子。

這就是「回流生」問題博弈的本質,多一個河南孩子移民上高中,就會少一個西安娃上高中,此消彼長,水火不容,沒有折中方案,也沒有共贏選項。

大概兩年前,一位同事說,他們老家三門峽很多人都把孩子送到西安上高中去了,當時沒理解怎麼回事,以為僅僅是地緣距離近的關係,現在才明白其中門道。

三門峽高新一中在其宣傳文案中公開聲稱,該校初中部由跨省交流班(以陝西籍學生為主)班和河南班兩種班型組成,由於教材、中考模式有所不同,他們組織專門教學團隊,為跨省交流班量身打造教學內容,畢業班所有模擬考試均與陝西省保持同步。

今年,三門峽高新一中參加河南中考、陝西中考、青海中考的考生成績全線飄紅,成績合格率與高中達線率均接近100%。

顯然,除了跨省陝西參加中考,青海也是河南學生移民中考的一個重要方向。

關於「回流生」的設置,政策初衷是好的,為了滿足人口大範圍流動需要,照顧那些家長在外打工、戶籍在陝的孩子,讓他們隨父母在外地讀書學習同時不耽誤回原籍參加中考。

但無論多麼好的政策,總有人能從中打開缺口,找到漏洞,為移民考生提供便利。

回流生參加西安中考引眾怒,家長遊行抗議被抬走。 pic.twitter.com/MATR0SFUvW

—網絡民工(@wss19780501) July20,2023

移民考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就有,提前把戶口和學籍遷出去,高中三年在內地大省學習,最後參加新疆、西藏、海南等省份高考和錄取,以期實現不對稱競爭優勢。

這些年,隨着天津落戶政策放開,往天津移民的熱度也一度高漲,山東、河北等地不少家長早早把自己孩子變成了「天津人」。

補充❗️西安學生家長在市政府抗議河南回流生已經歷時十天!

西安中考出現移民問題,11萬考生有4萬多考生來自河南掛西安戶籍,河南學籍來陝西參加中高考導致陝西學生分數線上升20多分。教育局稱回流生總共3608人,佔全市報名人數的3.5%,回流生4萬人信息嚴重不實。

可是中國的高考有什麼意義呢‼️ pic.twitter.com/SaRtNVYxsr

—雨萱(@HeroWeliam) July21,2023

與高考移民不同的是,西安「回流生」問題發生在中考階段,之所以會內卷前置,政策根源在於「普職分流」。

高考固然重要,然而更慘烈的競爭發生在中考,因為初中畢業後有強制分流計劃,大多數地方普職分流比例為5:5,無論學生怎麼努力、考出什麼樣的成績,註定只能有一半人進入高中,一半人參加職業教育。

有個叫陳志文的專家說,社會對「普職分流」存在誤解,上職中的孩子同樣可以參加高考。

這位專家說的沒錯,老頭老太太也能報名參加高考,關鍵是他自己的孩子初中畢業後上職中了嗎?

發展職業教育大方向是對的,問題在於現在的職業中學教學管理水平到底有多高,有沒有必要所有地區都一刀切實行普職分流?

對於既定政策,家長們沒有討價還價能力,只能在劃定的框框圈圈裏進行更加瘋狂的內卷,防止自己孩子輸在中考線上。

對於西安的家長們來說,他們發現連劃定的框框圈圈都快保不住了,潼關外湧來的成批量「回流生」,比1942年的災民更可怕。

災民來了大家樂於把多餘的糧食拿出來做個大善人,但現在高中學位卻可丁可卯極其有限,直接影響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學上,有沒有機會考大學,這種事寸土必爭,沒法發揚風格,不可能大公無私做好人好事。

由此不難看出,當前教育上的主要矛盾是人民迫切增長的高質量教育需求與地區發展差距大、政策主導下資源分佈不均衡的矛盾。

對教育系統進行擠壓的不僅中高考本身,還有與之掛鈎的戶籍、房地產等相關政策。

這些年,西安教育上的壓力主要集中在義務教育階段,寬鬆的購房落戶政策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可是學校配套建設卻沒有跟上,上學難、上好學校難上加難,比登天還難。

由此不難理解西安家長的憤怒,從小學到初中、高中,一關一隘無不艱難辛酸,自然無法容忍半路殺出來截胡的「回流生」。

但是河南的家長呢,他們又何嘗不是萬分辛酸無奈,如果能夠無憂無慮在家門口上學,誰願意花費財力精力讓自己的孩子跨省移民。

今年高考後,網上平地而起的「山河大學」,不正是數億山河黎民子弟堆積而起的期待和盼望麼。

1942年,西向的河南災民是為了吃口飽飯活命。今天,回流外走的學生無非是想獲得更好的讀書機會,對他們進行懲罰和譴責於情於理也不忍心,可是現狀就是這麼個現狀,總得於萬千矛盾中找到一個能夠讓多方勉強接受的平衡點。

現在西安當地壓力非常大,3608名「回流生」一個個進行甄別認定,如此興師動眾、耗費巨量資源只能是極端個例,不應成為常態和主流。明年怎麼辦,後年怎麼辦,再長遠怎麼辦?總不能始終如此劍拔弩張吧。

有人提出,乾脆全國一張試卷,一條錄取線,這樣就能絕對公平。

公平不絕對,絕對不公平。

科舉考試,歷朝歷代也擺不平南北方的地域矛盾。

解決教育上的矛盾,沒有一招鮮的辦法,也沒有治百病的萬能良藥。解鈴還須繫鈴人,政策上的堵點還需要從政策上入手。

比如西安中考「回流生」問題,如果放開普職分流限制,陝西與河南的家長就不會都那麼糾結。

比如「山河」省份高考窪地問題,如果在錄取數量、高校建設等方面加大傾斜力度,釋放政策信號,自然能夠逐步減緩焦慮壓力。

這些改變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尤其艱難,因為觸碰的都是利益。

西安「回流生」事件並非孤例,而是教育疽癰的集中爆發。

更多人強烈期望接受更好更充分的教育,終歸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人民發出強烈願望,政策作出溫暖迴響,雙向奔赴方能相得益彰。

人心所向,時不我待。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燕梳時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23/193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