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王維洛:雄安新區的規劃人口規模

—兼論雄安新區是否能成為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第三極

作者:

在《雄安新區與埃及新行政首都的比較》一文中,為了方便比較,關於雄安新區的人口規模,筆者採用了遠期規劃人口按500萬計。在已經投入的資金採用了百度發佈的《雄安新區2022年大數據研究報告》中的至2022年第四季度已經累計投資5300多億元人民幣的數字,而沒有引用2022年雄安新區謀劃推進總體建設項目322個,總投資額超8000億元這個數字[1]。

據稱建設雄安新區的目的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使雄安新區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第三極。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雄安新區的規劃人口規模到底應該多大?能夠達到多大?直至今日還是一個未解的難題。

答案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計劃從北京搬遷到雄安452萬人!加上2022年第四季度雄安新區已有的常住人口,雄安新區的近期人口將超過580萬;

答案二:雄安新區要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第三極,人口規模起碼在1500萬人以上;

答案三:許多國內專家認為,按現有水土條件,雄安新區的最大人口規模不宜超過250萬至300萬;

答案四:中國社科院建議雄安新區人口不要超過500萬;

答案五:北京人口藍皮書(2018年)預測2050年雄安新區人口1000萬人;

答案六:《財經證券》預測雄安新區未來人口將達到1770萬,如果土地面積擴大可達2000萬人;

答案七:按照雄安新區的城市總體規劃,現在規劃和開發完畢的雄安新區起步區只能新安置100萬人,起步區內的啟動區最多可以新安置38萬人。

正確的答案是,雄安新區起步區只能新安置100萬人,加上原有的130萬人,規模不會超過250萬,從北京疏解的人口也不會超過50萬,而絕無可能是452萬人!雄安新區根本無法承擔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第三極的重要任務,這是雄安新區的自然條件所決定的。雄安新區的人口規模,直接涉及雄安新區的投資效益,用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第三極的投資最終建設了一座100萬人的新城,加上原有人口一共不過250萬,這不是理性的經濟投資,而只是對「政治寵物」偏愛的投資。

一、建設雄安新區的目標

2017年2月23日上午,習近平來到河北省安新縣大王鎮視察位於白洋淀畔、正在醞釀中的雄安新區。習近平說:「小時候讀小兵張嘎的故事,就對這裏十分神往。我曾在河北正定工作,但也一直沒有機會來。」可見習近平對白洋淀有一種特別的情感,有人認為是因為這裏是習近平母親的故鄉。雄安新區因白洋淀而起,也會因白洋淀而敗。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宣佈設立河北雄安新區。2018年4月中共河北省委與河北省人民政府發佈《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2]。《規劃綱要》首先引用習近平中共十九大報告中的一句話:「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這句話中有兩個重要信息,一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而且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只是手段,服務於京津冀協同發展這個目的。2023年5月10日至12日,習近平再次考察雄安新區是強調指出:「雄安新區功能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這是建設雄安新區的初心和使命。」「雄安新區是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而誕生的,不是為了簡單建一個新區、建一個新城,這個定位一定要搞清楚。」[3]

如果說抗擊新冠疫情是習近平親自部署、親自指揮,那麼雄安新區則是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決策、親自推動,傾注了大量心血[4]。

二、雄安新區承接非首都功能,北京452萬人將遷至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要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首先就要搞清楚,什麼是首都功能?什麼是非首都功能?

其實要說明首都功能非常容易,只要用兩個字(三權)或者說六個字(立法、司法、行政)就能說清楚。舉兩個實例來說明首都功能。

南非有三個首都:茨瓦內(原名比勒陀利亞)是行政首都(中央政府和外交使團所在地);開普敦是立法首都(議會所在地);布隆方丹是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這三個首都功能加在一起就是完整的首都功能。

圖1:南非的三個首都,圖片來源:搜狐網

巴西的巴西利亞是一個完全新建的新首都,包括了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全部功能。這三大功能主要集中在巴西利亞的市中心(三權廣場),最主要的建築物有總統府、議會大廈和最高法院,其他重要的建築安排在主軸兩側。按照規劃,巴西利亞的人口為50萬人(屬於首都功能的人口加上服務人口)。現在巴西利亞的人口已經超過300萬,主要是其他非首都功能的人口逐漸遷入。

圖2: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三權廣場,圖片來源:網絡截屏

中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很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屬於首都功能的機構規模非常龐大。如果巴西利亞的規劃人口為50萬,那麼中國首都的人口規模應該是100萬。加上中共還有一套班子,規模增加一倍,人口規模應該是200萬。這200萬隻是筆桿子的規模。槍桿子的規模也按200萬計算,屬於首都功能的北京人口最多不會超過400萬。2022年末2023年初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84.3萬人,屬於首都功能的人口不足五分之一,屬於非首都功能的人口佔五分之四以上。五分之四以上的北京人口都在要疏解的非首都功能的概念之內。

據說未來北京的核心功能定位是「四個中心」:即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這四個核心功能之外的都是「非首都功能」[5]。其實這個解釋並不準確也不完整。北京肯定是中國的交通中心,也是中國的金融中心等等。

只有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體現了首都功能,而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在嚴格意義上來說都不屬於首都功能。比如北京市是科技創新中心,規劃的雄安新區也是科技創新中心,兩者是互相競爭的。如果雄安新區只是承接從北京淘汰下來的科技公司,或者說淘汰下來的胡同工廠[6],那雄安新區就不可能是真正的科技創新中心。如果北京把真正有創新能力的科技公司都疏解到雄安新區去,北京又如何保持科技創新中心的地位?再說北京真正有創新能力的科技公司又有幾個?

根據中厚明德公司網站2020年8月27日發表的《首都452萬人將遷至雄安新區,到底規劃建設如何?》[7]的文章稱,摩根士丹利報告預測北京452萬人將遷至雄安新區,雄安建設直驅數萬億元投資。

2021年7月30日《人民雄安網》刊登《八大類!雄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類型確定》[8]的文章稱,河北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河北雄安新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今年9月1日正式實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雄安新區設立的初心,《條例》中也明確了雄安新區重點承接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類型,共8類,分別為:

1、在京高等學校及其分校、分院、研究生院,事業單位;

2、國家級科研院所,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創新中心;

3、高端醫療機構及其分院、研究中心;

4、軟件和信息服務、設計、創意、諮詢等領域的優勢企業,以及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企業總部;

5、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總部及其分支機構;

6、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節能環保、高端新材料等領域的中央管理企業,以及創新型民營企業、高成長性科技企業;

7、符合雄安新區產業發展方向的其他大型國有企業總部及其分支機構;

8、國家確定的其他疏解事項。

圖3:首都452萬人將遷至雄安新區,圖片來源:搜狐網

如果說,北京是文化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那麼這八類人中的大部分都應該留在北京,增強文化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功能。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認為,北京人口要疏解到雄安新區,目前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動,「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包括企業,能夠疏解到雄安估計有三、五十萬人,這已經是一個挺大的數字了,已經相當了不起了。[9]」李國平已經把話說得很難聽了,要把北京人口疏解到雄安新區,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就是說,這是違反自由遷徙原則的強制性搬遷,靠的是政府的權力。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強制性搬遷的成功案例。

有選擇性地驅趕北京的部分人口,是中國建政以來一直實施的政策。「文化大革命初始,從1966年8月18日後的一個月內,北京市被抄家的達11.4萬多戶,被趕回原籍的有85198人[10]。文化大革命中北京高校都在外省建分校和農場,比如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江西鄱陽湖旁邊。北京大學圖書館長潘永祥教授在那裏養了多年豬,最後感概地說:豬很聰明。1969年中蘇爆發珍寶島戰爭後,中共政府決定中國科技大學等13所在京高校外遷到安徽、陝西、河北、湖北、河南等地。一聲令下,雷厲風行,到1970年就完成了搬遷。文革結束之後,外遷的高校中的大部分回到了北京。最近一次就是蔡奇主持的驅趕低端人口。但是有選擇性地驅趕北京的部分人口的最終效果都不好,都沒有能夠阻止北京攤大餅式的發展。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實施的是中央集權統治,權力、政策、資源和錢財都向北京集中,人流自然也向北京集中。

文革中強行搬遷北京高校比較容易,大學的教職員工都沒有私人的房產。現在高校的教職員在北京都有價值不菲的房產。由於大量人口向北京聚集,使得北京的房地產在中國最為值錢。為什麼?「區位、區位還是區位」。北京的區位好,離決策中心最近。北京前門、鼓樓一帶拆遷房的賠償金超過每平方米12萬元人民幣,維持着北京房價居高不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於2019年10月中下旬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對3萬餘戶城鎮居民家庭開展的資產負債情況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住房擁有率達到96%[11]。在全球主要大國中,中國家庭住房擁有率或達全球第一。北京遷至雄安新區的452萬人,按2.26人一戶計算,共200萬戶,住房擁有率按100%計算,這些搬遷人口在北京的住房怎麼辦?賣了!?北京二手房市場上一下子多出200萬套住房,後果是房價的崩潰!不賣!?北京租房市場上一下子多出200萬套住房,後果是租金的崩潰!不賣,閒置!?這是資本的浪費!一旦中共徵收房產稅,閒置的房產又是徵稅的主要對象,也是稅率最高的一類。

根據雄安新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雄安新區常住人口為1205440人,雄縣常住人口為478553人,容城縣常住人口為273164人,安新縣常住人口為453723人[12]。加上北京遷至雄安新區的452萬人,雄安新區的近期人口將達到570多萬!根據百度智能雲、百度研究院商業智能實驗室聯合發佈《未來之城雄姿初顯——雄安新區2022年大數據研究報告》[13],到2022年第四季度人口已經達到了131.74萬人。加上452萬人,雄安新區的近期人口將超過580萬!

三、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第三極,人口規模至少要達到1500萬人

張明在《雄安開發為何被稱為千年大計?華北均北方興》一文中指出,京津冀的均衡發展水平遠低於珠三角與長三角……雄安新區位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軸線上,無疑將成為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第三極(北京、天津與雄安新區各為一極)。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22/191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