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你和孩子之間所有的溝通難、難溝通,都因你心中少一個「垃圾桶」

父母不會溝通,親子之間即使有愛,也難以親密。

與其一張嘴就讓孩子煩,不如學習一下溝通的智慧和技巧。

幾個月前,我幾乎每夜輾轉反側。

兒子紅着臉,沖我瞪大眼睛,歇斯底里怒吼的樣子總在我腦海里反覆出現。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和兒子之間的溝通模式進入了爭吵——暴怒——不了了之的惡性循環中。

不管我說什麼,兒子總是會針尖對麥芒地跟我唱反調。

接着,我們的溝通就會從對問題的爭辯轉變成情緒的發泄,最後演變成母子之間的互相傷害。

印象最深的一次:

兒子伸了個懶腰,自顧自的說了一句:

「啊……這數學題怎麼這麼難呀。」

我趁機教育道: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你覺得難,還不是因為你上課沒有認真聽講。」

兒子聽到我的話,生氣地反駁道:

「你憑什麼說我沒有認真聽課,你去學校看見了,還是老師告訴你了。」

我一聽這話,直接火冒三丈:

「有你這麼跟大人說話的嗎?學藝不精還有臉咋呼。」

兒子瞪了我一眼,把筆狠狠摔在了桌子上。

我也不甘示弱,一把將他書桌上的東西全都掀在了地上。

他立刻站起身來,歇斯底里地沖我吼了一句:「你幹嘛!」

然後,「砰」的一聲關上了房門。

我看着滿地的狼藉,又後悔又痛心。

後悔的是,我怎麼又把事情弄成這樣。

痛心的是,從前跟我無話不說的孩子,現在怎麼這麼難溝通?

我跟他講道理,他油鹽不進,還動不動就跟我吹鬍子瞪眼發脾氣。

甚至有時候,我都不知道我哪句話說錯了,惹到了他。

其實,美國心理學家米歇爾·盧森堡教授曾經說過:

「錯誤的溝通方式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直接的誤解和衝突,讓溝通的雙方在語言中感受到的是暴力,而不是愛。」

經過一番深刻反思、總結和實踐,我發現:

我和孩子之間的問題,不是我們之間沒有了愛,而是錯誤的溝通方式讓我們之間的愛付之東流。

想要讓親子溝通親密順暢,我們一定要懂得這三個理論。

杯子理論

曾看過這麼一段視頻:

一個幼兒園小男孩不小心把自己辛辛苦苦堆起來的積木撞倒了。

他拿起一隻小象玩偶狠狠地砸向廁所。接着,撿回來再砸,循環了好幾次。

媽媽見狀,溫和地教育道:

「孩子,你再怎麼發脾氣,積木也不會恢復原狀。

你應該先想辦法把積木堆好,而不是拿着小象撒氣。」

然而,小男孩絲毫沒有聽進去媽媽的話,反而更加生氣,他拿着小象向媽媽砸去,瞪着媽媽說:「我就砸,我就砸,我就要砸。」

媽媽氣得抬起手就想要打他。

記得《全腦教養法》裏寫道:

「當一個人情緒失控時,他的大腦會自動關閉理性思維。」

所以,父母在孩子情緒爆炸的時候,越是強迫孩子冷靜、控制,越是給孩子擺道理、講事實,孩子反而越失控、越叛逆。

這就如同一位老師朋友與我分享的「杯子理論」:

他說我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應該把孩子看成一個裝滿水的杯子。

一個已經裝滿水的杯子,我們往裏面倒再多的水,也是沒用的,根本進不去。

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想辦法將杯子裏的水先倒出來一些,這樣才有可能往裏加東西。

所以,當我們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妨先讓孩子去說、去訴苦,甚至讓他去狡辯。

只有當孩子的情緒發泄出來後,當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接納、尊重和不抱敵意後,我們才有機會走進孩子的內心,我們的溝通才能真正有效。

就像網上那位外國爸爸教育跟自己使性子的女兒一樣:

「生氣沒什麼大不了的。

你可以生我的氣,生媽媽的氣,生姐姐的氣,生自己的氣。

有時候你可以直接停下來,大聲發泄,或者拿枕頭出氣。

重要的是你不要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憤怒里,不要讓這種心情支配你太久,因為時間太久的話就會出問題。」

在爸爸的接納和引導下,女兒終於說出了自己生氣的緣由:

「我不喜歡你罵我。」

其實,孩子發脾氣,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跟父母求助。

只要我們給孩子表露內心的機會,願意傾聽,我們就能明白如何疏導孩子的心結。

垃圾桶理論

心理學家比昂曾說過:

「孩子需要從父母那裏獲得容器般的安全感——無論自己的衝動和破壞性有多嚴重,父母依然能夠完整無損地站在那裏。」

言外之意就是: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垃圾桶」,要接得住孩子的情緒垃圾,要給足孩子所需要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看過這麼一個真實的故事。

小女孩翠西出生在一個充滿暴力的黑人家庭。

6歲那年,她被一對40歲的白人夫婦收養。

7歲時,有一天家裏來了很多客人,大家圍着桌子開心地吃飯聊天,不時地發出「哈哈……哈」的大笑聲。

剛剛拔完牙,只能吃麵條的小女孩突然情緒失控。

她「砰」地一聲把碗摔在地上,一手捂着臉痛哭,一手指着養父母大罵髒話。

旁人都覺得小女孩是在無理取鬧,且很不懂事。

但她的養父母卻始終耐心安靜地看着小女孩,並從她的謾罵聲中了解到:

原來,小女孩憤怒的緣由是因為她剛拔了牙,正在承受身體的疼痛,大家卻在談笑風生。

她覺得大家不僅無視她的痛苦,還在嘲笑她拔完牙後的滑稽模樣。

更重要的是,這種不好的感受更是勾起了她過往「一個人慘遭虐待,卻無人問津」的痛苦回憶。

得知小女孩情緒失控的真正原因後,她的養父母沒有強行糾正她的錯覺,而是堅定且溫和地看着小女孩,一遍遍真誠地澄清:

「我們並沒有嘲笑你,我們都很愛你。」

直到小女孩持續發泄了快40分鐘,漸漸平靜下來的時候,她的養父母才輕輕地走到小女孩的身邊,溫柔地把手伸向她。

小女孩本能地扭過身去,迴避養父母的目光。

她的養父母沒有強制上前,也沒有轉身離開,依然耐心地等待着。

又僵持了十幾分鐘後,小女孩終於慢慢地轉過身,用自己的手輕輕拍了拍養母的手,笑了。

第二天,小女孩在餐桌的留言本上,寫了這麼一行字:

「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說實話,我真的特別佩服小女孩的養父母。

他們沒有把小女孩當成一個充滿惡意的「小魔王」,而是把小女孩當成了一個不知所措的可憐孩子。

他們用自己強大的包容力、理解力、共情力和愛,接住了小女孩的情緒垃圾,並努力融化了小女孩心裏的委屈、不安和憤怒。

武志紅老師也曾說過:

「將孩子有毒的黑色能量,經由養育者的心力轉化為無毒的白色能量,再返還給孩子。

這個過程就是『去毒化』」。

父母接得住孩子心裏的「垃圾」,才能捧得住孩子的心。

說到底,父母的接納度和包容度,才是孩子能否對父母放下攻擊、敞開心扉的關鍵。

濾網理論

紀錄片《中國少年故事》中有一個片段特別扎心。

有一天,媽媽下班回家,看見兒子若愚的作業還沒寫完,就用有點發火的語氣說了他兩句。

而在此之前,一直跟若愚聊天的爸爸也已經到了要發火的臨界點。

若愚看着爸爸媽媽滿臉的慍色,突然說道:

「你們發這個火,回家前要考慮一下。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瓶子,如果瓶子裏的水都裝滿了,就會溢出來。

你們每天的工作把瓶子裝滿了,回到家只要看到我任何一點不好,瓶子就會溢出來,情緒也就發泄在我身上了。

所以,你們能不能回家前,就把這個瓶子倒一下。

或者你們帶兩個瓶子,你在外面一個瓶子,那個瓶子不影響你回家來。」

若愚的話一下子敲醒了爸爸媽媽。

他們終於意識到:

原來,他們是把自己在外面,在工作中的疲憊、煩心,焦慮……都遷怒到了孩子身上。

樊登老師曾說過:

「父母罵孩子百分之九十是遷怒,就是自己的挫敗感,自己的無能感,自己的無能為力,遷怒在對面的這個孩子身上。」

孩子是家庭里最弱的那個人,自然也就成了父母負面情緒和糟糕心情的最終受害者。

更糟糕的是:

父母帶着情緒去跟孩子溝通,不僅會徒勞無功,還會傷害孩子的內心,讓親子關係岌岌可危。

所以,想要跟孩子有一個順暢、愉悅的溝通,父母一定要懂得濾網理論:

進家門前,把自己的一切壞情緒都過濾掉。

電視劇《小謝爾頓》裏有這樣一個片段。

小謝爾頓的心情不好,在吃晚飯的時候對家人發了脾氣。

小謝爾頓的爸爸沒有生氣,而是溫和平靜地跟小謝爾頓說了自己一天的糟糕境遇,並告訴他再怎麼樣也不能把負面情緒帶回家。

小謝爾頓聽了爸爸的話,壞情緒瞬間消散,乖乖吃飯。

情緒都是會傳染的。

好的情緒會產生正能量場,壞的情緒會產生負能量場。

父母學會過濾自己的情緒,把好的情緒留給孩子,孩子才能收起自己的攻擊性和破壞性,學着像父母一樣溫和流暢地溝通。

傅雷曾經對兒子傅聰說:

「孩子,我在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我身上得到的少。

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

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到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

親子溝通是每一個父母都要修習的功課。

當我們和孩子的溝通出現問題的時候,恰恰也是我們需要改變的時候。

我們只有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才能更好,溝通才能更順暢,更有效。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男孩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11/1912779.html